• “海上科学城”探秘——远望3号船卫星发射海上测控三大看点2019-06-24
    “海上科学城”探秘——远望3号船卫星发射海上测控三大看点
      发射卫星时海上如何测控  远望3号远洋航天测量船6月23日在南太平洋任务海域进行卫星发射海上测控演练。根据任务安排,远望3号船会对将要发射的火箭飞行、卫星入轨等提供海上测控支持。  远望3号船汇集了我国当今船舶、机械、测控、通信、电子、气象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科学城。  船上精密设备集中,在不到3600平方米的甲板上,有30多个天线。船上安装的S波段统一测控系统、脉冲雷达等大型测控设备,能完成对火箭、卫星、飞船等航天器的海上跟踪...
      发射卫星时海上如何测控  远望3号远洋航天测量船6月23日在南太平洋任务海域进行卫星发射海上测控演练。根据任务安排,远望3号船会对将要发射的火箭飞行、卫星入轨等提供海上测控支持。  远望3号船汇集了我国当今船舶、机械、测控、通信、电子、气象等方面的先进技术...
  • “无暗物质星系”其实包含很多暗物质2019-06-05
    “无暗物质星系”其实包含很多暗物质
      去年3月,一个国际天体物理学家团队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距地球6400万光年的星系NGC1052-DF2包含的暗物质数量很少,甚至可以说这个星系根本没有任何暗物质。但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这一星系实际上距离地球不超过4200万光年,包含很多暗物质。  《自然》杂志去年3月刊文称,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显然缺乏暗物质的星系。当时,这一消息在物理学界引发一阵热议,也引起一些迷思。  在目前的星系形成理论框架内,暗物质是导致气体坍缩...
      去年3月,一个国际天体物理学家团队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距地球6400万光年的星系NGC1052-DF2包含的暗物质数量很少,甚至可以说这个星系根本没有任何暗物质。但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这一星系实际上距离地球不超过4200万光年,包...
  • 月球上为啥也有天津、静海?原来是这么回事!2019-02-19
    月球上为啥也有天津、静海?原来是这么回事!
      近期,嫦娥四号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在为中国航天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公布的5个中国地名也引发了讨论,天津就是其中之一。    消息公布当日,泰安的一些媒体将泰山放在标题里,而天津的一些媒体就非常隆重地将天津放在标题中《今天,月球再添5个中国地名,有一个地方叫天津!》,甚至有网友反问,月球上的那个坑为什么叫天津,不叫北京?还有人扒出来,美国阿波罗11号着陆点的名字是静海基地(Statio Tranquillitatis)难道是以天津市静海区...
      近期,嫦娥四号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在为中国航天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公布的5个中国地名也引发了讨论,天津就是其中之一。    消息公布当日,泰安的一些媒体将泰山放在标题里,而天津的一些媒体就非常隆重地将天津放在标题中《今天,月球再添5个中国地名,有一个...
  • “后宫佳丽”近百 木星的吸引力从何而来2019-02-02
    “后宫佳丽”近百 木星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2016年进入木星轨道的朱诺号一直更新着人们对太阳系巨无霸行星的认知。近日,科学家在分析朱诺号第17次飞掠木星发回的数据时,发现了木卫一表面火山喷发的图像。   自航天时代以来,人类已成功发射与木星有关的探测器共9次。尽管获得了这颗巨行星及围绕它的卫星和环系的部分数据,木星依然存在诸多未解之谜。比如, 2018年美国科学家宣称发现了12颗木星卫星,使得木星的卫星总数达到79颗,令太阳系其他行星黯然失色。木星对卫星的巨大吸引力到底从何而来?   个头大:...
      2016年进入木星轨道的朱诺号一直更新着人们对太阳系巨无霸行星的认知。近日,科学家在分析朱诺号第17次飞掠木星发回的数据时,发现了木卫一表面火山喷发的图像。   自航天时代以来,人类已成功发射与木星有关的探测器共9次。尽管获得了这颗巨行星及围绕它的卫星和环系的部分数...
  • 月球背面不仅“厚脸皮”还是“麻子脸”2018-12-21
    月球背面不仅“厚脸皮”还是“麻子脸”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从现在再飞行15天左右,将着陆于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成为世界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嫦娥四号有三大科学任务: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12月20日,空间探测首席传播专家庞之浩告诉记者。   千百年来,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锁定,地球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所...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从现在再飞行15天左右,将着陆于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成为世界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嫦娥四号有三大科学任务: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
  • 月球地名中的中国元素2018-12-10
    月球地名中的中国元素
    郑永春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的地形主要分为月海和月陆两种,此外,还有山脉、平原、峭壁、环形山等地形和地貌。400多年前,当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准月球的时候,看到了月球正面有一些暗黑色的区域。他以为这些区域与地球上的海洋或水面相似,所以给伽利略对这些区域的命名大多与水有关,比如海、洋、湾、海角、湖、沼、溪等。后来,随着望远镜分辨率的提高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才发现所谓的月海、月湖、月溪、湾、沼泽等,实际上连一滴水也没有,而是...
    郑永春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的地形主要分为月海和月陆两种,此外,还有山脉、平原、峭壁、环形山等地形和地貌。400多年前,当伽利略将望远镜对准月球的时候,看到了月球正面有一些暗黑色的区域。他以为这些区域与地球上的海洋或水面相似,所以给...
