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暴力事件”新证据: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新的恒星流2016-02-26
    宇宙“暴力事件”新证据: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新的恒星流
      在引力潮汐作用下,宇宙星系间相互蚕食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借助于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了新的恒星流,为宇宙“暴力事件”的研究再添新证据。  “恒星流”是指当小星系靠近巨星系,在强大的引力潮汐作用下,逐渐扭曲、瓦解,并被拉成纤细而壮观的星流。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银河系恒星光谱巡天的大数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马丁·史密斯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在距离太阳约9400光年的天龙座天区附近,有一小群恒星的运动...
      在引力潮汐作用下,宇宙星系间相互蚕食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借助于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了新的恒星流,为宇宙“暴力事件”的研究再添新证据。  “恒星流”是指当小星系靠近巨星系,在强大的引力潮汐作用下,逐渐扭曲、瓦解,并被拉成纤细而壮观的星流...
  • 小行星为何失踪?2016-02-26
    小行星为何失踪?
      经过长时间的观测,天文学家发现,大多数小行星都会按照固定轨道运行,但也有一些特别“调皮”的小行星会出现失踪现象,然而关于小行星失踪的原因一直是个谜。据报道,在破解这个谜团方面,近日天文学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天文学家格兰维克和他领衔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分析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卡特里娜”巡天项目在8年时间里所拍摄的超过10万张图像,其中包含了将近9000颗近地小行星的数据信息。在分析过程中,研究人员很快便注意到了理论预期下近地小行星的数量和巡天项目中实际...
      经过长时间的观测,天文学家发现,大多数小行星都会按照固定轨道运行,但也有一些特别“调皮”的小行星会出现失踪现象,然而关于小行星失踪的原因一直是个谜。据报道,在破解这个谜团方面,近日天文学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天文学家格兰维克和他领衔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分析了美国亚...
  • LIGO探测的双黑洞或属一“母”所生2016-02-25
    LIGO探测的双黑洞或属一“母”所生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中心(CFA)的研究人员称,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2015年9月14日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双黑洞,可能同生于一个寿终正寝时爆发伽马射线的大质量恒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6年2月23日报道,CFA天体物理学家艾维·劳埃伯说:“这一宇宙中的事件相当于一个孕妇怀了一对双胞胎。”这两个超恒星级黑洞的质量分別为太阳质量的29倍和36倍。LIGO探测到双黑洞并合的信号后,...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中心(CFA)的研究人员称,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2015年9月14日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双黑洞,可能同生于一个寿终正寝时爆发伽马射线的大质量恒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6年...
  • 说说彗星的那些事2016-02-24
    说说彗星的那些事
      彗星,是个人们认识了很久,却依旧还摸不透的天体。彗星携带有机物,其中还包括人们非常熟悉的酒精和糖。法国巴黎天文台的最新研究发现,洛夫乔伊彗星拥有21种有机物,包括乙醇和乙醇醛(一种简单糖类)。这些发现为解开地球的生命起源带来新的线索。  《说文》曰:“彗,埽竹也。”这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亮的彗星与日月星辰迥然不同的外貌特征。彗星的形态会因时而变,或形如一把利剑,或如巨扇。这是因观测角度不同导致几何投影发生的变化,古人囿于学识常常因此对彗星产生许多困惑...
      彗星,是个人们认识了很久,却依旧还摸不透的天体。彗星携带有机物,其中还包括人们非常熟悉的酒精和糖。法国巴黎天文台的最新研究发现,洛夫乔伊彗星拥有21种有机物,包括乙醇和乙醇醛(一种简单糖类)。这些发现为解开地球的生命起源带来新的线索。  《说文》曰:“彗,埽竹也。”...
  • 美酝酿下一代空间望远镜研究暗物质2016-02-23
    美酝酿下一代空间望远镜研究暗物质
      随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日臻成熟并将于2018年发射升空,该局日前公布了其下一个大型天体物理学项目——被称为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WFIRST)的另一部望远镜。  如果将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视野比作是激光束,那么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的视野则更像是探照灯,后者旨在更好地了解把星系结合在一起的神秘暗物质和正在加速宇宙膨胀的暗能量。此外,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装载的设备将使得天文学家能够对环绕其他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直接进行成像,从而在太阳系...
      随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日臻成熟并将于2018年发射升空,该局日前公布了其下一个大型天体物理学项目——被称为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WFIRST)的另一部望远镜。  如果将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视野比作是激光束,那么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的视野则更像...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世界翻起“筋斗云”2016-02-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世界翻起“筋斗云”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越过十万八千里。  几百年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在微观粒子的层面验证了“筋斗云”这种超能力的可实现性——利用量子纠缠发展出的量子隐形传态,可以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就像孙悟空的“筋斗云”一样,可以实现从A地到B地的瞬间传输。  中国科大牵头承担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今年发射,届时可以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正在稳步...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越过十万八千里。  几百年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在微观粒子的层面验证了“筋斗云”这种超能力的可实现性——利用量子纠缠发展出的量子隐形传态,可以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就像孙悟空的“筋斗云”一样,可以实现从...
  • 外太空采矿?梦想很遥远!2016-02-23
    外太空采矿?梦想很遥远!
      美国《连线》月刊不久前发表了题为《太空采矿可能引发星球大战》的文章。文章指出外太空极为有利可图,如各种小行星充斥着地球人想迫切得到的矿藏奇石,而美国已有企业对外太空资源跃跃欲试。  疑问:  人类是否已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外太空开采?存在哪些障碍?  解答: “人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实现大规模开采及使用外太空矿藏,媒体太过于乐观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王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他认为,现今人类对外太空矿藏的探测还停留在光谱分析等间接手...
