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粒种子的太空之旅2018-09- 30
      我国首次在天宫二号完成植物生长全过程实验在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实验室里拍摄的拟南芥,用于与天宫二号上种植的同一品种拟南芥进行对比研究。    天宫二号在轨运行两年多来,开展了众多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其中包括完成我国首次高等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空间长周期培养实验,为发展空间植物培养技术、探索保障人类长期空间生存,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据课题负责人、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郑慧琼研究员介绍,高等植物是空间生态生保系统的关键因素。如何利用植物在空间...
      我国首次在天宫二号完成植物生长全过程实验在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实验室里拍摄的拟南芥,用于与天宫二号上种植的同一品种拟南芥进行对比研究。    天宫二号在轨运行两年多来,开展了众多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其中包括完成我国首次高等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空间长周期...
  • 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会议聚焦“天琴计划”2018-09- 29
      引力波作为探测宇宙的全新手段,将为人类描绘一幅前所未见的宇宙图景。9月26日至27日,以天琴计划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学术讨论会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我国自主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的科学目标、关键载荷及卫星平台技术、关键技术在轨验证与地面模拟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中国方案 聚势谋远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莫斯科大学教授瓦迪姆-米利科夫担任共同执行主席,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出席会议。来自...
      引力波作为探测宇宙的全新手段,将为人类描绘一幅前所未见的宇宙图景。9月26日至27日,以天琴计划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学术讨论会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我国自主提出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的科学目标、关键载荷及卫星平台技术、关键技术在...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征程天文论坛开幕2018-09- 20
      人类共处一颗美丽的星球,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9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征程专题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七位知名科学家共聚一堂,探讨天文与人类未来的发展,共话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的伟大力量。来自国家天文台及全国各地的天文爱好者共计4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当天的论坛也开通了网络直播功能,共有163万人在线观看了论坛实况。     小到微观原子,大到无边宇宙,人类对奇妙世界的探索塑...
      人类共处一颗美丽的星球,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9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征程专题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七位知名科学家共聚一堂,探讨天文与人类未来的发展,共话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的伟...
  • 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在月球自转动力学方向取得新进展2018-09- 19
      据国家天文台网站近日消息,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在月球自转动力学方向取得了新进展。    月球自转动力学是一个与月亮内部构造密切关联的行星动力学分支领域。国家天文台行星动力学与无线电科学研究团队牵头联合多家研究机构,长期从事该分支领域的探测与理论研究。该联合团队继优化大尺度月球重力场模型,揭示了月亮的核-幔之间超低粘性层被地球、太阳的潮汐力矩持续加热导致月球依然活跃这一自然现象之后,近期进一步确认月球转动的异常---物理天平动强烈受制于大尺度月球重力场的异...
      据国家天文台网站近日消息,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在月球自转动力学方向取得了新进展。    月球自转动力学是一个与月亮内部构造密切关联的行星动力学分支领域。国家天文台行星动力学与无线电科学研究团队牵头联合多家研究机构,长期从事该分支领域的探测与理论研究。该联合团...
  • 我国天文学家利用LAMOST数据发现新的变脸类星体2018-09- 17
      据国家天文台近日报道,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领导的团队关于利用LAMOST数据发现新的变脸类星体的研究论文于2018年8月1日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这是在国际上首次大规模地发现变脸活动星系核,使得这类天体的数目增加了一倍。    近年来,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领导的团队发现了21个变脸类星体,它们的红移在0.08到0.58之间,其中10个是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巡天数据发现的。     北京大学团队发现的变脸类星体的转变时标约为1年到13...
      据国家天文台近日报道,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领导的团队关于利用LAMOST数据发现新的变脸类星体的研究论文于2018年8月1日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这是在国际上首次大规模地发现变脸活动星系核,使得这类天体的数目增加了一倍。    近年来,北京大学吴学兵...
  • “中国天眼”仍在紧张调试中有望明年完成验收2018-09- 17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9月15日表示,中国天眼有望明年完成验收并向全国天文学家开放使用。    记者从国家天文台获悉,李菂在当天举办的首届中国天泉湖天文论坛上表示,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仍在紧张调试中,数项关键指标超过预期,截至目前已发现了44颗被确认的新脉冲星。    悟空号首席科学家常进也在该论坛上介绍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工作两年多来的观测结果。常进表示,悟空设计寿命3年,目前运行状况良好,极有...
      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9月15日表示,中国天眼有望明年完成验收并向全国天文学家开放使用。    记者从国家天文台获悉,李菂在当天举办的首届中国天泉湖天文论坛上表示,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仍在紧张调试中,数项关...
