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里 日前,美国有关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达成协议,2016年将在“国际空间站”上为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一项与DNA相关的实验,研究太空中各类空间辐射对人体DNA的影响。这将是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第一项中国科学实验。 有人说,太空是万能实验室。那么,科学家们利用太空这个特殊环境,主要开展...
新一代火星车利用了“好奇号”的着陆装置,但由于自身重量的增加,天空起重机减速方案也需要升级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好奇号”火星车在2012年登陆火星表面,使用核动力推进,目前它正在火星表面寻找微生物的踪迹。随着火星探索计划的推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始寻找下一代核动力火星车,预计将于2020年完成。该火星...
据日媒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于8月31日透露,日本首颗金星探测器“拂晓”号已通过了近日点。由于这是可能出现探测器温度上升引发设备故障的一道难关,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将花约一个月时间确认机身是否无虞。 据该机构介绍,“拂晓”号在当地时间8月30日凌晨2点左右距太阳仅约9000万公里,探测器上可能出现“过热”情况的...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中的最新图片,图片中航天员林格伦正在把漂在国际空间站中的水果收入袋中。这些水果是由HTV-5货运飞船在8月25日送到国际空间站中。来源:中国青年网
9月1日海王星将上演“冲日”表演。由于海王星离地球的距离最近,此后的20多天,在透明度较高的晴朗夜空,感兴趣的公众借助望远镜可目睹这个有着“笔尖上的发现”之称的神秘星球。 据了解,海王星是太阳系8颗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远的,也是看上去最暗的。1846年被人类发现,因为是依据纯天文理论计算而被发现的行星,所以在天文学史上被称为“...
近日,由巴西巴西利亚大学等高校机构研发的一颗纳米卫星抵达国际空间站,预计将在9月末或10月初由国际空间站释放进入太空轨道。 据了解,按照卫星种类划分,10公斤以下称为纳米卫星。这颗卫星重约3公斤,于8月19日搭载日本火箭升空。该卫星每90分钟将绕地球一圈,除执行空间任务外,主要用于收集巴西环境信息,对洪水等灾害进行预警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