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太阳表面出现大型黑子群AR25292016-04-15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太阳表面出现大型黑子群AR2529
      4月12日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拍摄的太阳黑子群AR2529。  4月14日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获悉,4月8日,太阳上出现了一个大黑子群AR2529,12日面积达到最大,13日开始黑子群面积开始减小。  据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闫晓理博士介绍,4月8日,科学家利用位于云南抚仙湖太阳观测站的“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观测到了太阳黑子群AR2529,从4月8日到12日,这个黑子群逐渐增长;4月12日黑子群面积达到最大,其中最大的一个...
      4月12日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拍摄的太阳黑子群AR2529。  4月14日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获悉,4月8日,太阳上出现了一个大黑子群AR2529,12日面积达到最大,13日开始黑子群面积开始减小。  据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闫晓理博士介...
  • 人类对于火星的困惑远不止“是否存在生命”一个2016-04-15
    人类对于火星的困惑远不止“是否存在生命”一个
      由于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星球,因此人类一直猜想是否曾有生命在火星上演化。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对火星是否存在生命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  近日,关于火星上到底有没有过生命,似乎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大约39亿年前,一颗陨星撞击火星并在其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撞击坑,研究显示这里拥有产生生命所需的全部要素,因此科学家们认为这里将是未来开展火星生命搜寻的最佳地点。  其实关于火星的谜团远不止“是否存在生命”一个,从古至今,这颗红色的...
      由于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星球,因此人类一直猜想是否曾有生命在火星上演化。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对火星是否存在生命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  近日,关于火星上到底有没有过生命,似乎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大约39亿年前,一颗陨星撞击火星并在其表...
  • 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或无处不在2016-04-11
    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或无处不在
      一个几乎破纪录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相当于170亿个太阳——竟然出现在宇宙中星体稀少的区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家的这一新发现暗示着,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宇宙中可能无处不在。  直到现在,科学家发现的最大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在太阳的100亿倍左右——都出现在非常大的星系中心,这些星系的周围往往又有其他大的星系相伴。目前的超大质量黑洞纪录保持者是2011年伯克利分校天文学家在后发星系团发现的质量相当于210个太阳的黑洞,它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
      一个几乎破纪录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相当于170亿个太阳——竟然出现在宇宙中星体稀少的区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家的这一新发现暗示着,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宇宙中可能无处不在。  直到现在,科学家发现的最大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在太阳的100亿倍左右——都出现在非...
  • 激发“触摸”太空科技的兴趣 中英空间科学大师班启动2016-04-06
    激发“触摸”太空科技的兴趣 中英空间科学大师班启动
      近日,由英国顶尖空间科学家和教师组成的代表团千里迢迢来到中国,首次与中方教学机构携手在北京英国学校顺义校区启动空间科学教学大师班计划。大师班的计划到底如何进行呢?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探访。  启发式空间科学教学  一间教室、四张桌子,北京英国学校顺义校区的中学生三三两两围坐成一团,新奇地期待首次“大师班”物理示范课,旁边观摩的还有来自全国四所学校的教师代表。  只见英国国家空间学院院长阿努·欧嘉拿出一支针筒,里面盛着水并放有一颗棉花软糖。当他把筒...
      近日,由英国顶尖空间科学家和教师组成的代表团千里迢迢来到中国,首次与中方教学机构携手在北京英国学校顺义校区启动空间科学教学大师班计划。大师班的计划到底如何进行呢?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进行了探访。  启发式空间科学教学  一间教室、四张桌子,北京英国学校顺义校区的中学...
  • “实践者”上天要干哪些“大事”?2016-04-06
    “实践者”上天要干哪些“大事”?
      4月6日1时38分,搭载着19个“特殊乘客”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  这19个“特殊乘客”就是装载在卫星内部的19个实验载荷,它们会在太空利用地球上没有的微重力实验环境完成19个创新实验,涉及28项科学实验任务。实践十号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吴季说,这些实验具有很强的潜在科研意义和应用意义。  ——这位科学“实践者”将在太空试验场里办哪些“大事”?先来一睹为快!  【大事一:小鼠胚胎细胞在太空如何生长发育?】  随着人类...
      4月6日1时38分,搭载着19个“特殊乘客”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  这19个“特殊乘客”就是装载在卫星内部的19个实验载荷,它们会在太空利用地球上没有的微重力实验环境完成19个创新实验,涉及28项科学实验任务。实践十号卫星工程常务...
  • 是外星人?科学家连续收到外太空神秘脉冲信号2016-03-31
    是外星人?科学家连续收到外太空神秘脉冲信号
      据美媒报道,有研究人员日前收到了外太空发来的神秘无线电信号(FRBs)。  科研人员表示,这种源自数十亿光年以外的无线电波可能是快速的射电爆炸产生的,这是极其罕见的。目前,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一现象尚不明确。    上一次发现这种神秘电波是在2007年,科学家总共发现了17次,但没有重复过。但根据本周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康奈尔大学已经找到了关于FRBs的一点蛛丝马迹。  去年6月份,科研人员在同一个方向检测到了10次FRBs,同时有数据显示,...
      据美媒报道,有研究人员日前收到了外太空发来的神秘无线电信号(FRBs)。  科研人员表示,这种源自数十亿光年以外的无线电波可能是快速的射电爆炸产生的,这是极其罕见的。目前,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一现象尚不明确。    上一次发现这种神秘电波是在2007年,科学家总共发现...
