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吗?长七火箭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给航天员送吃的、用的2017-01-10
    你知道吗?长七火箭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给航天员送吃的、用的
      载人空间站升空后,航天员要在空间站长期驻守,吃、穿、用乃至呼吸所需的物资,都要由货运飞船及时送到空间站;空间站维持正确轨道所需的燃料也靠货运飞船送。要把载有大批物资的货运飞船按时送入太空,就必须有力气大、可靠性高的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七火箭就能满足这些需求。   长七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论力气,长七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5吨,比采用传统燃料的运载火箭多出一半以上。这主要得益于绿色、高能的液氧、煤油燃料和新一代大推力液氧...
      载人空间站升空后,航天员要在空间站长期驻守,吃、穿、用乃至呼吸所需的物资,都要由货运飞船及时送到空间站;空间站维持正确轨道所需的燃料也靠货运飞船送。要把载有大批物资的货运飞船按时送入太空,就必须有力气大、可靠性高的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七火箭就能满足这...
  • 探测原初引力波,中国来了2017-01-05
    探测原初引力波,中国来了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宣布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正式启动。   原初引力波是宇宙开端的大爆炸产生的引力波,在宇宙诞生的最初的瞬间,宇宙中充满稠密的物质,以致由粒子间的碰撞而产生的引力波被另一些粒子吸收了。在宇宙迅速扩张的暴胀阶段,宇宙的密度突然下降,释放出的引力波不再被吸收。所以,发现原初引力波被认为是对早期宇宙理论的检验。  阿里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表示,阿里即将建设的观测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地处北半球的原初引力波观测站,也是我...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宣布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正式启动。   原初引力波是宇宙开端的大爆炸产生的引力波,在宇宙诞生的最初的瞬间,宇宙中充满稠密的物质,以致由粒子间的碰撞而产生的引力波被另一些粒子吸收了。在宇宙迅速扩张的暴胀阶段,宇宙的密度突然下降,释放出的引力波不...
  • 我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2016-12-26
    我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及陆朝阳、陈宇翱等近期在量子信息科研领域再获重大突破,他们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最优的纠缠光子源,首次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了该成果,美国物理学会网站和英国《自然》杂志研究亮点栏目也进行了报道。  多粒子纠缠操纵作为量子信息处理基本能力的核心指标,近年来一直是国际学界角逐的焦点。操纵的纠缠光子数目越多,量子信息...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及陆朝阳、陈宇翱等近期在量子信息科研领域再获重大突破,他们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最优的纠缠光子源,首次成功实现十光子纠缠,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
  • 发射载人飞船为何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6-12-19
    发射载人飞船为何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直备受瞩目,每当发射载人飞船时,除了神箭和神舟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你知道,为什么我国的载人飞船发射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长二F火箭原总设计师刘竹生介绍,之所以选在酒泉,是考虑到载人飞船正常着陆的安全。载人飞船的着陆场通常要选择在广袤平坦、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既可避免返回舱在着陆时因撞到特殊地形而受损,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又能防止返回舱在降落时砸到人。目前,我国载人飞船的主着陆场四子王旗,就可满足...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直备受瞩目,每当发射载人飞船时,除了神箭和神舟外,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你知道,为什么我国的载人飞船发射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长二F火箭原总设计师刘竹生介绍,之所以选在酒泉,是考虑到载人飞船正常着陆的安全。载人...
  • 引力波回声可能是“搅局者”2016-12-15
    引力波回声可能是“搅局者”
      LIGO数据暗示广义相对论在黑洞边缘失效  今年2月,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发现了黑洞合并产生引力波的证据,这被视为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次有力证明。但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刊文称,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这一发现似乎也是广义相对论在黑洞边缘会失效的首个证据物理学家们对LIGO公开发表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后表示,他们在黑洞边缘发现了引力波的回声,这似乎违背了广义相对论。  此前物理学家们曾推测,广义相对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比如黑洞中央可能会失效...
      LIGO数据暗示广义相对论在黑洞边缘失效  今年2月,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发现了黑洞合并产生引力波的证据,这被视为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次有力证明。但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刊文称,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这一发现似乎也是广义相对论在黑洞边缘会失效的首个...
  • 比邻星b或因强辐射生命难存2016-12-15
    比邻星b或因强辐射生命难存
      今年早些时候,英国科学家在比邻星的宜居带发现小型岩石行星比邻星b,再次激起寻找地外生命的希望。但据《每日邮报》12月13日报道,有天文学家称,该行星上的生命可能被所绕恒星的电子辐射摧毁,超级耀斑将它置于灭绝水平的辐射中。   比邻星b围绕太阳系外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运行,距离太阳只有4.22光年。虽然其与所绕恒星相距只有地球和太阳间距离的5%,且11.2天就能完成一个轨道周期,但比邻星b所绕恒星非常暗淡,辐射能量比太阳小得多,因此温度足够温和,大约在零下9...
      今年早些时候,英国科学家在比邻星的宜居带发现小型岩石行星比邻星b,再次激起寻找地外生命的希望。但据《每日邮报》12月13日报道,有天文学家称,该行星上的生命可能被所绕恒星的电子辐射摧毁,超级耀斑将它置于灭绝水平的辐射中。   比邻星b围绕太阳系外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运行...
