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谓载人航天?发展载人航天有何意义?发展载人航天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2004-11-15
    何谓载人航天?发展载人航天有何意义?发展载人航天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人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并在太空中生活、工作,这就是载人航天。航天员所乘坐的航天器就是载人航天器。  人所共知,航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众多的益处。如果有了人在太空活动,就可使航天技术如虎添翼,充分发挥人的智慧与技能,解决无人在太空活动的航天技术上一些难题。人有独特的能力,如应急的判断力、创造力和主动的维修及调控功能。人有知觉和感觉,如视、听、触和运动感觉,有冷、热、嗅觉和平衡感等。人对信息处理和观察外界变化非常主动,还有认识能力,以及联想、总结、分析和综合...
    人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并在太空中生活、工作,这就是载人航天。航天员所乘坐的航天器就是载人航天器。  人所共知,航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众多的益处。如果有了人在太空活动,就可使航天技术如虎添翼,充分发挥人的智慧与技能,解决无人在太空活动的航天技术上一些难题。人有独特的能力...
  •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用什么运载火箭发射的?周恩来总理如何领导了这次发射?发射后的结果如何?2004-11-09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用什么运载火箭发射的?周恩来总理如何领导了这次发射?发射后的结果如何?
    1970年4月25日凌晨,新华社向全世界发表新闻公报: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千米,最远点2384千米,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千克,用20.009兆赫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己研制的运载火箭发射自己研制的人造卫星的国家。卫星的质量比前面四个国家发射...
    1970年4月25日凌晨,新华社向全世界发表新闻公报: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千米,最远点2384千米,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千克,用20.009兆赫的频...
  •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用什么运载火箭发射的?周恩来总理如何领导了这次发射?发射后的结果如何?2004-11-09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用什么运载火箭发射的?周恩来总理如何领导了这次发射?发射后的结果如何?
    1970年4月25日凌晨,新华社向全世界发表新闻公报: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千米,最远点2384千米,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千克,用20.009兆赫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己研制的运载火箭发射自己研制的人造卫星的国家。卫星的质量比前面四个国家发射...
    1970年4月25日凌晨,新华社向全世界发表新闻公报: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千米,最远点2384千米,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千克,用20.009兆赫的频...
  • 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系统2004-10-28
    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系统
    为航天员创造适宜于生活和工作的人造大气环境的设备系统。它的基本功用是维持密闭舱中规定的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力,控制大气成分,净除二氧化碳和微量污染。例如“水星”号飞船座舱的环境控制系统。一、温度控制以散热方式维持舱内恒定的适宜温度。热负荷来源于人体代谢热、电器设备产生的热和由外部环境传入的热。早期载人飞船主要利用消耗性液体(通常是水)的蒸发潜热和在真空环境控制水的蒸汽压力来控制舱内温度。随着飞行时间延长和乘员人数增多而改用泵压流体循环温控系统。传热流体通过热...
    为航天员创造适宜于生活和工作的人造大气环境的设备系统。它的基本功用是维持密闭舱中规定的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力,控制大气成分,净除二氧化碳和微量污染。例如“水星”号飞船座舱的环境控制系统。一、温度控制以散热方式维持舱内恒定的适宜温度。热负荷来源于人体代谢热、电器设备产生的热...
  • 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系统2004-10-28
    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系统
    为航天员创造适宜于生活和工作的人造大气环境的设备系统。它的基本功用是维持密闭舱中规定的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力,控制大气成分,净除二氧化碳和微量污染。例如“水星”号飞船座舱的环境控制系统。一、温度控制以散热方式维持舱内恒定的适宜温度。热负荷来源于人体代谢热、电器设备产生的热和由外部环境传入的热。早期载人飞船主要利用消耗性液体(通常是水)的蒸发潜热和在真空环境控制水的蒸汽压力来控制舱内温度。随着飞行时间延长和乘员人数增多而改用泵压流体循环温控系统。传热流体通过热...
