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站供电系统故障导致“龙”飞船发射再推迟2019-05-05
    空间站供电系统故障导致“龙”飞船发射再推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4月30日宣布,由于国际空间站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原定5月1日进行的龙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将推迟到不早于5月3日。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原计划5月1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猎鹰9火箭,将携带约2500千克科研设备和补给的龙货运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    29日早上,国际空间站团队发现,负责为空间站两个电力通道分配电能的一个主总线开关单元出现故障,对空间站上的备用远程操作系统造成影响。远程操作系统控制的机械臂对捕获龙飞船...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4月30日宣布,由于国际空间站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原定5月1日进行的龙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将推迟到不早于5月3日。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原计划5月1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猎鹰9火箭,将携带约2500千克科研设备和补给的龙货运飞船送...
  • 立方体卫星将自主清理太空垃圾2019-04-29
    立方体卫星将自主清理太空垃圾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消息,一种小型航天器将可在人类与太空垃圾的斗争中发挥巨大作用美国工程师团队目前正在研发名为OSCaR的立方体卫星,其能以低廉的成本搜寻和收集轨道上最危险的碎片,而且几乎不需要地面人员的指导。    太空垃圾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围绕地球轨道的无用人造物体,也称轨道碎片。它们小到人造卫星碎片、漆片、粉尘,大到一整片飞船的残骸。我们的近地轨道目前就像是拥挤的交通要塞,而且还没有警察疏导。更严重的是,这些垃圾的速度非常快可达17500英里小时(2...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消息,一种小型航天器将可在人类与太空垃圾的斗争中发挥巨大作用美国工程师团队目前正在研发名为OSCaR的立方体卫星,其能以低廉的成本搜寻和收集轨道上最危险的碎片,而且几乎不需要地面人员的指导。    太空垃圾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围绕地球轨道的无用人造物体...
  • LIGO升级后立新功:已公布5个疑似引力波信号2019-04-29
    LIGO升级后立新功:已公布5个疑似引力波信号
      北京时间4月26日深夜,在你进入梦乡之时,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欧洲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联合公开发布了一个疑似引力波信号预警。科学家怀疑,这可能是首个黑洞吞噬中子星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目前,天文学家仍在分析数据并利用计算机模拟,以更好地对其进行解释。不过,他们认为,这一观测如获证实,将是黑洞中子星这种二元系统确实存在的首个证据,有望让多个天文学领域受益从精确测试广义相对论到测量宇宙的膨胀速度等。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也在竞相...
      北京时间4月26日深夜,在你进入梦乡之时,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欧洲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联合公开发布了一个疑似引力波信号预警。科学家怀疑,这可能是首个黑洞吞噬中子星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目前,天文学家仍在分析数据并利用计算机模拟,以更好...
  • 宇宙膨胀速度比之前预测快10%2019-04-29
    宇宙膨胀速度比之前预测快10%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称,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数据新测定的宇宙膨胀速度,比欧洲普朗克卫星通过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预测的速度要快10%左右,且这种差异是偶然性的概率从三千分之一降至十万分之一,这表明天文学家或需要新物理学来对此进行解释。   该研究负责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教授亚当里斯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种差异一直存在,且偶然性越来越低,我们再也不能视之为偶然现象了。   20世纪90年代后期,里斯等三...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称,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数据新测定的宇宙膨胀速度,比欧洲普朗克卫星通过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预测的速度要快10%左右,且这种差异是偶然性的概率从三千分之一降至十万分之一,这表明天文学家或需要新物理学来对此进...
  • “洞察”号首次捕获火星地震“声音”2019-04-28
    “洞察”号首次捕获火星地震“声音”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4月23日宣布,洞察号火星登陆器首次探测到源自火星内部的微弱震动信号,其很可能源于火星地震。    这一信号是由洞察号登陆器上的内部结构地震实验装置(SEIS)在4月6日,也就是登陆器登陆火星后的第128个火星日(Sol)探测到的,因此NASA将其称为Sol 128。NASA称,Sol 128信号不是由火星地表之上的力量(例如风)引起的,而是源自火星内部。目前科学家们仍在研究数据,以确定信号产生的确切原因。但无论原因如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4月23日宣布,洞察号火星登陆器首次探测到源自火星内部的微弱震动信号,其很可能源于火星地震。    这一信号是由洞察号登陆器上的内部结构地震实验装置(SEIS)在4月6日,也就是登陆器登陆火星后的第128个火星日(Sol)探测到的,因此...
  • 给黑洞拍特写,然后呢?2019-04-15
    给黑洞拍特写,然后呢?
      举世瞩目的黑洞照片已经公布,这张红遍全球的图像透露出哪些信息,未来天文学家还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两位资深专家,详细解读黑洞照片背后的故事。   接受采访的两位大咖,一位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教授、CNRS主任研究员马休德诺华,他在Leprince-Ringuet实验室从事高能伽玛天文学研究,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讲授高能天文学、量子力学等课程,是2018年CNRS银奖获得者;另一位是CN...
      举世瞩目的黑洞照片已经公布,这张红遍全球的图像透露出哪些信息,未来天文学家还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两位资深专家,详细解读黑洞照片背后的故事。   接受采访的两位大咖,一位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教授、...
