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开始试验新型混合再生核燃料2016-11-15
    俄开始试验新型混合再生核燃料
      据俄罗斯列宁原子反应堆科学研究所消息,该所已经开始进行核电站反应堆装载新型混合再生核燃料REMIX的研究,这种燃料有助于提高铀在核电中的利用效率。  研究人员通过回收铀与钚的未分离混合物,从而获得新型混合再生核燃料。混合物是在加工利用过的核燃料时形成的,再向其中添加少量的浓缩铀,这样不仅能重复利用废弃燃料中所含的钚,还能利用没有充分燃烧的铀-235。这种技术有助于未来在核电中减少天然铀的使用。  今年7月,混合再生核燃料的首批样本在巴拉克沃核电...
      据俄罗斯列宁原子反应堆科学研究所消息,该所已经开始进行核电站反应堆装载新型混合再生核燃料REMIX的研究,这种燃料有助于提高铀在核电中的利用效率。  研究人员通过回收铀与钚的未分离混合物,从而获得新型混合再生核燃料。混合物是在加工利用过的核燃料时形成的,再向...
  • 美国小卫星拟“结伴”入轨做大科研2016-11-15
    美国小卫星拟“结伴”入轨做大科研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于本月底开始发射一群小卫星进入太空。这些尖端微型设备将绕地球轨道,测量大气、监测风暴并研究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因素。这些设备也是该局小卫星家族的先行军,该局打算用小卫星替代块头更大的传统卫星。   与传统的卫星设备相比,小卫星有诸多优势:重量轻,因此发射成本低;制造起来更快捷也更容易,可降低失败的风险成本。  据悉,首批将有6颗小卫星进入太空,它们的体积从一块面包到小型洗衣机大小不等。第一个出发...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于本月底开始发射一群小卫星进入太空。这些尖端微型设备将绕地球轨道,测量大气、监测风暴并研究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因素。这些设备也是该局小卫星家族的先行军,该局打算用小卫星替代块头更大的传统卫星。   与传统的卫...
  • 彗星67P比以前想象的“年轻”2016-11-14
    彗星67P比以前想象的“年轻”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伯尔尼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根据计算机模拟得出结论在45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期间,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并没有获得现在的鸭子形态,虽然它包含最原始的物质,但形成目前结构应不超过10亿年。  基于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数据,科学家假设彗星67P是太阳系初始阶段的产物,其特有的鸭形结构是由两个物体在大约45亿年前温和碰撞形成。  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计算了在碰撞中毁坏像彗星67P这样的结构所需的能量。彗星67P有一个弱...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伯尔尼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根据计算机模拟得出结论在45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期间,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并没有获得现在的鸭子形态,虽然它包含最原始的物质,但形成目前结构应不超过10亿年。  基于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数据,科学家假设...
  • “民间天文学”方兴未艾2016-11-11
    “民间天文学”方兴未艾
      日前,一个由天文学界民间高手和天文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发现了一颗不寻常的恒星,环绕这颗恒星的是古老的行星盘。据悉,该行星盘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揭开M型矮行星星盘罕见之谜。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要归功于来自行星盘侦探社的民间天文爱好者。行星盘侦探社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领导的项目。  现在,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来自民间的普通天文爱好者尽管没有专业望远镜,也能通过电脑进行严肃的天文学研究。专业人士也欢迎这种专业与业余...
      日前,一个由天文学界民间高手和天文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发现了一颗不寻常的恒星,环绕这颗恒星的是古老的行星盘。据悉,该行星盘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揭开M型矮行星星盘罕见之谜。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要归功于来自行星盘侦探社的民间天文爱好者。行星盘侦探社是由美国国家航空...
  • “超活跃分子”最高能量被捕获 重新确认广义相对论2016-11-09
    “超活跃分子”最高能量被捕获 重新确认广义相对论
      每日科学网11月7日消息称,天体物理学家测量到人类已知的来自遥远天体迸发的最高能量。该天体是一种相对论性喷流指向地球的超活跃分子,对其成功测量不但打开了一个研究宇宙中最高能量放射源的窗口,还将重新确认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相关内容。  此次研究对象名为QSO B0218+357,是一种宇宙中最活跃的高变能量源耀变体。它可被理解成一种极其特殊类型的超大质量黑洞,处于寄主星系中央。当物质被拽向黑洞时,会有能量释放出来,其速度接近光速,这就是所谓相...
      每日科学网11月7日消息称,天体物理学家测量到人类已知的来自遥远天体迸发的最高能量。该天体是一种相对论性喷流指向地球的超活跃分子,对其成功测量不但打开了一个研究宇宙中最高能量放射源的窗口,还将重新确认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相关内容。  此次研究对象名为QS...
  • 美国小行星撞击地球“应急演练”将常态化2016-11-08
    美国小行星撞击地球“应急演练”将常态化
      当大多数人认为小行星撞地球还遥不可及时,美国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10月5日报道,该局行星防御办公室联合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等多个部门举行会议,讨论假设2020年某个小行星撞击地球时的应急预案。  这已是NASA和FEMA第三次召开这类桌面演练会议。跟以往两次演练会议关注通过改变小行星行进方向以阻挡小行星撞击的偏转任务不同,这次模拟的特别任务是,如果撞击事件瞬间发生,根本没有时间实施偏转任务,FEMA如何应...
