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云三号B星在气候和气候变化方面的应用2011-05-26
    风云三号B星在气候和气候变化方面的应用
      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在我国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中的应用进展较快。目前,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反演的海表温度、长波辐射、积雪和海冰产品已经成为全球和区域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信息。  风云二号D星观测资料填补了印度洋西部的广大资料空白区,已成为我国夏季季风监测的重要手段,获取的印度洋和南海季风区域对流发展变化特征对判定南海季风是否爆发和改进我国夏季风的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气溶胶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评估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南极臭氧洞是评估人为影响全球环境和气...
      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在我国气候和气候变化业务中的应用进展较快。目前,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反演的海表温度、长波辐射、积雪和海冰产品已经成为全球和区域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信息。  风云二号D星观测资料填补了印度洋西部的广大资料空白区,已成为我国夏季季风监测的重要手段,获...
  • 风云三号B星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2011-05-26
    风云三号B星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资料同化进入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是提高模式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有效途径,是衡量一个国家气象卫星资料定量应用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仅有美国、欧盟有能力独立发展此项技术。  我国建立的具有直接同化风云三号卫星资料能力的全球变分同化系统,通过对质量控制、偏差订正、通道选择、稀疏化处理、观测误差协方差估计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了风云三号垂直探测仪器VASS辐射率资料的直接同化方法;建立了观测仿真试验系统、观测影响试验系统。观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风云三号...
      气象卫星资料同化进入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是提高模式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有效途径,是衡量一个国家气象卫星资料定量应用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仅有美国、欧盟有能力独立发展此项技术。  我国建立的具有直接同化风云三号卫星资料能力的全球变分同化系统,通过对质量控制、偏差订正、通道选...
  • 风云三号B星在农业与生态监测中的应用2011-05-26
    风云三号B星在农业与生态监测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资料已在植被指数、干旱指数和农作物长势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风云卫星全球植被指数产品为开展全球农作物长势动态监测和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估产提供了关键支持;随着气象卫星遥感仪器的技术进步,气象卫星资料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逐步深入,光合有效辐射FPAR、陆面温度LST、云覆盖率等卫星遥感产品已在各类农业遥感监测与评估模型中得到使用。  在生态与环境遥感监测服务方面,利用风云系列卫星多通道遥感信息,陆续开展了城市热岛效应、大气烟尘、蓝藻水华、森林病虫害等与大...
      气象卫星资料已在植被指数、干旱指数和农作物长势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风云卫星全球植被指数产品为开展全球农作物长势动态监测和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估产提供了关键支持;随着气象卫星遥感仪器的技术进步,气象卫星资料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逐步深入,光合有效辐射FPAR、陆面温度LST、...
  • 风云三号B星在全球灾害事件监测中的应用2011-05-26
    风云三号B星在全球灾害事件监测中的应用
      风云三号A星实现了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探测,可提供全球的温、湿、云辐射等气象参数,监测全球天气、气候、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2800千米扫描幅宽实现了每12小时对全球进行一次无缝隙观测,境外观测资料可在3小时内传回国内,增强了对全球灾害事件的监测能力。利用风云三号A星监测到格陵兰岛东北部沿海面积约34120平方公里的大冰体在一个月内迅速崩裂、融化的过程,以及全球臭氧分布和南极臭氧发展过程,这些数据和资料有力地支撑了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研究...
      风云三号A星实现了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遥感探测,可提供全球的温、湿、云辐射等气象参数,监测全球天气、气候、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2800千米扫描幅宽实现了每12小时对全球进行一次无缝隙观测,境外观测资料可在3小时内传回国内,增强了对全球灾害事件的监测能...
  • 风云三号B星在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2011-05-26
    风云三号B星在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2002年6月,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成立。2004年7月1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开始进行空间天气的日常预报,不定期发布灾害性空间天气的现报、警报,定期发布空间天气的周报、月报。  自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成立以来,空间天气保障出色,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初步建立了地基空间天气监测网,综合利用地基和风云系列卫星空间环境监测仪器开展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与有关部门在子午工程等项目上开展密切的合作并负责民口的空间天气预报服务。积极参与我国空间科学的规...
      2002年6月,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成立。2004年7月1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开始进行空间天气的日常预报,不定期发布灾害性空间天气的现报、警报,定期发布空间天气的周报、月报。  自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成立以来,空间天气保障出色,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初步...
  • 发射窗口2010-10-01
    发射窗口
    发射窗口   运载火箭发射时间的限定范围,又称发射时间窗口。早期火箭的发射窗口是根据光学观察条件来确定的,发射时间一般选择在凌晨或傍晚,这时太阳处于地平线的位置上,对飞行高度在数十公里的火箭,阳光能照射到火箭,而大地处于比较暗的环境中,产生较大的反差,形成较好的光学观察条件,以便对火箭飞行进行光学测量研究。  在应用卫星出现后,卫星对发射条件的要求更为复杂,这时光学观察条件成为极为次要的条件。由于卫星的功能、用途各不相同,各类卫星对运载火箭发射条件有不同的...
    发射窗口   运载火箭发射时间的限定范围,又称发射时间窗口。早期火箭的发射窗口是根据光学观察条件来确定的,发射时间一般选择在凌晨或傍晚,这时太阳处于地平线的位置上,对飞行高度在数十公里的火箭,阳光能照射到火箭,而大地处于比较暗的环境中,产生较大的反差,形成较好的光学观察...
