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月面漫游机器人,后面的小拖车可进入月球熔岩洞穴探测,由参加谷歌微博月球X大奖赛的日本民间团队研制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目前正计划与该国公司合作开发机器人及其他技术,以服务于载人月球基地与火星基地。 该设想是为4~6人的2030年月球基地和2040年火星基地做技术储备,具备自动驾驶汽车及其他技术的日本公司和...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好奇号”火星车目前在夏普山附近发现了火星上的矿脉,此外还发现了几次重复出现的液态水,科学家因此推测夏普山下面存在较为丰富的矿产。 据介绍,流体运动可以移动、破碎岩石结构,从而让矿物发生沉积。通过对周边地区的化学指纹对比,“好奇号”逐渐查明了火星矿脉的分布。“好奇号”科学家戴安娜·布莱尼认...
11月16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在深圳召开,会上发布了世界上像素分辨率最高、靶面最大的CMOS传感器GMAX3005。该传感器以其1.5亿像素的超高分辨率,使我国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CMOS图像传感器研发能力取得大幅提升。 据介绍,图像传感器可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是所有成像设备中的核心关键器件...
11月16日,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副署长海洛夫宣布,俄计划于2025年建成由17颗气象卫星和自然资源卫星组成的在轨卫星群,以基本满足俄国家各部门的相关信息需求。 海洛夫当天对媒体说,该卫星群的组建主要基于3颗“资源-PM”遥感卫星,2颗“气象-MP”卫星和1颗“海洋”卫星,此外还包括4颗在高椭圆轨道运行的“北极”系列卫星,3颗...
近日,正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5)审议通过了一项涉及空间科学研究方面的议题,即支持放宽原来5公里的距离限制条件,以便在轨道空间运行的载人航天器之间的无线电通信能够实现较远距离的操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专家李健十表示,此项议题涉及对空间科学业务使用规则的修订和调整,适应了当前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等...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空间局“菲莱”着陆器已经登陆彗星一周年了,科学家在重建“菲莱”着陆器的登陆图像时,发现着陆器最后掉到了一个坑里,其降落过程持续了数个小时。 近日,欧洲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视化的数据模型,可用于研究“菲莱”着陆器的降落过程,结果发现该着陆器与周围峭壁碰撞三次,但最终还是成功降落了。这些数据来自探测器内的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