      当大多数人认为小行星撞地球还遥不可及时,美国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10月5日报道,该局行星防御办公室联合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等多个部门举行会议,讨论假设2020年某个小行星撞击地球时的应急预案。  这已是NASA和FEM...
  • 白矮星用电子束轰击“同伴”2016-11-07
    白矮星用电子束轰击“同伴”
      最倒霉的恒星什么样?大概是每隔不到两分钟就被同伴用高能电子抽打一次。日前一组国际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恒星亮度变化比以前认为的要剧烈得多:在30秒瞬间内亮度就能提高400%。进一步观察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中一颗对另一颗以相对论性电子束进行轰击。  这颗恒星AR Scorpii位于天蝎座,距离地球380光年左右。上世纪七十年代,天文学家观察到了恒星AR Scorpii并标记为周期变星,认为它是一颗闪烁、孤独的变星并不再关注它。但直到近期,国...
      最倒霉的恒星什么样?大概是每隔不到两分钟就被同伴用高能电子抽打一次。日前一组国际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恒星亮度变化比以前认为的要剧烈得多:在30秒瞬间内亮度就能提高400%。进一步观察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中一颗对另一颗以相对论性电子束进行轰击。  这颗...
  • “新视野”号揭示不一样的冥王星2016-11-07
    “新视野”号揭示不一样的冥王星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消息,最后一批数据从新视野号航天器出发,历经5小时零8分、跨越55亿公里的旅程,于今年10月25日到达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APL任务操控台。  至此,在过去15个月内,新视野号收集的关于冥王星的数据总计400多批、超过50GB,成为一个重要里程碑。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数据和图像信息有望彻底改变人们对冥王星系统的认识。  数据全就位  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完成飞掠冥王星的任务,在飞掠期间,收集了超过50GB的...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消息,最后一批数据从新视野号航天器出发,历经5小时零8分、跨越55亿公里的旅程,于今年10月25日到达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APL任务操控台。  至此,在过去15个月内,新视野号收集的关于冥王星的数据总计400多批、超过50GB,...
  • 可多次往返天地的“卫星班车”2016-11-07
    可多次往返天地的“卫星班车”
      近年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公司均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领域取得进展。不久后,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领域将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新成员加入。  记者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了解到,该院总体部首创设计的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环境利用卫星在2016珠海航展亮相,其将填补国际无人多次使用返回技术的空白。  如果说火箭是卫星、飞船的运载工具,返回式卫星则是运送有效载荷的班车。五院总体部向记者介绍了这辆卫星班车的特别之处。  往返天地15次,车况依然良好...
      近年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公司均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领域取得进展。不久后,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领域将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新成员加入。  记者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了解到,该院总体部首创设计的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环境利用卫星在2016珠海航展亮相,...
  • 美完成哈勃望远镜“接班人”建设工作2016-11-03
    美完成哈勃望远镜“接班人”建设工作
      经过约20年的努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1月2日宣布完成哈勃太空望远镜接班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建设工作,这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太空望远镜。  作为美国下一代主力太空望远镜,韦伯的主镜面由18片巨大六边形的金黄色镜片构成,看上去像一幅巨大的拼图,直径6.5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接下来将对这个主镜面进行一系列测试,之后将把主镜面安装到网球场大小的遮阳板上。按计划,韦伯望远镜将在2018年10月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用欧洲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
      经过约20年的努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1月2日宣布完成哈勃太空望远镜接班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建设工作,这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太空望远镜。  作为美国下一代主力太空望远镜,韦伯的主镜面由18片巨大六边形的金黄色镜片构成,看上去像一幅巨大的拼图,直径6.5...
  • 日本成功发射“向日葵9号”气象卫星2016-11-03
    日本成功发射“向日葵9号”气象卫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三菱重工业公司11月2日下午利用H2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向日葵9号气象卫星。这也是H2A火箭第31次发射。  东京时间当日15时20分北京时间14时20分,H2A火箭从位于日本南部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约30分钟后,卫星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将于约一周后进入高度约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向日葵9号和2014年发射的向日葵8号属于同一类型,后者是世界首颗拍摄彩色图像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它...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三菱重工业公司11月2日下午利用H2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向日葵9号气象卫星。这也是H2A火箭第31次发射。  东京时间当日15时20分北京时间14时20分,H2A火箭从位于日本南部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约30分钟后,卫星...
  • 美研发新型遥感仪器“闻”火星生命迹象2016-11-03
    美研发新型遥感仪器“闻”火星生命迹象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11月1日报道,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科学家基于美国军队用来监控空气中危险化学物、毒气及病原体的遥感技术,开发出一种称为生命迹象激光探测仪BILI的原型装置,利用它将可以闻出火星和太阳系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迹象。  BILI是一种基于荧光的激光探测装置,能像雷达一样探测并分析大气中颗粒物成分,只是雷达使用的是声波,而BILI使用光波。对原型机的检测结果表明,它将既能检测出公众场所的生物恐怖威胁,也能有效探测出火星上的有机生物信号。...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11月1日报道,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科学家基于美国军队用来监控空气中危险化学物、毒气及病原体的遥感技术,开发出一种称为生命迹象激光探测仪BILI的原型装置,利用它将可以闻出火星和太阳系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迹象。  BILI是一种基于荧光的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