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这就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外星人的原因2016-08- 10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发现和人类相似的外星生物?据美国媒体报道,来自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的学者近日就此做出了在他们看来最合理的解释这是因为与宇宙中其他天体相比,地球生命算是早产儿了。我们所在的这颗45亿岁的行星是相当年轻的,它飘浮于约有138亿年历史的宇宙中。该研究团队认为,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时间,比通常情况下其他星球可能产生生命的时间要早很多。  这一研究结果将被刊载于《宇宙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如果问,生命什么时候最可能出现呢?你可能会天...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发现和人类相似的外星生物?据美国媒体报道,来自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中心的学者近日就此做出了在他们看来最合理的解释这是因为与宇宙中其他天体相比,地球生命算是早产儿了。我们所在的这颗45亿岁的行星是相当年轻的,它飘浮于约有138亿年历...
  • 火星逐渐接近心宿二 “荧惑守心”罕见天象渐入佳境2016-06- 29
      天文专家介绍,6月30日起,火星开始一天天逐渐向心宿二接近过来,这也意味着“荧惑守心”罕见天象渐入佳境。  据了解,所谓“荧惑守心”就是火星“合”心宿二。火星被称为“荧惑”,心宿二被称为“火星的敌手”,也称“大火星”,古语“七月流火”中的“火”就是指它。两“火”相遇,红光满天,古人称这种天象为“荧惑守心”。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秘书长刘洁解释说,火星和心宿二“相遇”只是一种视觉现象。“火星距离地球较近,而心宿二距离地球很远。因此,它们的相...
      天文专家介绍,6月30日起,火星开始一天天逐渐向心宿二接近过来,这也意味着“荧惑守心”罕见天象渐入佳境。  据了解,所谓“荧惑守心”就是火星“合”心宿二。火星被称为“荧惑”,心宿二被称为“火星的敌手”,也称“大火星”,古语“七月流火”中的“火”就是指它。两...
  • 中国科学家发现马约拉纳费米子2016-06- 24
      6月22日,以中国上海交通大学领衔的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已经找到了过去近80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在苦苦探索的一种基本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研究或帮助人类敲开拓扑量子计算时代的大门。  这项基于超导材料等一系列创新成果的发现,被国内外科学家认为是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为研究马约拉纳物理及后续实验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揭开神秘粒子的“面纱”  在物理学最小的基本粒子世界里有着“两大家族”:费米子家族(如电子、质子)和玻色子家族(如光子、介子)。一般认为,每一种粒...
      6月22日,以中国上海交通大学领衔的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已经找到了过去近80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在苦苦探索的一种基本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研究或帮助人类敲开拓扑量子计算时代的大门。  这项基于超导材料等一系列创新成果的发现,被国内外科学家认为是该领域的一个里程...
  •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太阳表面出现大型黑子群AR25292016-04- 15
      4月12日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拍摄的太阳黑子群AR2529。  4月14日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获悉,4月8日,太阳上出现了一个大黑子群AR2529,12日面积达到最大,13日开始黑子群面积开始减小。  据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闫晓理博士介绍,4月8日,科学家利用位于云南抚仙湖太阳观测站的“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观测到了太阳黑子群AR2529,从4月8日到12日,这个黑子群逐渐增长;4月12日黑子群面积达到最大,其中最大的一个...
      4月12日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站“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拍摄的太阳黑子群AR2529。  4月14日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获悉,4月8日,太阳上出现了一个大黑子群AR2529,12日面积达到最大,13日开始黑子群面积开始减小。  据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闫...
  • “实践者”上天要干哪些“大事”?2016-04- 06
      4月6日1时38分,搭载着19个“特殊乘客”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  这19个“特殊乘客”就是装载在卫星内部的19个实验载荷,它们会在太空利用地球上没有的微重力实验环境完成19个创新实验,涉及28项科学实验任务。实践十号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吴季说,这些实验具有很强的潜在科研意义和应用意义。  ——这位科学“实践者”将在太空试验场里办哪些“大事”?先来一睹为快!  【大事一:小鼠胚胎细胞在太空如何生长发育?】  随着人类...
      4月6日1时38分,搭载着19个“特殊乘客”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  这19个“特殊乘客”就是装载在卫星内部的19个实验载荷,它们会在太空利用地球上没有的微重力实验环境完成19个创新实验,涉及28项科学实验任务。实践十号卫...
  • 魏奉思院士:太阳活动周期性影响全球气候变化2015-10- 21
      有人说,太阳打个“喷嚏”,地球就会“感冒”。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说,太阳风暴一旦发生,就像太阳打了个“喷嚏”,喷射而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将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使地球磁场产生激烈扰动,从而干扰无线通信等。  太阳风暴来自距离地球1.5亿公里之外的太阳表面,包括黑子、耀斑、日珥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等多种表现形式。犹如四季轮回,太阳活动强弱也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平均11年为一个周期,目前太阳进入了第24活动周。有科学组织预测,2014年...
      有人说,太阳打个“喷嚏”,地球就会“感冒”。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说,太阳风暴一旦发生,就像太阳打了个“喷嚏”,喷射而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将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使地球磁场产生激烈扰动,从而干扰无线通信等。  太阳风暴来自距离地球1....