    为航天员创造适宜于生活和工作的人造大气环境的设备系统。它的基本功用是维持密闭舱中规定的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力,控制大气成分,净除二氧化碳和微量污染。例如“水星”号飞船座舱的环境控制系统。一、温度控制以散热方式维持舱内恒定的适宜温度。热负荷来源于人体代谢热、电器设备产生的热...
  • 载人航天环境模拟器2004-10-28
    载人航天环境模拟器
    在地面无失重条件下模拟空间的高真空、冷黑(热沉)和太阳强辐照环境的试验设备,又称太空舱。用以训练航天员对空间环境的反应和工作能力,也可用以试验航天器和各分系统的性能。模拟器由舱体、真空抽气系统、冷却系统、太阳辐照系统、加热系统、供氧系统、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系统、应急复压系统、总控制屏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有关配套设备组成。舱体包括主舱和过渡舱。主舱为试验提供模拟环境条件。过渡舱与主舱相连,供人员进出主舱和救援之用。过渡舱内地面的水平高度同主舱内人员最常活动处平...
    在地面无失重条件下模拟空间的高真空、冷黑(热沉)和太阳强辐照环境的试验设备,又称太空舱。用以训练航天员对空间环境的反应和工作能力,也可用以试验航天器和各分系统的性能。模拟器由舱体、真空抽气系统、冷却系统、太阳辐照系统、加热系统、供氧系统、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系统、应急复压...
  • 载人航天器气体贮存系统2004-10-28
    载人航天器气体贮存系统
    载人航天器上贮存氧气和氮气设备的组合。由于航天员的代谢消耗、密闭舱的泄漏以及应急情况下恢复舱压的需要,载人航天器必须设有氧气、氮气贮存系统。贮存方法有常温高压气态贮存、超临界压力单相低温贮存、亚临界压力两相低温贮存、固态贮存和化学贮存。常温高压气态贮存简单可靠,能长期贮存备用。低温贮存有较低的贮存压力和高的流体密度,可降低贮罐的重量和容积,其中超临界压力单相低温贮存系统在任何重力下都能正常供气。亚临界压力两相低温贮存系统具有更低的重量,但由于气液混合并存,...
    载人航天器上贮存氧气和氮气设备的组合。由于航天员的代谢消耗、密闭舱的泄漏以及应急情况下恢复舱压的需要,载人航天器必须设有氧气、氮气贮存系统。贮存方法有常温高压气态贮存、超临界压力单相低温贮存、亚临界压力两相低温贮存、固态贮存和化学贮存。常温高压气态贮存简单可靠,能长期贮...
  • 载人航天环境模拟器2004-10-28
    载人航天环境模拟器
    在地面无失重条件下模拟空间的高真空、冷黑(热沉)和太阳强辐照环境的试验设备,又称太空舱。用以训练航天员对空间环境的反应和工作能力,也可用以试验航天器和各分系统的性能。模拟器由舱体、真空抽气系统、冷却系统、太阳辐照系统、加热系统、供氧系统、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系统、应急复压系统、总控制屏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有关配套设备组成。舱体包括主舱和过渡舱。主舱为试验提供模拟环境条件。过渡舱与主舱相连,供人员进出主舱和救援之用。过渡舱内地面的水平高度同主舱内人员最常活动处平...
    在地面无失重条件下模拟空间的高真空、冷黑(热沉)和太阳强辐照环境的试验设备,又称太空舱。用以训练航天员对空间环境的反应和工作能力,也可用以试验航天器和各分系统的性能。模拟器由舱体、真空抽气系统、冷却系统、太阳辐照系统、加热系统、供氧系统、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系统、应急复压...
