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星2020”:抓把岩土带回来2017-08-23
    “火星2020”:抓把岩土带回来
    采集与处置样本让NASA煞费苦心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一系列火星探测器,采集了火星数据和标本,还拍摄了大量火星照片,但迄今为止并未从火星带回岩石和泥土样本。  据《科学美国人》杂志近日消息,火星2020任务计划从火星采集岩土样本并带回地球,为探讨岩土的选择、采集、载回和处置方式,以及相关科学、技术和政策等问题,NASA日前在新墨西哥州首府圣菲举行了为期半天的研讨会。  NASA的火星2020任务探测器计划于2020年...
    采集与处置样本让NASA煞费苦心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一系列火星探测器,采集了火星数据和标本,还拍摄了大量火星照片,但迄今为止并未从火星带回岩石和泥土样本。  据《科学美国人》杂志近日消息,火星2020任务计划从火星采集岩土样本并...
  • 大气模型预报火星夜里常有暴雪2017-08-22
    大气模型预报火星夜里常有暴雪
      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8月20日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称,火星夜里常下暴雪。该研究准确模拟了火星的气象状态,结果表明受晚间水冰云粒冷却的影响,火星局部地区会出现暴风雪,其情形正如地球上的微暴流气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本世纪30年代派遣第一批宇航员前往火星,现在距离这个时间点似乎尚有时日,但太空任务常常需要提前数十年进行规划。为了保证宇航员的安全以及科学任务顺利开展,现阶段确切而透彻地了解火星当地的气象至关重要。  根据目前...
      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8月20日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称,火星夜里常下暴雪。该研究准确模拟了火星的气象状态,结果表明受晚间水冰云粒冷却的影响,火星局部地区会出现暴风雪,其情形正如地球上的微暴流气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本世纪30年代派遣第...
  • 俄宇航员进入开放太空释放纳米卫星2017-08-22
    俄宇航员进入开放太空释放纳米卫星
      俄罗斯飞行控制中心近日称,俄两名宇航员费奥多尔尤尔奇欣和谢尔盖梁赞斯基,进入开放太空,停留了约6小时,并释放了5颗纳米卫星。   此次二人释放的5颗纳米卫星分别是1颗TS530-镜子卫星、2颗Tanyusha卫星、1颗托木斯克-TPU-120卫星以及1颗TNS-02号卫星。他们还在搜索MIM-2小型研究舱进行了相关准备工作,以便从该舱再次进入太空。此外,他们将进行用胶带修复空间站表面的实验。   俄罗斯宇航员上次进入开放太空是2016年2月3日,当时俄...
      俄罗斯飞行控制中心近日称,俄两名宇航员费奥多尔尤尔奇欣和谢尔盖梁赞斯基,进入开放太空,停留了约6小时,并释放了5颗纳米卫星。   此次二人释放的5颗纳米卫星分别是1颗TS530-镜子卫星、2颗Tanyusha卫星、1颗托木斯克-TPU-120卫星以及1颗TNS-02...
  • 日本发射第三颗准天顶卫星2017-08-22
    日本发射第三颗准天顶卫星
      日本8月19日利用H2A火箭将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的第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朝着日本初步构建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又迈进了一步。   首颗QZSS卫星指路Michibiki于2010年发射升空。2017年6月1日,日本发射了指路2号。指路3号卫星原定于8月12日发射,但在发射前约1个小时因为燃料系统问题而临时取消了发射计划。日本计划今年再发射指路4号,初步构建一个拥有4颗卫星的卫星导航系统,并力争到2023年进一步扩充到7颗卫星。  日本指路系列卫...
      日本8月19日利用H2A火箭将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的第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朝着日本初步构建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又迈进了一步。   首颗QZSS卫星指路Michibiki于2010年发射升空。2017年6月1日,日本发射了指路2号。指路3号卫星原定于8月12日...
  • 宇宙结构最新调查数据公布2017-08-10
    宇宙结构最新调查数据公布
      宇宙结构最新调查数据公布   成分比例与普朗克卫星测量数据吻合  我们的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成分有哪些改变?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报道,由400多个科学家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暗能量调查DES分析了目前成年宇宙的成分,得出的结论与欧洲空间局普朗克卫星的测量十分接近。最新研究让科学家加深了对上述基本问题的认识,也更了解宇宙在过去140亿年中是如何衍变的。  现有最普遍接受的宇宙模型表明,宇宙的大部分是我们看不见的暗物...
      宇宙结构最新调查数据公布   成分比例与普朗克卫星测量数据吻合  我们的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成分有哪些改变?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报道,由400多个科学家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暗能量调查DES分析了目前成年宇宙的成分,得出的结论...
  • 火星表面每天生成上亿个尘暴2017-08-10
    火星表面每天生成上亿个尘暴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8月8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火星饱受尘暴的折磨。这颗红色星球表面尘暴是此前认为的10倍多,可能对火星气候及未来火星探测产生重要影响。   尘暴是一些不断旋转的尘柱,形成于低压的气穴周围,在火星上极为常见。尘暴是表面灰尘进入大气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大气中,灰尘会抓取热量,控制火星气候。得克萨斯大学的马克莱蒙对此解释称:火星上的灰尘有点像地球上的水,是最重要的火星气候驱动因素,因此,理解灰尘如何进入火星大气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8月8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火星饱受尘暴的折磨。这颗红色星球表面尘暴是此前认为的10倍多,可能对火星气候及未来火星探测产生重要影响。   尘暴是一些不断旋转的尘柱,形成于低压的气穴周围,在火星上极为常见。尘暴是表面灰尘进入大气最重要的方式...