  • 航天飞行速度2010-10-01
    航天飞行速度
    航天器在大气层外宇宙空间的运动速度,或称航天器飞行速度、航天器轨道速度等。航天飞行速度与航天器的飞行轨道、所在天体有关。在讨论航天器相对于一个天体运动时,如果把天体视为质量集中的一个质点,则该天体形成的引力为中心力场,其质心为引力中心,此时航天飞行速度可由能量守恒定律确定,即:式中,为航天飞行速度,为天体的引力常数,它等于万有引力常数与天体质量的乘积, 为航天器到天体引力中心的距离,为轨道常数。当时,航天器的飞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当时,航天器的飞行轨道为抛物...
    航天器在大气层外宇宙空间的运动速度,或称航天器飞行速度、航天器轨道速度等。航天飞行速度与航天器的飞行轨道、所在天体有关。在讨论航天器相对于一个天体运动时,如果把天体视为质量集中的一个质点,则该天体形成的引力为中心力场,其质心为引力中心,此时航天飞行速度可由能量守恒定律确...
  • 火箭发射轨道2010-10-01
    火箭发射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由火箭发射入轨。从发射点到入轨点的飞行轨迹叫发射轨道。发射轨道包括垂直起飞段、程序转弯段和入轨段。垂直起飞段和程序转弯段都大同小异,但入轨段根据轨道高度的不同有直接入轨、滑行入轨和过渡转移入轨之分。  近地轨道卫星一般直接入轨,即火箭连续工作,当最后一级火箭发动机关机时,卫星就可进入预定轨道。  中、高轨道卫星常常滑行入轨。其发射轨道由火箭发动机工作时的主动段、发动机关机后靠惯性飞行的滑行段和发动机再次工作时的加速段组成。  地球静止轨道卫...
      人造地球卫星由火箭发射入轨。从发射点到入轨点的飞行轨迹叫发射轨道。发射轨道包括垂直起飞段、程序转弯段和入轨段。垂直起飞段和程序转弯段都大同小异,但入轨段根据轨道高度的不同有直接入轨、滑行入轨和过渡转移入轨之分。  近地轨道卫星一般直接入轨,即火箭连续工作,当最后一级...
  • 卫星轨道2010-10-01
    卫星轨道
      运载火箭把各种航天器送到目标轨道,随后,航天器将沿各自轨道飞行。航天器轨道大致有以下几种:  低地球轨道LEO:又称近地轨道,距地面约200-1200公里的圆轨道  中地球轨道(MEO): 距地面约1200 - 36000 公里的圆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 GEO :又称高地球轨道, 距地面约36000公里的圆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 GSO: 倾角为0度的地球同步轨道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距地面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6000公里的椭圆轨道...
      运载火箭把各种航天器送到目标轨道,随后,航天器将沿各自轨道飞行。航天器轨道大致有以下几种:  低地球轨道LEO:又称近地轨道,距地面约200-1200公里的圆轨道  中地球轨道(MEO): 距地面约1200 - 36000 公里的圆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 GEO :...
  • 火箭分类2010-10-01
    火箭分类
      火箭可按照不同方式分类:(1)按照级数分为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2)按能源分为化学火箭、 核火箭、电火箭以及光子火箭等。化学火箭又分为液体推进剂火箭、固体推进剂火箭和固液混合推进剂火箭;(3)按用途分为卫星火箭、布雷火箭、气象火箭、防雹火箭以及各类军用火箭等;(4)按有无控制分为有控火箭和无控火箭;(5)按结构形式分为串联火箭和并联火箭;(6)按射程分为近程火箭、中程火箭、远程火箭和洲际火箭等。  多级火箭:由多级组成的火箭。由于单级火箭在实际运用上很...
      火箭可按照不同方式分类:(1)按照级数分为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2)按能源分为化学火箭、 核火箭、电火箭以及光子火箭等。化学火箭又分为液体推进剂火箭、固体推进剂火箭和固液混合推进剂火箭;(3)按用途分为卫星火箭、布雷火箭、气象火箭、防雹火箭以及各类军用火箭等;(4)...
  • 运载火箭2010-10-01
    运载火箭
      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载工具,用于把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或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整个火箭主要由箭体结构、推进系统、制导和控制系统、安全自毁系统、外测与遥测系统等构成。火箭的每一级都有自己的箭体结构和动力装置。末级有仪器舱,制导与控制系统、遥测系统以及安全系统的大部分设备装在这里。火箭各级之间通过级间段连接。有效载荷装在仪器舱上面,外有整流罩。  火箭可采用串联或串联加捆绑两种结构。串联结构是指火箭各级依次同轴配置,纵向连接呈宝塔形。串...
      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载工具,用于把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或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整个火箭主要由箭体结构、推进系统、制导和控制系统、安全自毁系统、外测与遥测系统等构成。火箭的每一级都有自己的箭体结构和动力装置。末级有仪器舱,制导与控制系统、遥测系统以...
  • 火箭的原理2010-10-01
    火箭的原理
      看似复杂的火箭,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牛顿早在17世纪就很清晰地描述了它:如果你以一定速度向后抛出一定质量,你就会受到一个反作用力的推动,向前加速。简单的火箭甚至早在牛顿提出这一公式前几百年就在中国发明出来,并得到了应用,这既包括军用的火药箭,也包括节日庆典的烟花。  火箭是靠火箭发动机向前推进的。火箭发动机点火以后,推进剂(液体的或固体的燃料加氧化剂)在发动机燃烧室里燃烧,产生大量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从发动机喷管高速喷出,对火箭产生反作用力,使火箭沿气体喷...
      看似复杂的火箭,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牛顿早在17世纪就很清晰地描述了它:如果你以一定速度向后抛出一定质量,你就会受到一个反作用力的推动,向前加速。简单的火箭甚至早在牛顿提出这一公式前几百年就在中国发明出来,并得到了应用,这既包括军用的火药箭,也包括节日庆典的烟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