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成功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2022-04- 16
      4月16日2时1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遥二十八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星将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气象、农业农村等领域遥感应用,对提高卫星资源综合应用效能、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意义重大。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科研卫星,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主要配置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宽幅成像光谱仪等有效载荷。卫星利用主动激光...
      4月16日2时1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遥二十八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星将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气象、农业农村等领域遥感应用,对提高卫星资源综合应用效能、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意义重大。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2022-02- 27
      2月27日 7时 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遥三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L波段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B星。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首个立项的科研卫星工程,由A、B星组成。A星已于1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发射,目前正按计划开展在轨测试,卫星相关功能性能正常。B星入轨后,将单独开展在轨测试,再与A星进行编队测试。  陆地探测一号01组...
      2月27日 7时 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遥三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L波段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B星。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首个立项的科研...
  • 航天高投入如何服务社会发展?国家航天局:可达1:10以上投入产出比2022-01- 28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8日电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在今天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表示,航天的发展确实是需要高投入。但是,航天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效益更大。据初步统计,可以达到1:10以上的投入产出比。  赵坚表示,航天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产业发展的巨大变革,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推动了智慧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对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航天的高投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8日电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在今天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表示,航天的发展确实是需要高投入。但是,航天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效益更大。据初步统计,可以达到1:10以上的投入产出比。  ...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2022-01- 26
      1月26日7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L波段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A星。该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多模式、多极化等特点,可满足国土资源、地震、防灾减灾、测绘、林业等基础地理信息获取需求,加快形成重大灾害快速反应能力,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全球目标提供空间观测技术支持。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科研卫星,由A、B星组成,运行于约...
      1月26日7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L波段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A星。该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多模式、多极化等特点,可满足国土资源、地震、防灾减灾、测绘、林业等基础地理信息获取需求,加快形成重...
  • 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正式投入使用2022-01- 20
      1月20日,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以下简称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在京举办,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出席并致辞。   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证书。  高分多模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高分辨率综合光学遥感科研卫星,是我国空间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星于2018...
      1月20日,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以下简称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在京举办,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出席并致辞。   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
  • 国际最小高能绿色推力器在轨验证成功2020-03- 25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02所研制的ADN二硝酰胺铵基0.2N推力器组件顺利完成在轨性能验证。数据表明,产品推力及比冲性能均满足任务指标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搭载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ADN基0.2N推力器组件在轨验证试验的圆满成功,进一步拓展了ADN绿色无毒推进技术在微推进领域的应用,是我国在空间推进领域技术创新的一次新突破。目前,ADN基0.2N推力器组件为国际上已在轨飞行验证的最小推力的高能绿色推力器。  ADN基推进技...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02所研制的ADN二硝酰胺铵基0.2N推力器组件顺利完成在轨性能验证。数据表明,产品推力及比冲性能均满足任务指标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搭载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ADN基0.2N推力器组件在轨验证试验的圆满成...
  • 除了导航,“北斗”还能干什么2019-11- 22
      11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很多人可能认为,北斗的作用就是导航。其实,北斗系统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它不仅已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基础测绘和搜救打捞等领域,还正在金融、通信、电力、工程勘测、精准农业、资源调查、地震监测、公共安全、应急救灾、全球搜救和国防建设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就在刚刚过去的双11活动中,北斗也在智慧物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程建设的利器  北斗系统可为建筑、挖掘...
      11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很多人可能认为,北斗的作用就是导航。其实,北斗系统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它不仅已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基础测绘和搜救打捞等领域,还正在金融、通信、电力、工程勘...
  • 25年持续蓄力,北斗向全球组网发起全面冲刺2019-09- 24
      2019年9月23日5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次发射正式拉开了北斗三号从基本系统向完整系统大步迈进的高密度发射序幕。  自1994年我国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中国北斗砥砺前行,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发展道路。  如今,北斗已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面向全球组网,北斗已发起全面冲刺。未来,中国北斗将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并肩,提供精度更高、运行更...
      2019年9月23日5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次发射正式拉开了北斗三号从基本系统向完整系统大步迈进的高密度发射序幕。  自1994年我国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中国北斗砥砺前行,按照三步走...
  • 未来太空“计程车”——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船2019-09- 18
      9月10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上,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研制新型可重复使用多功能载人飞船。相比普通的载人飞船,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会有那些优势呢?普通飞船都是一次性用品资料图  越耐用 越便宜  毋庸置疑,未来人类进军太空的脚步只会越迈越快,越迈越远,与之相应的是人类出入太空的频次也会越来越密集。但是,由于技术瓶颈和高经济投入的限制,载人航天未来的发展面临着能...
      9月10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上,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研制新型可重复使用多功能载人飞船。相比普通的载人飞船,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会有那些优势呢?普通飞船都是一次...
  • 开采太空水资源 NASA希望不用挖井2019-09- 17
    Transastra公司迷你蜜蜂演示任务构想图图片来源:Transastra公司网站  人类到哪里都离不开水,太空中也不例外。现在,空间站中宇航员的饮用水仍然产自地球,使用火箭运送补给,运费比成本高得多。从地球运水,显然无法满足路远、人多的月球基地等未来太空设施的运转需求。  科学家说,月球、小行星等天体上有丰富的水资源,那里的水既能为宇航员提供生命支持,又可以分解成氢和氧,作为燃料给路过的航天器加油。  可是,太空中的水该怎样开采?是不是要把地球上的机器...
    Transastra公司迷你蜜蜂演示任务构想图图片来源:Transastra公司网站  人类到哪里都离不开水,太空中也不例外。现在,空间站中宇航员的饮用水仍然产自地球,使用火箭运送补给,运费比成本高得多。从地球运水,显然无法满足路远、人多的月球基地等未来太空设...
  • 中科院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成功发射 将验证系列关键技术2019-09- 03
      8月31日7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发星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颗卫星是以重大基础科学前沿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验证为任务目标,将对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超高精度控制和测量技术进行在轨试验。卫星有效载荷包括超微形变测量系统、超高精度传感器系统和卫星平台扰动测量系统。卫星在轨验证技术主要有自引力控制、超微结构变形控制、超稳姿态控...
      8月31日7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发星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颗卫星是以重大基础科学前沿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验证为任务目...
  • “中国天眼”将建扩展阵 为寻找地外生命“做功课”2019-08- 01
      中国天眼要迈出探索地外生命的步伐了。  科学家认为,宜居的星球除了应当有水、适宜的温度和大气外,还有一个必要条件磁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锁定太阳系外的太空,在距离地球约100光年的范围内寻找与地球一样拥有磁场的行星,助力寻找地外生命。近期,中法等国天文学家在《天文学及天体物理》杂志上发表了这一观测计划。  从零到一: 寻找首颗系外磁行星  磁场对于生命来说至关重要。  地球磁场牢牢抓住地球表面的...
      中国天眼要迈出探索地外生命的步伐了。  科学家认为,宜居的星球除了应当有水、适宜的温度和大气外,还有一个必要条件磁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锁定太阳系外的太空,在距离地球约100光年的范围内寻找与地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