  • NASA科学气球助力破解宇宙谜题2017-08-10
    NASA科学气球助力破解宇宙谜题
    验证暴胀理论 采样宇宙射线 NASA科学气球助力破解宇宙谜题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8月9日报道,数十年来,NASA已朝地球大气层发射了多个科研气球,现在,这个气球项目再接再厉,其计划携带更多灵敏设备,调查宇宙起源以及研究宇宙射线。  调查宇宙起源的设备名为原初暴胀极化探测器PIPER,它将在未来数年进行一系列测试飞行,主要目标是证明宇宙暴胀理论宇宙在大爆炸之后的瞬间,就扩展了1024倍。这一快速暴胀可能摇撼了时空的结构,产生了名为引力波...
    验证暴胀理论 采样宇宙射线 NASA科学气球助力破解宇宙谜题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8月9日报道,数十年来,NASA已朝地球大气层发射了多个科研气球,现在,这个气球项目再接再厉,其计划携带更多灵敏设备,调查宇宙起源以及研究宇宙射线。  调查宇宙起源的设...
  • 美航天局将测试小行星防御系统2017-08-04
    美航天局将测试小行星防御系统
    目标是今年10月飞掠地球的小行星   据美国太空网8月2日消息称,一颗小行星将于今年10月12日与地球擦肩而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此前已建立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现决定在这颗小行星接近地球时,测试其筹备已久的小行星防御系统。  2013年2月,一起举世瞩目的俄罗斯陨星事件造成上千人受伤,而全世界的宇航机构居然和普通民众一样,都是通过互联网了解此事的。此后,包括NASA在内的宇航机构一直致力于查找并预知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信息。  NASA行星...
    目标是今年10月飞掠地球的小行星   据美国太空网8月2日消息称,一颗小行星将于今年10月12日与地球擦肩而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此前已建立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现决定在这颗小行星接近地球时,测试其筹备已久的小行星防御系统。  2013年2月,一起举世瞩目的俄罗...
  • 太阳核心旋转速度是表面的四倍2017-08-03
    太阳核心旋转速度是表面的四倍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现,太阳核心的平均旋转速度要比其表面的平均旋转速度快得多,前者是后者的4倍。他们在1日出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刊发论文称,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最初形成的样子。   亿万年来,我们的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而太阳也在不停地自转着。对太阳自转运动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太阳内部运动机制以及太阳形成的奥秘。早在20多年前,就有天文学家设想,太阳核心的旋转速度要快于太阳表面,但这一设想从没有被证实过。此次,美、法、西班牙等国...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现,太阳核心的平均旋转速度要比其表面的平均旋转速度快得多,前者是后者的4倍。他们在1日出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刊发论文称,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最初形成的样子。   亿万年来,我们的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而太阳也在不停地自...
  • 木星大红斑照片 一窥太阳系中最剧烈风暴2017-08-03
    木星大红斑照片 一窥太阳系中最剧烈风暴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发布的一张木星大红斑照片带我们从近处一窥这场太阳系中最剧烈的风暴。这张照片由朱诺号探测器拍摄,并由科学家比约恩约翰逊做了自然色彩处理,以模拟它在人眼中的效果。朱诺号利用其上搭载的JunoCam成像仪拍摄这张照片时,距木星云端约13917公里。这张真实色彩照片展现了从朱诺号的角度看去、大红斑和周边区域在人眼中会是怎样一番情景。NASA解释道,大红斑内部和四周的剧烈风暴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汤姆莫马利Tom Momary发表了这张照片,...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发布的一张木星大红斑照片带我们从近处一窥这场太阳系中最剧烈的风暴。这张照片由朱诺号探测器拍摄,并由科学家比约恩约翰逊做了自然色彩处理,以模拟它在人眼中的效果。朱诺号利用其上搭载的JunoCam成像仪拍摄这张照片时,距木星云端约13917公里。...
  • 欧洲空间局将伽利略相关职责转交GSA2017-08-03
    欧洲空间局将伽利略相关职责转交GSA
      日前,欧洲空间局ESA负责让世界了解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状态的团队,正式将其职责转交给欧洲GNSS局GSA。   此次转交是全面职责转移工作的一部分,因为2017年7月伽利略系统的管理由欧空局正式移交给GSA。  欧洲空间局的伽利略服务工程经理Rafael Lucas Rodriguez解释说:我们与欧盟委员会、GSA合作,将一如既往地将任何可能影响伽利略系统的变化以透明的方式通知用户。让我们的用户了解可能导致卫星不可用或计划外中断的情况,帮助他们规划自...
      日前,欧洲空间局ESA负责让世界了解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状态的团队,正式将其职责转交给欧洲GNSS局GSA。   此次转交是全面职责转移工作的一部分,因为2017年7月伽利略系统的管理由欧空局正式移交给GSA。  欧洲空间局的伽利略服务工程经理Rafael Lucas...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首次地面测试成功2017-08-02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首次地面测试成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日前完成了地面1号测试(GSEG-1),首次成功实现了望远镜与任务运行中心及地面站之间的端对端通信。   NASA官网报道称,GSEG-1测试了所有通信系统,它们被要求能够支持从望远镜启动、调试到正常运行所需的全部通信功能。NASA戈达德航空中心的韦伯望远镜地面运行部门经理艾伦约翰斯解释说,这是所有不同组件第一次同时工作,是第一次针对实际应用的航天器飞行硬件进行测试。  GSEG-1由空间网络(SN)部分和...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日前完成了地面1号测试(GSEG-1),首次成功实现了望远镜与任务运行中心及地面站之间的端对端通信。   NASA官网报道称,GSEG-1测试了所有通信系统,它们被要求能够支持从望远镜启动、调试到正常运行所需的全部通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