  • 载人航天环境模拟器2004-10-28
    载人航天环境模拟器
    在地面无失重条件下模拟空间的高真空、冷黑(热沉)和太阳强辐照环境的试验设备,又称太空舱。用以训练航天员对空间环境的反应和工作能力,也可用以试验航天器和各分系统的性能。模拟器由舱体、真空抽气系统、冷却系统、太阳辐照系统、加热系统、供氧系统、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系统、应急复压系统、总控制屏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有关配套设备组成。舱体包括主舱和过渡舱。主舱为试验提供模拟环境条件。过渡舱与主舱相连,供人员进出主舱和救援之用。过渡舱内地面的水平高度同主舱内人员最常活动处平...
    在地面无失重条件下模拟空间的高真空、冷黑(热沉)和太阳强辐照环境的试验设备,又称太空舱。用以训练航天员对空间环境的反应和工作能力,也可用以试验航天器和各分系统的性能。模拟器由舱体、真空抽气系统、冷却系统、太阳辐照系统、加热系统、供氧系统、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系统、应急复压...
  • 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系统2004-10-28
    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系统
    为航天员创造适宜于生活和工作的人造大气环境的设备系统。它的基本功用是维持密闭舱中规定的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力,控制大气成分,净除二氧化碳和微量污染。例如“水星”号飞船座舱的环境控制系统。一、温度控制以散热方式维持舱内恒定的适宜温度。热负荷来源于人体代谢热、电器设备产生的热和由外部环境传入的热。早期载人飞船主要利用消耗性液体(通常是水)的蒸发潜热和在真空环境控制水的蒸汽压力来控制舱内温度。随着飞行时间延长和乘员人数增多而改用泵压流体循环温控系统。传热流体通过热...
    为航天员创造适宜于生活和工作的人造大气环境的设备系统。它的基本功用是维持密闭舱中规定的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力,控制大气成分,净除二氧化碳和微量污染。例如“水星”号飞船座舱的环境控制系统。一、温度控制以散热方式维持舱内恒定的适宜温度。热负荷来源于人体代谢热、电器设备产生的热...
  • 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系统2004-10-28
    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系统
    为航天员创造适宜于生活和工作的人造大气环境的设备系统。它的基本功用是维持密闭舱中规定的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力,控制大气成分,净除二氧化碳和微量污染。例如“水星”号飞船座舱的环境控制系统。一、温度控制以散热方式维持舱内恒定的适宜温度。热负荷来源于人体代谢热、电器设备产生的热和由外部环境传入的热。早期载人飞船主要利用消耗性液体(通常是水)的蒸发潜热和在真空环境控制水的蒸汽压力来控制舱内温度。随着飞行时间延长和乘员人数增多而改用泵压流体循环温控系统。传热流体通过热...
    为航天员创造适宜于生活和工作的人造大气环境的设备系统。它的基本功用是维持密闭舱中规定的大气温度、湿度和压力,控制大气成分,净除二氧化碳和微量污染。例如“水星”号飞船座舱的环境控制系统。一、温度控制以散热方式维持舱内恒定的适宜温度。热负荷来源于人体代谢热、电器设备产生的热...
  • 载人航天器气体贮存系统2004-10-28
    载人航天器气体贮存系统
    载人航天器上贮存氧气和氮气设备的组合。由于航天员的代谢消耗、密闭舱的泄漏以及应急情况下恢复舱压的需要,载人航天器必须设有氧气、氮气贮存系统。贮存方法有常温高压气态贮存、超临界压力单相低温贮存、亚临界压力两相低温贮存、固态贮存和化学贮存。常温高压气态贮存简单可靠,能长期贮存备用。低温贮存有较低的贮存压力和高的流体密度,可降低贮罐的重量和容积,其中超临界压力单相低温贮存系统在任何重力下都能正常供气。亚临界压力两相低温贮存系统具有更低的重量,但由于气液混合并存,...
    载人航天器上贮存氧气和氮气设备的组合。由于航天员的代谢消耗、密闭舱的泄漏以及应急情况下恢复舱压的需要,载人航天器必须设有氧气、氮气贮存系统。贮存方法有常温高压气态贮存、超临界压力单相低温贮存、亚临界压力两相低温贮存、固态贮存和化学贮存。常温高压气态贮存简单可靠,能长期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