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种改变未来生活的太空技术2015-09-11
    4种改变未来生活的太空技术
      科学家现在能观察到恒星的大量细节,上图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银河系中最大的恒星形成区域之一——船底座星云  云堤上方的雷电活动有助于科学家探测龙卷风的形成    你能否想象一个人类生活不再受严重风暴、龙卷风和洪水威胁的世界吗?不仅如此,未来世界中,从伦敦飞往澳大利亚的航程可能都不用一个小时。甚至,人类或许已经对时间的起源和宇宙性质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使得时间旅行不仅存在于理论中。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的一个实验室中,科学家正在对上述这些技术进行研...
      科学家现在能观察到恒星的大量细节,上图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银河系中最大的恒星形成区域之一——船底座星云  云堤上方的雷电活动有助于科学家探测龙卷风的形成    你能否想象一个人类生活不再受严重风暴、龙卷风和洪水威胁的世界吗?不仅如此,未来世界中,从伦敦飞往澳大利亚的航...
  • 9月中下旬小行星撞地球? 没有科学依据 2015-09-07
    9月中下旬小行星撞地球? 没有科学依据
      近日,一名自称是未来预言家的“先知”发表声明称,9月15日到28日,一颗小行星将撞击波多黎各附近,并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地球上的生命将面临“末日”。这一声明很快引起关注,很多人问,这是真的吗?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说:“这没有科学依据,现在已知的‘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在今后100年里撞击地球的几率小于0.01%。”  紫台专家:完全没有要撞击的迹象  这位所谓的“先知”名叫埃弗拉因·罗德里格斯,他说,小行星撞击点可能位于波多黎各附近,将引发...
      近日,一名自称是未来预言家的“先知”发表声明称,9月15日到28日,一颗小行星将撞击波多黎各附近,并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地球上的生命将面临“末日”。这一声明很快引起关注,很多人问,这是真的吗?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说:“这没有科学依据,现在已知的‘有潜在...
  • 火星表面惊现餐具?“飘浮勺子”后再现筷子2015-09-06
    火星表面惊现餐具?“飘浮勺子”后再现筷子
     照片上除了有两只“飘浮勺子”外,亦有似足筷子(右下角)的怪石。“飘浮勺子”相信约有10厘米长,与筷子怪石刚好凑成一套完整食具。    美国火星探测车好奇号传回地球的照片中,经常被发现藏有一些趣怪影像,例如近日就有人发现火星上形状有如“勺子”的怪石,在空中“飘浮”。而在一张新照片上,竟有人再发现外形似足筷子的怪石,可谓非常巧合。  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发放的广角版照片可见,火星上原来藏有更多“飘浮勺子”,相信约有10厘米长;有人甚至出现一双木筷子,刚好凑成一套...
     照片上除了有两只“飘浮勺子”外,亦有似足筷子(右下角)的怪石。“飘浮勺子”相信约有10厘米长,与筷子怪石刚好凑成一套完整食具。    美国火星探测车好奇号传回地球的照片中,经常被发现藏有一些趣怪影像,例如近日就有人发现火星上形状有如“勺子”的怪石,在空中“飘浮”。而在...
  • 空间科技发展新趋势 催生众多相关技术2015-09-06
    空间科技发展新趋势 催生众多相关技术
      人类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与前数千年最大的不同是科学与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技推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其速度是以往无法想象的。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有两个科技领域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一个是信息科技领域,另一个就是空间科技领域。空间科技是从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才开始的。  50多年来,空间科技从三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第一个方面是空间科学及其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地球所在的太空环境和宇...
      人类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与前数千年最大的不同是科学与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技推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其速度是以往无法想象的。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有两个科技领域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一个是信息科技领域,另一个就是空间...
  • 陆基巡航导弹:“开路先锋”何以如日中天2015-08-25
    陆基巡航导弹:“开路先锋”何以如日中天
      那么,陆基巡航导弹是一种什么样的装备?这种导弹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又是如何?  浮沉兴衰数十载  陆基巡航导弹是巡航导弹家族中最先“出生”的成员,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研制的V-1巡航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陆基巡航导弹。战争结束后,美苏两国投入大量精力发展陆基巡航导弹,但由于其性能无法满足要求,很快就被弹道导弹夺去了“宠儿”的位置。直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巡航导弹技术的进步,精度提高才再次“得宠”。  目前,美军装备的战斧巡航导弹主要是海基...
      那么,陆基巡航导弹是一种什么样的装备?这种导弹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又是如何?  浮沉兴衰数十载  陆基巡航导弹是巡航导弹家族中最先“出生”的成员,它诞生于战火纷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研制的V-1巡航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陆基巡航导弹。战争结束后,美苏两国投入大量精力发...
  • 德科学家证实美航空航天局“永动机”可行2015-08-19
    德科学家证实美航空航天局“永动机”可行
      近日德国科学家发表报告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此前提出的备受争议的“永动机”——EMDrive发动机确实可行,一旦完成,可大大加快飞行器的行进速度,从而彻底变革人类太空旅行和探索的方式。  EMDrive发动机的概念非常简单:通过一个密闭容器内不断跳跃的微波来给航天器提供推力,而太阳能可以提供电力来推动微波,这意味着推进器将不再需要推进剂,从而可使其体形缩减一半,速度大大加快。这将成为人类通往外太空之路的重大突破,人类或许能进入太空更深处。  相关概念由...
      近日德国科学家发表报告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此前提出的备受争议的“永动机”——EMDrive发动机确实可行,一旦完成,可大大加快飞行器的行进速度,从而彻底变革人类太空旅行和探索的方式。  EMDrive发动机的概念非常简单:通过一个密闭容器内不断跳跃的微波来给航天器...
