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视野”号传回“天涯海角”起舞照2019-01-17
    “新视野”号传回“天涯海角”起舞照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视野号探测器团队15日发布了其飞越太阳系边缘小天体天涯海角时拍摄的影像,显示了天涯海角旋转起舞时的翩跹模样。   1日,新视野号以约5万公里小时的速度从距天涯海角仅3500公里处飞掠而过,完成了人类探索史上最遥远的一次星际邂逅。那时,新视野号距离地球约65亿公里。   此次约会前,新视野号传回的照片显示,天涯海角的表面呈淡红色,是一个双体结构,外形酷似雪人,总长度为31公里。   现在,约翰霍普金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视野号探测器团队15日发布了其飞越太阳系边缘小天体天涯海角时拍摄的影像,显示了天涯海角旋转起舞时的翩跹模样。   1日,新视野号以约5万公里小时的速度从距天涯海角仅3500公里处飞掠而过,完成了人类探索史上最遥远...
  • 天文学家发现独特四恒星系统2019-01-17
    天文学家发现独特四恒星系统
      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后羿射日的传说脍炙人口。近日,英国华威大学研究小组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具有四颗恒星的天体系统,如果该系统存在行星,站在上面观测,天上将有四个太阳。    研究小组利用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毫米波阵列大型射电望远镜,在距离地球146.4光年远的位置发现了名为HD98800的四星系统,星系边缘有富含气体和尘埃的圆形原始行星盘。HD98800由两个双星系统组成,一个位于星系中央位置,另一个环绕其运动,二者距离约...
      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后羿射日的传说脍炙人口。近日,英国华威大学研究小组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具有四颗恒星的天体系统,如果该系统存在行星,站在上面观测,天上将有四个太阳。    研究小组利用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毫米波阵列大型射电望远镜,在距...
  • 哈勃望远镜至少能工作到2025年2019-01-16
    哈勃望远镜至少能工作到2025年
    所有子系统和仪器可靠性超过80%哈勃望远镜至少能工作到2025年  据美国太空网1月14日报道,一份新报告称,尽管其中一个仪器最近出现故障,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老当益壮,至少还可以继续服役到2025年,甚至更久。   哈勃望远镜负责人托马斯布朗近日在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介绍了望远镜可靠性工程报告的结果。他说:现在,所有子系统和仪器到2025年的可靠性都超过80%。   近日,哈勃望远镜的硬件出现问题,工程师让其宽视场相机3(WFC...
    所有子系统和仪器可靠性超过80%哈勃望远镜至少能工作到2025年  据美国太空网1月14日报道,一份新报告称,尽管其中一个仪器最近出现故障,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老当益壮,至少还可以继续服役到2025年,甚至更久。   哈勃望远镜负责人托马斯布...
  • “隼鸟2号”将于下月开始小行星采样2019-01-15
    “隼鸟2号”将于下月开始小行星采样
    收集的龙宫碎石预计2021年12月回到地球   日本宇宙研究开发机构(JAXA)近日宣布,其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Hayabusa2)将于2月18日开始俯冲至其目标小行星龙宫(Ryugu)表面,开展首次采样任务。    隼鸟2号于2014年12月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其目标是据认为存在接近生命起源的有机物和水的小行星龙宫。隼鸟2号于去年6月下旬抵达龙宫,将于下月开始的采样任务将是其计划的3次采样任务中的首次。未来的计划还包括利用该航天器释放动能...
    收集的龙宫碎石预计2021年12月回到地球   日本宇宙研究开发机构(JAXA)近日宣布,其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Hayabusa2)将于2月18日开始俯冲至其目标小行星龙宫(Ryugu)表面,开展首次采样任务。    隼鸟2号于2014年12月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
  • 蒸汽推进航天器可在太空“不停歇”穿梭2019-01-15
    蒸汽推进航天器可在太空“不停歇”穿梭
      据英国《独立报》13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款蒸汽推进航天器。实验室模拟表明,该航天器可从模拟物中提取水,制造蒸汽推进航天器运行。研究人员称,这款微波炉大小的设备,理论上可依靠含水星球上丰富的水作为燃料,推动自身在太空永不停歇地穿梭,从而改变人类探索太空的方式。    据悉,这款设备名为世界不够(WINE),由科学家与加州蜜蜂机器人公司携手研制。去年12月底,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使用模拟的小行星材料对其进行了首次测试。WINE成功采集了土壤,制造...
      据英国《独立报》13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款蒸汽推进航天器。实验室模拟表明,该航天器可从模拟物中提取水,制造蒸汽推进航天器运行。研究人员称,这款微波炉大小的设备,理论上可依靠含水星球上丰富的水作为燃料,推动自身在太空永不停歇地穿梭,从而改变人类探索太空的方式...
  • 中子星探测器揭秘物质落入黑洞“恐怖瞬间”2019-01-10
    中子星探测器揭秘物质落入黑洞“恐怖瞬间”
    刷新对黑洞行为的认知    英国《自然》杂志9日封面刊登的一项天体物理学研究称,在物质被黑洞逐渐吞没的过程中,X射线暴的演化会受到黑洞附近一个致密冕区的控制。这是美国科学家利用国际空间站(ISS)仪器对黑洞系统进行观测后,为物质落入黑洞系统瞬间黑洞行为提供的全新见解。   物质落入黑洞时会释放出高能的X射线暴,而对这种暂态的探测,可用于研究整个系统的演化。不过,这些明亮的耀斑究竟是产生于冕吸积盘(由落入黑洞的碎片形成的环)上方的致密区,还是产生于吸积盘自身...