  • 欧洲空间局研究太空中的压力2016-03-29
    欧洲空间局研究太空中的压力
      在太空中生活绝对称得上是人生的一次非凡经历,但是这也会对宇航员的身体造成伤害——有一半的宇航员在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后发现自己的免疫系统变弱了。欧洲空间局的宇航员和医学博士安德雷·奎贝尔斯André Kuipers依然难忘他那次为期半年的任务:“回到地球后,我感觉自己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老了一百岁。”  欧洲空间局的多项实验都在研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最近的免疫学Immuno研究揭示了宇航员免疫系统发生的一些显著变化。  压力是人体适应恶劣环境的一种反应...
      在太空中生活绝对称得上是人生的一次非凡经历,但是这也会对宇航员的身体造成伤害——有一半的宇航员在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后发现自己的免疫系统变弱了。欧洲空间局的宇航员和医学博士安德雷·奎贝尔斯André Kuipers依然难忘他那次为期半年的任务:“回到地球后,我感觉自...
  • 美航天局好奇号拍到火星上有条化石大鱼?2016-03-29
    美航天局好奇号拍到火星上有条化石大鱼?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测车好奇号捕捉到的影像。这一消息被UFO研究网站的编辑魏林指出惊人之处:“在火星的表面岩石之中,发现一条大型的石化鱼。”  魏林指出,从照片可以清楚看到这条鱼的尾鳍和脊椎。尽管他批评好奇号在火星的探测旅行太烧钱,但仍称许这张照片值得挂在墙壁上。也因为这样的发现,让魏林更加深信,过去火星的确有海洋存在的证据,他还指出:“从这张照片可以明显看到背鳍和脊椎,后者从背鳍延伸到鱼的胃。”  为了让其他人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测车好奇号捕捉到的影像。这一消息被UFO研究网站的编辑魏林指出惊人之处:“在火星的表面岩石之中,发现一条大型的石化鱼。”  魏林指出,从照片可以清楚看到这条鱼的尾鳍和脊椎。尽管他批评好奇号在火星的探测旅行太烧...
  • 什么是深空探测?月球探测算不算深空探测?2016-03-03
    什么是深空探测?月球探测算不算深空探测?
      什么是深空探测?乍一听,好像不是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和《2000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有过一个定义,即:深空探测一般是指“对深空及其内的天体进行的探测”。但是这个定义并不严谨,也很难实际操作。下面就来一次咬文嚼字。  可能有人会说:“距离远就是深空,那深空探测不就明白了嘛。”多远算远?远近是相对概念,离地面100公里,不近了吧?一般意义上,高度100公里被认为是航空和航天的分界线。进一步说,在航天领域中,多远算深空呢?500公里、1000公里、1万公...
      什么是深空探测?乍一听,好像不是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和《2000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有过一个定义,即:深空探测一般是指“对深空及其内的天体进行的探测”。但是这个定义并不严谨,也很难实际操作。下面就来一次咬文嚼字。  可能有人会说:“距离远就是深空,那深空探测不就...
  • 美航天局认为百公斤的飞行器可以三天到达火星2016-02-29
    美航天局认为百公斤的飞行器可以三天到达火星
      科学家利用化学燃料火箭已经完成了多项创举,把卫星送到指定轨道,将人类登上月球,让火星车着陆火星表面。科学家还利用离子推进器巡视了太阳系边缘。但如果想要抵达其它星球,或减少到达火星或其它星球所花费的时间,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旅行。这是一个接近相对论级别的运动速度。  人类有能力执行火星任务,但航天器到达这个红色星球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即便是这样,这些发射任务也要赶到最佳发射窗口期才能进行,这样的机会每两年才有一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来没有停止思考这个问题...
      科学家利用化学燃料火箭已经完成了多项创举,把卫星送到指定轨道,将人类登上月球,让火星车着陆火星表面。科学家还利用离子推进器巡视了太阳系边缘。但如果想要抵达其它星球,或减少到达火星或其它星球所花费的时间,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旅行。这是一个接近相对论级别的运动速度。  人类...
  • 解决太空垃圾需要国际合作2016-02-29
    解决太空垃圾需要国际合作
      “空间垃圾”的产生和增长离不开人类的影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入轨的太空垃圾是1957年前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号”,这是一个直径58.5厘米、重83.6千克、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无线电脉冲的球体。  大如汽车小似药片  1958年,美国发射了首颗卫星“探险家1号”。之后几乎每个进入太空的航天任务都会产生新的残骸,当苏联把首个人类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时,近地空间约有200个人造物体,随后发射升空的探测设备一直稳步增长,直到2007年太空垃圾大爆发,...
      “空间垃圾”的产生和增长离不开人类的影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入轨的太空垃圾是1957年前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号”,这是一个直径58.5厘米、重83.6千克、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无线电脉冲的球体。  大如汽车小似药片  1958年,美国发射了首颗卫星“探险家1号”。...
  • 电火箭,开启小而美的传奇2016-02-26
    电火箭,开启小而美的传奇
      在不久前揭晓的2015全球十大航天新闻中,“世界首批全电推进商业通信卫星进入太空”位列其中。由美国制造的世界首批全电推进商业通信卫星——亚洲广播卫星—3A和欧洲通信卫星—115西B去年初成功发射,被认为是全电推进技术实现成熟应用的标志。那么,什么是全电推进?它对卫星产业的发展到底有多大魔力呢?  所谓全电推进,是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星箭分离后,使用电推进系统,从而取代传统的化学推进系统来完成轨道转移任务、进入工作轨道,并且入轨后的位置保持任务也完全由电...
      在不久前揭晓的2015全球十大航天新闻中,“世界首批全电推进商业通信卫星进入太空”位列其中。由美国制造的世界首批全电推进商业通信卫星——亚洲广播卫星—3A和欧洲通信卫星—115西B去年初成功发射,被认为是全电推进技术实现成熟应用的标志。那么,什么是全电推进?它对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