  • 国际探月历程2018-12-10
    国际探月历程
    杨宇光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五大卫星;它与地球的关系在太阳系中极为特殊,其质量达到了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而太阳系其它行星的卫星远远达不到这样大的比例。实际上,地球和月球在围绕着它们的共同质心转动,因此,在天文学上专门将地球和月亮称为地月系统并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月球的存在对于维持地球自转轴的稳定非常重要,而月球引力引起的潮汐作用甚至比太阳还要大。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和公转速度相同,使得它总是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对于月...
    杨宇光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太阳系第五大卫星;它与地球的关系在太阳系中极为特殊,其质量达到了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而太阳系其它行星的卫星远远达不到这样大的比例。实际上,地球和月球在围绕着它们的共同质心转动,因此,在天文学上专门将地球和月亮称为地月系统并作为...
  • 中国探月工程概览2018-12-10
    中国探月工程概览
    庞之浩   中国的空间探测是从月球探测开始的,这是因为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又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以及特殊环境,所以从技术、科学和经济等方面讲,各国在空间探测领域大都先从探月开始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从2004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月球探测工程。    绕、落、回三步走    中国探月工程采用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即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深化,并为下一步奠定基础,它们有明显的递进...
    庞之浩   中国的空间探测是从月球探测开始的,这是因为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又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以及特殊环境,所以从技术、科学和经济等方面讲,各国在空间探测领域大都先从探月开始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从2004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月球...
  • 恒星为何会抱团?科学家向分子云找答案2018-11-22
    恒星为何会抱团?科学家向分子云找答案
      人类爱抱团,恒星也不例外。    茫茫银河系,恒星往往成群结队分布在某一块较大区域。这些恒星距离较近,靠引力彼此相互束缚在一起,我们称之为星团。据了解,人类肉眼可见的星团包括昴星团、毕星团和蜂巢星团。    近日,《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者使用平流层红外天文观测台(SOFIA)发现,星团是由巨大分子云碰撞而成。他们认为,磁场、分子云中的湍流对星团的形成产生影响,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恒星诞生之初就已成团    按形态和成员星的数量...
      人类爱抱团,恒星也不例外。    茫茫银河系,恒星往往成群结队分布在某一块较大区域。这些恒星距离较近,靠引力彼此相互束缚在一起,我们称之为星团。据了解,人类肉眼可见的星团包括昴星团、毕星团和蜂巢星团。    近日,《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者使用平流层...
  • 别把木星条纹想肤浅了,神秘着呢2018-10-25
    别把木星条纹想肤浅了,神秘着呢
      近日,水星探测器贝皮科伦布号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人类发射的第二个专用水星探测器。实际上人类向太阳系行星派出了诸多探测器,进行深入观测。比如木星,197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先锋10号探测器,45年来人们共进行了7次飞越观测和2次专门探测任务。其中,木星表面条纹结构的成因一直是探测重点。   今年,以色列科学家根据朱诺号的数据得出结论,木星的条纹源自其内部的流体运动。但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孔大力等学者的研究发现,答案并非如此简单。相...
      近日,水星探测器贝皮科伦布号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人类发射的第二个专用水星探测器。实际上人类向太阳系行星派出了诸多探测器,进行深入观测。比如木星,197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先锋10号探测器,45年来人们共进行了7次飞越观测和2次专门探测任务。其中...
  • 天龙座流星雨9日迎来极大 公众8日晚可对其观测2018-10-08
    天龙座流星雨9日迎来极大 公众8日晚可对其观测
      喜欢流星雨的朋友注意了!天文专家介绍,曾经在20世纪有过数次精彩表演的天龙座流星雨,10月9日上午将迎来极大。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在8日晚对其进行观测,届时,每小时会有20颗左右的流星划过夜空。    天龙座流星雨适合北半球观测,其母体彗星名为21P,它是1900年被天文学家发现的,运行周期为6.61年。20世纪初,天龙座流星雨默默无闻,直至1933年和1946年,天龙座流星雨出现了两次特大爆发,从而成为20世纪最灿烂的流星雨,它也由此跻身最著名的流星雨...
      喜欢流星雨的朋友注意了!天文专家介绍,曾经在20世纪有过数次精彩表演的天龙座流星雨,10月9日上午将迎来极大。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在8日晚对其进行观测,届时,每小时会有20颗左右的流星划过夜空。    天龙座流星雨适合北半球观测,其母体彗星名为21P,它是1900年被...
  • “软性”航天服 太空“硬科技”2018-09-19
    “软性”航天服 太空“硬科技”
    中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飞天水下训练服  太空虽然看起来非常美丽,但是如果宇航员不穿航天服就走出航天器,那将非常可怕。由于没有氧气和外部气压,人类在15秒甚至更短时间内就会昏迷,血液和体液会沸腾,组织和器官会膨胀;会遭受极端的温度对比和变化之害,在阳光好阴影下的温差超过300摄氏度;会遭受宇宙射线、太阳辐射的带电粒子的伤害;可能会受到高速移动的微小尘埃、岩石(微流星体)或卫星及航天器碎片的撞击。    舱外航天服守护宇航员生命,是其完成太空任务的必备装备。它能...
    中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飞天水下训练服  太空虽然看起来非常美丽,但是如果宇航员不穿航天服就走出航天器,那将非常可怕。由于没有氧气和外部气压,人类在15秒甚至更短时间内就会昏迷,血液和体液会沸腾,组织和器官会膨胀;会遭受极端的温度对比和变化之害,在阳光好阴影下的温差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