  • 创世纪”坠毁月表2019-04-15
    创世纪”坠毁月表
    以色列探测器最后时刻登月失败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近日报道,以色列首颗月球着陆器未能如其名字创世纪(Beresheet)一样,创造由私人出资建造的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历史在着陆的最后时刻,创世纪因主发动机故障在月球表面坠毁,着陆任务功亏一篑。   着陆失败   创世纪由非盈利组织以色列太空登陆组织(SpaceIL)设计,该任务由SpaceIL和国有的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携手进行。   在当地时间11日的直播活动中,SpaceIL证实,创...
    以色列探测器最后时刻登月失败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近日报道,以色列首颗月球着陆器未能如其名字创世纪(Beresheet)一样,创造由私人出资建造的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历史在着陆的最后时刻,创世纪因主发动机故障在月球表面坠毁,着陆任务功亏一篑。   着陆失败   ...
  • “猎鹰重型”火箭商业发射成功 史无前例实现三枚火箭回收2019-04-15
    “猎鹰重型”火箭商业发射成功 史无前例实现三枚火箭回收
    猎鹰重型火箭商业发射成功 史无前例实现三枚火箭回收 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2日晨,有现役运载火箭之王之称的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商业发射成功,并。这一事件标志着人类商业太空探索的一大突破。   此次猎鹰重型火箭执行的Arabsat-6A卫星发射任务,是其第一次商业飞行,发射目的是要将一颗沙特的通讯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其最大看点则是SpaceX会同时将助推级火箭与芯级火箭回收。   直播画面显示,SpaceX成功在LZ-1和L...
    猎鹰重型火箭商业发射成功 史无前例实现三枚火箭回收 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2日晨,有现役运载火箭之王之称的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商业发射成功,并。这一事件标志着人类商业太空探索的一大突破。   此次猎鹰重型火箭执行的Arabsat-6A卫星...
  • 小行星“贝努”存在丰富的含水矿物质2019-03-20
    小行星“贝努”存在丰富的含水矿物质
      英国《自然》《自然天文学》《自然地球科学》和《自然通讯》杂志3月19日同时发表了7篇论文OSIRIS-REx航天器重要初期探测结果返回,来自至少5家研究机构的学者共同发现了近地小行星贝努(Bennu)出人意料的表面特征。最新发现证实了地面雷达和光变曲线的一部分观测结果,带来了有关贝努起源的线索。    2018年12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OSIRIS-REx航天器(太阳系起源、光谱解析、资源识别、安全保障、小行星风化层探索者)抵达贝努...
      英国《自然》《自然天文学》《自然地球科学》和《自然通讯》杂志3月19日同时发表了7篇论文OSIRIS-REx航天器重要初期探测结果返回,来自至少5家研究机构的学者共同发现了近地小行星贝努(Bennu)出人意料的表面特征。最新发现证实了地面雷达和光变曲线的一部分观测结...
  • “洞察”号首次“听”到火星微震2019-03-20
    “洞察”号首次“听”到火星微震
      据美国《科学》杂志3月18日报道,经过数月的微细调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号(InSight)着陆器终于将其超灵敏的地震仪置于火星表面。该仪器旨在通过探测火星震的轰鸣声来揭示有关火星内部的谜团。几周后,着陆器首次听到了火星上的微小震颤。   巴黎狄德罗大学行星地震学家菲利普洛格农18日在月球和行星科学年度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该信号首先在2月初变得明显,那时,着陆器刚刚在地震仪上安装了保护罩,我们相信这些信号来自火星的波浪。这是首次在另...
      据美国《科学》杂志3月18日报道,经过数月的微细调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号(InSight)着陆器终于将其超灵敏的地震仪置于火星表面。该仪器旨在通过探测火星震的轰鸣声来揭示有关火星内部的谜团。几周后,着陆器首次听到了火星上的微小震颤。   巴黎狄德...
  • “探月俱乐部”60年来不断扩容2019-03-06
    “探月俱乐部”60年来不断扩容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活动的第一站。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向记者介绍,从1959年至2017年年底,人类共发射了132个月球探测器,探测成功率约为50%。   1959年1月2日,苏联率先拉开了人类探月的序幕。经历了月球计划三次任务失败后,他们终于成功发射月球一号,从大约6000公里外掠过月球,成为人类首个飞越月球的探测器。同年9月,苏联发射了月球二号,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表面硬着陆的航天器。   到1976年,苏...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活动的第一站。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向记者介绍,从1959年至2017年年底,人类共发射了132个月球探测器,探测成功率约为50%。   1959年1月2日,苏联率先拉开了人类探月的序幕。经历了月球计划三...
  • 美国载人版“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2019-03-04
    美国载人版“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载人版龙飞船3月2日首次试飞,在经过20多个小时飞行后,于3日凌晨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    美国航天局的直播画面显示,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3日5时51分(北京时间3日18时51分)与国际空间站自动对接。    对接2个多小时后,国际空间站内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的3名宇航员完成对龙飞船的漏气和气压检查并打开舱门,为龙飞船举行了欢迎仪式。    据美国航天局介绍,此前货运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方式是通过空间站的宇航员操作机械...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载人版龙飞船3月2日首次试飞,在经过20多个小时飞行后,于3日凌晨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    美国航天局的直播画面显示,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3日5时51分(北京时间3日18时51分)与国际空间站自动对接。    对接2个多小时后,国际空间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