      美国《连线》月刊不久前发表了题为《太空采矿可能引发星球大战》的文章。文章指出外太空极为有利可图,如各种小行星充斥着地球人想迫切得到的矿藏奇石,而美国已有企业对外太空资源跃跃欲试。  疑问:  人类是否已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外太空开采?存在哪些障碍?  解答: “人类在可...
  • 小行星探宝不是梦2016-02-18
    小行星探宝不是梦
      “开发太空矿业已不再仅是儒勒·凡尔纳笔下的科幻篇章,因为人类着陆小行星并取回原料的航天科技在可能性上已得到证明。”这是欧洲航天局前局长雅克·多尔丹本月初在卢森堡政府宣布将支持太空小行星矿业开发时所言,未来他将为其承担相关顾问工作。  上月中旬,美国《连线》月刊网站曾发表《太空采矿可能引发星球大战》一文,有专家预言,太空采矿或将是下半个世纪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卢森堡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而现在成为太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可谓开了欧洲先河。那么,小行星上都...
      “开发太空矿业已不再仅是儒勒·凡尔纳笔下的科幻篇章,因为人类着陆小行星并取回原料的航天科技在可能性上已得到证明。”这是欧洲航天局前局长雅克·多尔丹本月初在卢森堡政府宣布将支持太空小行星矿业开发时所言,未来他将为其承担相关顾问工作。  上月中旬,美国《连线》月刊网站曾...
  • 发现引力波后 人类下一个重大突破是什么?2016-02-18
    发现引力波后 人类下一个重大突破是什么?
      发现引力波之后,人类科学研究下一个重大突破会是什么?  一些科学家和媒体开始将目光瞄准了另一个待解谜团:暗物质。英国宇宙学家卡洛斯·弗伦克认为,“比起引力波,发现暗物质将更为重要”。  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当前世界多国都在进行相关研究,而引力波的成功探测更是让暗物质“猎手们”倍受鼓舞。  苦寻无果  现在人类所看到的天体,要么发光,如太阳;要么反光,如月亮。  根据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官网介绍,暗物质是一种宇宙中广泛存在的不可...
      发现引力波之后,人类科学研究下一个重大突破会是什么?  一些科学家和媒体开始将目光瞄准了另一个待解谜团:暗物质。英国宇宙学家卡洛斯·弗伦克认为,“比起引力波,发现暗物质将更为重要”。  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当前世界多国都在进行相关研究,...
  • 为什么去太空探测引力波?2016-02-17
    为什么去太空探测引力波?
      图为模拟图显示两个黑洞碰撞并合,产生引力波  美国的LIGO装置,侦测出了引力波经过而造成的地球的微小变形(相当于4光年上增减一根头发丝直径),靠的是“激光干涉”技术。  中国的太空测量计划同样借助激光干涉仪——它经常用在机床上,测量微小变形。从测量件上发射的激光,借助反射镜分成两股,再重合起来,形成干涉条纹。镜面位置的丝毫变化,会让明暗条纹错位。  用激光干涉仪测引力波形变,是很自然的思路,1970年代开始陆续建造的引力波探测站都是这个机理。但直到L...
      图为模拟图显示两个黑洞碰撞并合,产生引力波  美国的LIGO装置,侦测出了引力波经过而造成的地球的微小变形(相当于4光年上增减一根头发丝直径),靠的是“激光干涉”技术。  中国的太空测量计划同样借助激光干涉仪——它经常用在机床上,测量微小变形。从测量件上发射的激光,...
  • 为什么去太空探测引力波?2016-02-17
    为什么去太空探测引力波?
      图为模拟图显示两个黑洞碰撞并合,产生引力波  美国的LIGO装置,侦测出了引力波经过而造成的地球的微小变形(相当于4光年上增减一根头发丝直径),靠的是“激光干涉”技术。  中国的太空测量计划同样借助激光干涉仪——它经常用在机床上,测量微小变形。从测量件上发射的激光,借助反射镜分成两股,再重合起来,形成干涉条纹。镜面位置的丝毫变化,会让明暗条纹错位。  用激光干涉仪测引力波形变,是很自然的思路,1970年代开始陆续建造的引力波探测站都是这个机理。但直到L...
      图为模拟图显示两个黑洞碰撞并合,产生引力波  美国的LIGO装置,侦测出了引力波经过而造成的地球的微小变形(相当于4光年上增减一根头发丝直径),靠的是“激光干涉”技术。  中国的太空测量计划同样借助激光干涉仪——它经常用在机床上,测量微小变形。从测量件上发射的激光,...
  • 人类有了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2016-02-16
    人类有了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
      破裂的中子星会产生引力波爆发  17世纪末,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有质量的物体就有这种引力;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提出引力其实是质量引起的时空变形;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希格斯玻色子,解释了粒子为何会有质量,将希格斯场、质量和时空联系在一起。  而如今,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由两个黑洞撞在一起而产生的时空涟漪,不仅证实了爱因斯坦近百年前对引力波的预测,还有更重要的意义。用斯蒂芬·霍金的话说,引力波提供了一种人...
      破裂的中子星会产生引力波爆发  17世纪末,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有质量的物体就有这种引力;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提出引力其实是质量引起的时空变形;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希格斯玻色子,解释了粒子为何会有质量,将希格斯场、质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