  • 9月中下旬小行星撞地球? 没有科学依据 2015-09- 07
      近日,一名自称是未来预言家的“先知”发表声明称,9月15日到28日,一颗小行星将撞击波多黎各附近,并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地球上的生命将面临“末日”。这一声明很快引起关注,很多人问,这是真的吗?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说:“这没有科学依据,现在已知的‘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在今后100年里撞击地球的几率小于0.01%。”  紫台专家:完全没有要撞击的迹象  这位所谓的“先知”名叫埃弗拉因·罗德里格斯,他说,小行星撞击点可能位于波多黎各附近,将引发...
      近日,一名自称是未来预言家的“先知”发表声明称,9月15日到28日,一颗小行星将撞击波多黎各附近,并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地球上的生命将面临“末日”。这一声明很快引起关注,很多人问,这是真的吗?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说:“这没有科学依据,现在已知...
  • 郑永春:除了地球,我们别无他所2015-07- 24
      人类是在地球上繁衍进化而成的,我们的身体、生产、生活都已经适应了地球的环境。就像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宇宙中与地球一模一样的星球几乎是不存在的。人类在某些方面是很脆弱的,对自然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甚至不如蟑螂和老鼠等。所以如果真的要移居到另一颗星球上生存,人类很可能就需要进化成另一种生物。虽然地球并非天堂,经常会有地震、火山、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而且也要面对超级太阳风暴、地球磁极倒转、小天体撞击等重大天文灾难,但即使我们多有不满,地球依然是我...
      人类是在地球上繁衍进化而成的,我们的身体、生产、生活都已经适应了地球的环境。就像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宇宙中与地球一模一样的星球几乎是不存在的。人类在某些方面是很脆弱的,对自然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甚至不如蟑螂和老鼠等。所以如果真的要移居到另一颗星...
  • 小行星: 为何会有一颗Pt的“心” 2015-07- 23
    NWA6509,一块发现于西南非洲沙漠的LL球粒陨石,从截面可以清晰看到“球粒”结构 7月16日,行星资源公司的A3R超小型卫星,从国际空间站上被发射出去艺术家绘制的人类前往小行星采矿的宏大场面    7月20日凌晨,一颗名为2011UW-158的小行星飞掠地球,这颗小行星的掠过却像明星般备受媒体追捧,因为“据信这颗小行星的内核可能含有大约1亿吨的白金”……  7月20日凌晨,在目前发现的众多小行星中,一颗名为2011UW-158的小行星飞掠地球,最近时距...
    NWA6509,一块发现于西南非洲沙漠的LL球粒陨石,从截面可以清晰看到“球粒”结构 7月16日,行星资源公司的A3R超小型卫星,从国际空间站上被发射出去艺术家绘制的人类前往小行星采矿的宏大场面    7月20日凌晨,一颗名为2011UW-158的小行星飞掠地...
  • 专家:太空种子是基因的诱变重组并非基因改良2015-07- 20
      搭载到太空的种子在地球上面会长成什么样?茄子辣椒种出来还是我们所见过的模样?当然有的时候肯定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疑惑,这位“天外来客”为什么会和地球上的植物长得不一样呢,太空的环境和地球的环境有什么不同?7月18日,太空育苗专家接受记者采访,带来更多的关于太空种子科普知识讲解。  据悉,太空种子是精选的作物种子通过航天飞行器搭载到太空,在空间特殊环境下使种子发生变化。然后再到地面进行优选的育种手段。据太空育苗专家朱志伟介绍,“太空种子”回到地面之后要经过培...
      搭载到太空的种子在地球上面会长成什么样?茄子辣椒种出来还是我们所见过的模样?当然有的时候肯定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疑惑,这位“天外来客”为什么会和地球上的植物长得不一样呢,太空的环境和地球的环境有什么不同?7月18日,太空育苗专家接受记者采访,带来更多的关于太空...
  • “太空茄子”为啥长黑刺?其实是“返祖”现象2015-07- 01
      6月29日,“南京市中小学生太空种苗种植科普实践系列活动”走进了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该校通过学生认养和本校种植的方式,已经将茄子、黄瓜、甜椒等五个太空种苗品种种植起来。经过一个月的培养,不少品种已经开花结果。  在种植太空种苗的过程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我种的太空茄子,前段时间突然长出了黑色的刺,这是什么原因呢?”来自台湾的有机种植专家朱教授解释说,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很细,其实“原始”的茄子的确是有黑色的刺,但是因为现代农业为了口感等情况的考...
      6月29日,“南京市中小学生太空种苗种植科普实践系列活动”走进了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该校通过学生认养和本校种植的方式,已经将茄子、黄瓜、甜椒等五个太空种苗品种种植起来。经过一个月的培养,不少品种已经开花结果。  在种植太空种苗的过程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很多...
  • 航天医学可破解太空失重谜题2015-05- 08
      当我们看到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面带微笑接受人们的欢呼时,很少有人会知道,这些经过千挑万选,身体素质超过常人的宇航员在空间飞行过程中,骨质和矿盐每月的丢失量为1%至2%。更令人担忧的是,骨丢失现象不会因为宇航员适应了太空生活而消失,如果在太空中工作时间过长,骨骼和肌肉发生的生理变化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如何防止骨丢失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和空间科学面临的巨大难题。这正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英贤为之努力破解的谜题。她对记者说:“如果一直在太空中生...
      当我们看到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面带微笑接受人们的欢呼时,很少有人会知道,这些经过千挑万选,身体素质超过常人的宇航员在空间飞行过程中,骨质和矿盐每月的丢失量为1%至2%。更令人担忧的是,骨丢失现象不会因为宇航员适应了太空生活而消失,如果在太空中工作时间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