  • 德国研制出地球上最弱磁场 科学家为“最弱”欢呼2015-08-19
    德国研制出地球上最弱磁场 科学家为“最弱”欢呼
      “最弱”这个词很少会让人欢呼雀跃,但今年夏天在太阳系最弱磁场空间中进行的实验却让科学家激动万分。由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物理学家构建的这个最弱磁场比此前已知的最弱磁场空间“弱”了10倍,使该空间的磁场引力甚至低于星际之间几乎虚无的引力。  这套设备的屏蔽层由高磁性金属层构成,可以阻止磁力通过该设备的内部空间。在其内部可以进行没有任何地磁场干扰的超精确的电子、生物等各类实验。该空间的特殊性为探索物理、生物和医药领域的各种重要问题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比如,宇...
      “最弱”这个词很少会让人欢呼雀跃,但今年夏天在太阳系最弱磁场空间中进行的实验却让科学家激动万分。由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物理学家构建的这个最弱磁场比此前已知的最弱磁场空间“弱”了10倍,使该空间的磁场引力甚至低于星际之间几乎虚无的引力。  这套设备的屏蔽层由高磁性金属层...
  • 新研究证明万有引力常数具有真正宇宙普适性2015-08-12
    新研究证明万有引力常数具有真正宇宙普适性
      对遥远星系——脉冲星PSRJ1713+0747和白矮星长达21年的研究帮助天文学家们厘清了万有引力在整个宇宙中的共同原理。    宇宙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疑问是,万有引力常数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数值相同吗?天文学家的最新研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一项长达21年的研究证明,万有引力常数不只在地球中而是在整个宇宙中都保持不变。相关研究论文即将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公开发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上述结论源于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绿岸射电望远镜...
      对遥远星系——脉冲星PSRJ1713+0747和白矮星长达21年的研究帮助天文学家们厘清了万有引力在整个宇宙中的共同原理。    宇宙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疑问是,万有引力常数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数值相同吗?天文学家的最新研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一项长达21年的研究证...
  • 那些探索宇宙的伟大机器:路漫漫其修远兮2015-08-11
    那些探索宇宙的伟大机器: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成千上万的星系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以及我们所在的区域    图中的蓝点为旅行者1号在1990年拍摄的地球图片,显示了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如此的渺小。旅行者1号当时距离地球60亿公里   据国外媒体报道,25年来,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宇宙的庄严与美丽。哈勃望远镜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由于位于大气层之上,因此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观测图像,从而让我们能够观测遥远的宇宙。它的观测结果表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只是宇宙...
      这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成千上万的星系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以及我们所在的区域    图中的蓝点为旅行者1号在1990年拍摄的地球图片,显示了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如此的渺小。旅行者1号当时距离地球60亿公里   据国外媒体报道,25年来,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宇宙...
  • 跨度五十亿光年宇宙环或为最大结构2015-08-10
    跨度五十亿光年宇宙环或为最大结构
      美国和匈牙利科学家最近携手发现由9个星系的9个伽马射线暴(GRB)组成的环状结构,其距离地球70亿光年,总跨度达50亿光年。相对而言,银河系的跨度仅为10万光年。研究人员表示,现有理论认为,宇宙最大的结构应该不超过12亿光年,最新研究一旦获得证实,将颠覆现有的宇宙理论。  据了解,伽马射线暴是宇宙间最亮的物体,在数秒钟内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在100亿年内释放能量的总和。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雨燕(Swift)”和“费米(F...
      美国和匈牙利科学家最近携手发现由9个星系的9个伽马射线暴(GRB)组成的环状结构,其距离地球70亿光年,总跨度达50亿光年。相对而言,银河系的跨度仅为10万光年。研究人员表示,现有理论认为,宇宙最大的结构应该不超过12亿光年,最新研究一旦获得证实,将颠覆现有的宇宙理...
  • 科学家预言50年后人类将探测到适合居住的行星2015-08-10
    科学家预言50年后人类将探测到适合居住的行星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8月10日消息,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的首批发现者之一、日内瓦大学天文学教研室主任、天体物理学教授斯特凡·乌德里相信,再过50年人类能探测到适合居住的行星。  乌德里表示:“我们会有机会探测到潜在的适合生存的星球以及存在生命的星球,它们是那些我们希望抵达的星球。但这是十分漫长的道路。我们谈论的是半个世纪,甚至更久。但目前的每个发现都是我们道路上的砖头。”  他说,为了在行星大气层中找到所谓说明其上面存在普通生命的“生物痕迹”,需要新...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8月10日消息,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的首批发现者之一、日内瓦大学天文学教研室主任、天体物理学教授斯特凡·乌德里相信,再过50年人类能探测到适合居住的行星。  乌德里表示:“我们会有机会探测到潜在的适合生存的星球以及存在生命的星球,它们是那些我们...
  • 科普也可新媒体营销 当冥王星撞上社交媒体2015-08-06
    科普也可新媒体营销 当冥王星撞上社交媒体
      美国天文学家克劳德·汤博在85年前发现冥王星时,他大概不会想到,这颗距离太阳59亿公里之遥、一度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孤寂小星球,会在这个夏天和我们如此亲密。  改变这一切的,不仅仅是太空探测器,还有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在太空中穿梭了九年半的“新视野”号,实现了科学家们对冥王星的探测;社交媒体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让遥远的冥王星走进了普通人的视野。  7月14日,比官方网站提前一小时,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在Instagram网站上公布了首张冥王星的高清照片...
      美国天文学家克劳德·汤博在85年前发现冥王星时,他大概不会想到,这颗距离太阳59亿公里之遥、一度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孤寂小星球,会在这个夏天和我们如此亲密。  改变这一切的,不仅仅是太空探测器,还有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在太空中穿梭了九年半的“新视野”号,实现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