  • “中国天眼”遭遇海量数据考验2018-09- 17
      59颗优质候选体、44颗脉冲星,这是FAST调试两年来交出的科学发现成绩单。国际上没有先例可循,调试工作颇具挑战性,FAST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FAST矫正视力,让它转动眼珠。而在19波束接收机投入使用后,FAST巡天能力提高了五六倍,视场也扩大到原来的19倍,除了脉冲星,FAST是否有最新的发现?9月15日,在FAST即将迎来建成两周年纪念日之际,FAST遇到了挑战   脉冲星发现超过预期   截至目前,FAST共发现了44颗脉冲星,其中19颗获得国...
      59颗优质候选体、44颗脉冲星,这是FAST调试两年来交出的科学发现成绩单。国际上没有先例可循,调试工作颇具挑战性,FAST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FAST矫正视力,让它转动眼珠。而在19波束接收机投入使用后,FAST巡天能力提高了五六倍,视场也扩大到原来的1...
  • 中国“悟空”已在宇宙探测到4.6亿个高能粒子2018-09- 17
      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17日正式交付用户。记者在交付仪式上获悉,悟空至今已在轨飞行92天,共探测到4.6亿个高能粒子。    卫星已完成三分之二天区的扫描。目前正在紧张进行数据分析,预计年底将公布首批科学成果。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说。    2015年12月17日,悟空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据悉,自12月20日接收到第一帧数传数据以来,卫星地面支撑系统累计接收数据494轨,累计接收原始数据文件约2.4TB,生成科学数据产品41类,...
      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17日正式交付用户。记者在交付仪式上获悉,悟空至今已在轨飞行92天,共探测到4.6亿个高能粒子。    卫星已完成三分之二天区的扫描。目前正在紧张进行数据分析,预计年底将公布首批科学成果。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说。 ...
  • “FAST工程咨询项目”荣获2018年度菲迪克工程奖2018-09- 14
      9月10日至11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菲迪克)2018年年会在德国柏林召开。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申报的FAST工程咨询项目荣获2018年度菲迪克工程奖。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获此殊荣,彰显了我国近年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对提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菲迪克工程奖是国际工程咨询领域最高奖项。菲迪克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onsult...
      9月10日至11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菲迪克)2018年年会在德国柏林召开。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申报的FAST工程咨询项目荣获2018年度菲迪克工程奖。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获此殊荣,彰显了我国近年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对...
  • 新观测刷新恒星锂元素丰度纪录2018-01- 23
      锂元素是宇宙大爆炸核合成产生的三种轻元素之一,它们的丰度是探知大爆炸之后几秒钟内宇宙物理状况的最可靠途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研究团队与日本天文学家合作,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及其后续观测发现了一批锂元素含量异常超高的贫金属星,对经典小质量恒星演化模型提出了挑战。该成果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期刊快报》上。  尚未演化到巨星之前的小质量贫金属恒星的锂丰度几乎是一个常数,这是由于它们的大气中保留了大爆炸核合成产生的原初锂。22日...
      锂元素是宇宙大爆炸核合成产生的三种轻元素之一,它们的丰度是探知大爆炸之后几秒钟内宇宙物理状况的最可靠途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研究团队与日本天文学家合作,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及其后续观测发现了一批锂元素含量异常超高的贫金属星,对经典小质...
  • 国家天文台发布郭守敬望远镜DR5数据集2018-01- 09
      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运行和发展中心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为期五年的LAMOST一期光谱巡天任务。经过近半年来紧锣密鼓地数据处理及质量分析,2017年12月31日,包含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五年的LAMOST DR5数据集正式发布,供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使用。     LAMOST DR5包括4154个观测天区(天区覆盖图如图1),共发布了901万条光谱,其中高质量光...
      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运行和发展中心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为期五年的LAMOST一期光谱巡天任务。经过近半年来紧锣密鼓地数据处理及质量分析,2017年12月31日,包含先...
  • 紫金山天文台:R型主带小行星表层下似有水冰2018-01- 03
      我们发现R型主带小行星(349)Dembowska可能存在水冰,即其表层以下在低温下有固结的冰。2018年1月2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说。   近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季江徽课题组与其合作者的关于主带小行星表面热物理性质的最新研究成果。   小行星绝大多数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主带区域,小行星上可能蕴含了地球生命和水体起源的重要线索,同时也蕴藏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信息。季江徽说。   (349)Dembowska小行星最早...
      我们发现R型主带小行星(349)Dembowska可能存在水冰,即其表层以下在低温下有固结的冰。2018年1月2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说。   近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季江徽课题组与其合作者的关于主带小行星表面热物理性质的最新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