  • 去南极探索“冷暗”宇宙2016-12-14
    去南极探索“冷暗”宇宙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等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位于南极洲的冰穹ADome A具有在地球上测量太赫兹辐射的最佳条件,而太赫兹辐射是探索冷暗宇宙的主要方法。这一成果在线发表于12月13日出版的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创刊号。    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史生才介绍,中国科学家正在努力,希望未来五年能够在Dome A建立一台直径为5米的太赫兹天文望远镜和一台直径为2.5米的红外光学望远镜。    探索冷暗宇...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等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位于南极洲的冰穹ADome A具有在地球上测量太赫兹辐射的最佳条件,而太赫兹辐射是探索冷暗宇宙的主要方法。这一成果在线发表于12月13日出版的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创刊号。    项目的主要...
  • 细数风云家族风雨四十年2016-12-13
    细数风云家族风雨四十年
      风云家族又添新丁。12月11日,风云四号A星发射升空。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这颗卫星与美国不久前发射的GOES-R卫星,以及欧洲正在研制的MTG等均属于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它将实现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更新换代。    1977年,我国开始了风云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拉开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发展的帷幕。该系列卫星全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509所抓总研制,成为了我国唯一的气象卫星家族。    说起风云家族成员的大名,大家可能或多或少有...
      风云家族又添新丁。12月11日,风云四号A星发射升空。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介绍,这颗卫星与美国不久前发射的GOES-R卫星,以及欧洲正在研制的MTG等均属于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它将实现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更新换代。    1977年,我国开始了风云一...
  • 月球空心?这事有点“悬”2016-12-09
    月球空心?这事有点“悬”
      古今中外,人们对月球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地球本身,几乎所有的神话传说甚至科学争论都不乏月亮的身影。其中,关于月球到底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话题,被认为是月球几大谜团之一,始终没能有明确的结果。  最近一段时间,月亮好忙。前有超级月亮全球瞩目,又有连续发生的火星合月被广泛关注。难怪网上一堆吃瓜群众感慨,月亮最近很爱搞事情。这么说,月亮一定觉得有点冤,明明是人类太关注我了,好吗?  古今中外,人们对月球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地球本身,几乎所有的神话传...
      古今中外,人们对月球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地球本身,几乎所有的神话传说甚至科学争论都不乏月亮的身影。其中,关于月球到底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话题,被认为是月球几大谜团之一,始终没能有明确的结果。  最近一段时间,月亮好忙。前有超级月亮全球瞩目,又有连续发生...
  • “民间天文学”方兴未艾2016-11-11
    “民间天文学”方兴未艾
      日前,一个由天文学界民间高手和天文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发现了一颗不寻常的恒星,环绕这颗恒星的是古老的行星盘。据悉,该行星盘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揭开M型矮行星星盘罕见之谜。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要归功于来自行星盘侦探社的民间天文爱好者。行星盘侦探社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领导的项目。  现在,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来自民间的普通天文爱好者尽管没有专业望远镜,也能通过电脑进行严肃的天文学研究。专业人士也欢迎这种专业与业余...
      日前,一个由天文学界民间高手和天文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发现了一颗不寻常的恒星,环绕这颗恒星的是古老的行星盘。据悉,该行星盘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揭开M型矮行星星盘罕见之谜。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要归功于来自行星盘侦探社的民间天文爱好者。行星盘侦探社是由美国国家航空...
  • “第九大行星”有否?且慢下定论2016-11-09
    “第九大行星”有否?且慢下定论
      最近,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研究人员展示了3颗已发现的海王星外侧天体,这些天体和最初发现的6颗天体一起,因其有助于缩小行星的假定轨道,促使人们纷纷推测它们的存在和第九大行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同时,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最新发现了4条独特的柯伊伯带轨道,这更暗示了神秘的第九大行星或许真的存在。  诸多证据面前,人们是否真该相信海王星外的确存在着这样一颗大行星呢?  冥王星的出局  长期以来,何等大小的行星可被称为大行星,在国际天文学界并无...
      最近,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研究人员展示了3颗已发现的海王星外侧天体,这些天体和最初发现的6颗天体一起,因其有助于缩小行星的假定轨道,促使人们纷纷推测它们的存在和第九大行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同时,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最新发现了4条独特的柯伊伯带轨道...
  • “独自生存”的超大质量黑洞首次现身2016-11-07
    “独自生存”的超大质量黑洞首次现身
      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日消息称,天文学家们利用超长基线阵列VLBA,首次发现一个抛弃宿主星系、几乎独自生存的超大质量黑洞,这种情况极其罕见。研究人员表示,此类天体或许在宇宙中还有,但发现它们却可遇而不可求。  从地球角度可观测到的超大质量黑洞,位于大多数星系的核心。这些大型星系被认为是通过吞噬较小的同伴而生长起来的。成长后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可达太阳的数十亿倍甚至一百亿倍,其亮度最终会使所在的整个星系相形见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抛弃星系而生存...
      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日消息称,天文学家们利用超长基线阵列VLBA,首次发现一个抛弃宿主星系、几乎独自生存的超大质量黑洞,这种情况极其罕见。研究人员表示,此类天体或许在宇宙中还有,但发现它们却可遇而不可求。  从地球角度可观测到的超大质量黑洞,位于大多数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