    刷新对黑洞行为的认知    英国《自然》杂志9日封面刊登的一项天体物理学研究称,在物质被黑洞逐渐吞没的过程中,X射线暴的演化会受到黑洞附近一个致密冕区的控制。这是美国科学家利用国际空间站(ISS)仪器对黑洞系统进行观测后,为物质落入黑洞系统瞬间黑洞行为提供的全新见解。 ...
  • 20亿年后银河系可能与大麦哲伦星云相撞2019-01-10
    20亿年后银河系可能与大麦哲伦星云相撞
    宇宙碰撞或将地球甩出银河系   英国杜伦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联合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天文学顶级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撰文指出,大麦哲伦星云(LMC)可能在20亿年后与银河系相撞。正如鹅卵石投进平静的湖面会激起水花飞溅,地球或在这次撞击中被甩出银河系。   就像月亮是地球的卫星,银河系周围也环绕着一组卫星星系,大麦哲伦星云是其中最亮的一个,距离银河大约16.3万光年。之前天文学家认为,它将绕银河系运行数十亿年,甚至可能逃脱银河系。   此次研究人员发现,...
    宇宙碰撞或将地球甩出银河系   英国杜伦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联合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天文学顶级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撰文指出,大麦哲伦星云(LMC)可能在20亿年后与银河系相撞。正如鹅卵石投进平静的湖面会激起水花飞溅,地球或在这次撞击中被甩出银河系。   就像月亮是...
  • 原始行星圆盘旋转轴从内向外倾斜2019-01-09
    原始行星圆盘旋转轴从内向外倾斜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与千叶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通过阿尔玛望远镜观测处于成长期的年轻原始行星圆盘,发现圆盘从内侧到外侧,其旋转轴逐渐倾斜,而且圆盘内部的星际尘埃可能正在开始聚结成长。    恒星与行星系统是由星系中漂浮的气体(主成分为氢分子)及尘埃组成的分子云由自身重力收缩而诞生。诞生之初的原始星周围存在大量气体并向原始星降落。降落的气体保持旋转轴方向,最终由于离心力和引力平衡形成原始行星圆盘。    一般认为,下降气体的角动量是原始行星圆盘方向和大小的起源...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与千叶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通过阿尔玛望远镜观测处于成长期的年轻原始行星圆盘,发现圆盘从内侧到外侧,其旋转轴逐渐倾斜,而且圆盘内部的星际尘埃可能正在开始聚结成长。    恒星与行星系统是由星系中漂浮的气体(主成分为氢分子)及尘埃组成的分子云由自身重力收...
  • 未来太空望远镜,谁来接棒2018-12-27
    未来太空望远镜,谁来接棒
    未来太空望远镜,谁来接棒NASA提出四大拟议方案  据美国《科学》杂志官网近日报道,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天文学家来说,今年可谓流年不利。其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发射日期已被推迟到2021年3月,而且成本已超过88亿美元;与之同病相怜的还有宽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WFIRST),该望远镜旨在确定神秘暗能量的本质,或将超支4亿美元。   然而,这无法阻挡天文学家们追求星辰大海的梦想。美国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十年调查》于上月启动,旨在为NA...
    未来太空望远镜,谁来接棒NASA提出四大拟议方案  据美国《科学》杂志官网近日报道,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天文学家来说,今年可谓流年不利。其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发射日期已被推迟到2021年3月,而且成本已超过88亿美元;与之同病相怜的还有宽视场...
  • 这一年,和宇宙亲密接触2018-12-26
    这一年,和宇宙亲密接触
      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人类乃至地球,都渺小得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在宇宙长达137亿年的生命历程中,2018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然而,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和努力却从未改变。2018年,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继续前行。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搭建了通往未来的天梯。    1 首次看到银河系外行星   现有的行星探测方法,通常只能探测到银河系内行星。今年2月,美国科学家发表论文表示,通过对现有的探测方法进行创新,首次发现了银河系外RX J1131-1231星系中...
      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人类乃至地球,都渺小得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在宇宙长达137亿年的生命历程中,2018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然而,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和努力却从未改变。2018年,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继续前行。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搭建了通往未来的天梯。    1...
  • 美第三代GPS系统首颗卫星上天2018-12-26
    美第三代GPS系统首颗卫星上天
      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网站12月24日报道,该公司已将美国第三代全球定位系统(GPS Ⅲ)的首颗卫星送入太空。据称该系统将拥有更强大的定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更精确、安全和多才多艺。   SpaceX公司称,美国东部时间23日8时51分(北京时间23日21时51分),一枚猎鹰9火箭携带美国空军的GPS Ⅲ SV01卫星,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近1小时56分后成功将卫星送入中地球轨道。   这颗卫星又名韦斯普奇,由美国洛克希...
      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网站12月24日报道,该公司已将美国第三代全球定位系统(GPS Ⅲ)的首颗卫星送入太空。据称该系统将拥有更强大的定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更精确、安全和多才多艺。   SpaceX公司称,美国东部时间23日8时51分(北京时间23日...
  • 俄模拟火星车着陆舱高超音速降落过程2018-12-25
    俄模拟火星车着陆舱高超音速降落过程
      俄罗斯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所在风洞中模拟了欧盟和俄罗斯联合火星任务ExoMars2020俄罗斯着陆舱在火星大气层中高超音速降落的参数。研究人员对计算和模拟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着陆舱DM-20在火星大气层飞行条件下的空气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很好的预测。    该研究所所长、俄科学院通讯院士基里尔瑟帕洛表示,为了完成模拟试验,研究人员专门设计和制造了着陆舱的重量模型和热模型。    据悉,俄欧联合火星任务原定于2020年7月25日启动,着...
      俄罗斯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所在风洞中模拟了欧盟和俄罗斯联合火星任务ExoMars2020俄罗斯着陆舱在火星大气层中高超音速降落的参数。研究人员对计算和模拟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着陆舱DM-20在火星大气层飞行条件下的空气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很好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