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生活绝对称得上是人生的一次非凡经历,但是这也会对宇航员的身体造成伤害——有一半的宇航员在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后发现自己的免疫系统变弱了。欧洲空间局的宇航员和医学博士安德雷·奎贝尔斯André Kuipers依然难忘他那次为期半年的任务:“回到地球后,我感觉自己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老了一百岁。” 欧洲空间局的多项实验都在...
木星大气中持续旋转的特征性标志被贴切地称作大红斑如图所示。它大到足以将地球吞没。最新研究表明,大红斑可能从硫化物中获得了一些与其同名的颜色,而这些硫化物是在宇宙射线和紫外线辐射这颗行星云层中的常见物质时产生的。 这种化合物——硫化铵通常是一种晶莹剔透、没有颜色的固体。在木星大气层高处的常见条件下,它或者形成冰粒的核心,或者...
火星上可能曾有过海洋,但是在地质历史上仅存在过一瞬间,这一分析让这颗红色星球上曾存在生命的观点受到挫折。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加州帕萨迪纳市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蒂姆·帕克Tim Parker提出的一项新理论。近日在得克萨斯州举行的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上,他争论称,在小行星连环撞击早期,火星可能曾让水涌到该行星表面,至少暂时如此。 ...
菲律宾科技部3月27日证实,由该国研制的首颗微型卫星已成功抵达国际空间站。 菲律宾科技部官员卡洛斯·戴维透露,菲律宾研制的迪瓦塔1号Diwata-1近地轨道微型卫星26日晚间搭乘美国轨道ATK公司的“天鹅座”货运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这颗微型卫星重50公斤,计划由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在4月20日释放入太空,5月初开始从太空拍摄菲...
日本上月发射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日前突然处于断续“失联”状态。美国天文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能源故障引起。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7日宣布,这颗名为“瞳”的X射线天文卫星发射升空后在580千米高的轨道运行,从26日下午开始试运行时起,地面控制中心无法正常接收到卫星信号,也无法确认卫星状态。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
经过约3天的飞行,美国轨道ATK公司的“天鹅座”货运飞船26日抵达国际空间站,带来了新版3D打印机、宇航员补给物资以及一些有趣的实验设备。 美国东部时间26日6时51分(北京时间18时51分),国际空间站内的美国宇航员蒂莫西·科普拉操作这个太空实验室的巨大机械臂,抓住了逐渐接近的“天鹅座”。该飞船将停泊在空间站“团结”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