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一研究机构试图验证所谓“外星人”信号2016-09-01
    美一研究机构试图验证所谓“外星人”信号
      美国搜索外星文明SETI研究所8月30日发布消息:连续两天动用艾伦射电望远镜阵列,探测武仙星座内某个星系是否发出无线电信号,但即使扩大探测频率范围,依然没有结果。  这一轮探测,缘起于一批俄罗斯天文学家声称俄罗斯科学院射电望远镜600RATAN-600探测到波长为2.7厘米、波束宽度水平方向大约20弧度秒、垂直方向大约2弧度分的无线电信号,来源于武仙星座内HD164595恒星系,距地球大约95光年。  仅仅相距95光年一个因素,即光束或无线电波...
      美国搜索外星文明SETI研究所8月30日发布消息:连续两天动用艾伦射电望远镜阵列,探测武仙星座内某个星系是否发出无线电信号,但即使扩大探测频率范围,依然没有结果。  这一轮探测,缘起于一批俄罗斯天文学家声称俄罗斯科学院射电望远镜600RATAN-600探测到...
  • 首次太空DNA测序与地球上的结果“完美匹配”2016-08-31
    首次太空DNA测序与地球上的结果“完美匹配”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凯特鲁宾斯首次在太空利用MinION测序仪进行DNA测序   凯特鲁宾斯,2005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获得癌症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NASA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    英国牛津纳米孔公司提供的MinION测序仪,只有手掌大小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8月30日宣布,刚过去的周末,NASA宇航员凯特鲁宾斯在国际空间站内成功完成微重力条件下的DNA测序,这标志着人类已...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凯特鲁宾斯首次在太空利用MinION测序仪进行DNA测序   凯特鲁宾斯,2005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获得癌症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NASA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    英国牛津纳...
  • 俄宣布脉冲爆震发动机测试成功 能令飞机以10倍音速飞行2016-08-31
    俄宣布脉冲爆震发动机测试成功 能令飞机以10倍音速飞行
      据俄塔社8月27日报道,俄罗斯在世界上最先成功完成新一代采用生态环保液体燃料的脉冲爆震航天发动机测试。近年来,美国和中国不断在航天领域取得突破,而曾经的航天强国俄罗斯却相对沉寂。脉冲爆震发动机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空天动力项目,如今它的测试成功,令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激烈竞争中扳回一城。  什么是脉冲爆震发动机?  俄联邦新闻网27日称,脉冲爆震发动机是一种新概念发动机,它的原理与常见的火箭发动机或航空喷气发动机都截然不同。这种革命性的发动机...
      据俄塔社8月27日报道,俄罗斯在世界上最先成功完成新一代采用生态环保液体燃料的脉冲爆震航天发动机测试。近年来,美国和中国不断在航天领域取得突破,而曾经的航天强国俄罗斯却相对沉寂。脉冲爆震发动机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空天动力项目,如今它的测试成功,令俄罗斯...
  • 欲重复使用火箭第二级 美企推出“太空卡车”计划2016-08-30
    欲重复使用火箭第二级 美企推出“太空卡车”计划
      近来一些太空企业在试验回收使用火箭第一级,而由美国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设立的联合发射联盟又提出了全新的太空卡车计划,除了回收第一级的发动机外,还将重复使用火箭第二级。  火箭通常包括两级,其中第一级的任务是把火箭发射上天,第二级的任务是把火箭送到目标地点。火箭第一级是火箭上最昂贵的部分,因此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试图通过回收完整的火箭第一级来降低发射成本,并已多次成功完成回收试验。联合发射联盟曾于2015年宣布研制新一代火箭火神,该型...
      近来一些太空企业在试验回收使用火箭第一级,而由美国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设立的联合发射联盟又提出了全新的太空卡车计划,除了回收第一级的发动机外,还将重复使用火箭第二级。  火箭通常包括两级,其中第一级的任务是把火箭发射上天,第二级的任务是把火箭送到...
  • 纳米天线首次实现可见光波段内通讯2016-08-30
    纳米天线首次实现可见光波段内通讯
      美国波士顿大学科学家首次开发出能在可见光波段内操作的纳米无线光学通讯系统,更短波长的可见光将大大缩小计算机芯片的尺寸。新系统的核心技术是一种纳米天线,能让光子成群移动并高精控制光子与表面等离子体间的相互转换。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报告》上。  据IEEE《光谱学》杂志网站报道,此前沿单一通道同时收集和发射电磁波是极大挑战,大多受限于近红外线波长范围内,而新纳米天线克服了这一障碍,让光子沿着单一通道成群移动,让通过一条单线排列的光子双向传输信息...
      美国波士顿大学科学家首次开发出能在可见光波段内操作的纳米无线光学通讯系统,更短波长的可见光将大大缩小计算机芯片的尺寸。新系统的核心技术是一种纳米天线,能让光子成群移动并高精控制光子与表面等离子体间的相互转换。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报告》上。  据IEEE《...
  • 美航天局的五大绿色航天计划2016-08-30
    美航天局的五大绿色航天计划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近挑选了5项与航空航天有关的技术进行大力发展,这五个研究团队分别来自该局位于弗吉尼亚、加利福尼亚和俄亥俄州的航天中心。其实,这些技术对于该局来说只是开胃菜,是其目前正在进行的更雄心勃勃的集中航空解决方案CAS项目的一部分,后者将持续两年时间。  这5个项目分别是:研究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在3D打印技术的帮助下增加电动发动机的输出;使用锂空气电池存储能量;探究新的力学原理以改变飞行中的机翼形状;使用轻质气凝胶制造一款新天线。  美...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近挑选了5项与航空航天有关的技术进行大力发展,这五个研究团队分别来自该局位于弗吉尼亚、加利福尼亚和俄亥俄州的航天中心。其实,这些技术对于该局来说只是开胃菜,是其目前正在进行的更雄心勃勃的集中航空解决方案CAS项目的一部分,后者将持续两年时间...
  • 模拟火星生活任务完成 6位科学家“重返地球”2016-08-29
    模拟火星生活任务完成 6位科学家“重返地球”
      据外媒报道,6位科学家去年在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开启为其一年的模拟居住火星实验。这一实验于当地时间8月28日结束,6位封闭生活了一年的科学家终于重返地球。  报道称,来自美、德、法三国的6位科学家、医生、建筑师及飞行员,过去一年在居住舱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就算外出也要穿太空服。在欢迎返回地球的欢呼声下,6位科学家在28日早9点走出居住仓。  实验期间,测试者只能进食粉状奶酪、罐头金枪鱼等食物,外出时必须穿着太空服,甚至连上网也受到限制,尽量模拟...
      据外媒报道,6位科学家去年在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开启为其一年的模拟居住火星实验。这一实验于当地时间8月28日结束,6位封闭生活了一年的科学家终于重返地球。  报道称,来自美、德、法三国的6位科学家、医生、建筑师及飞行员,过去一年在居住舱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就...
  • 美国“龙”飞船携小鼠从空间站返回地球2016-08-29
    美国“龙”飞船携小鼠从空间站返回地球
      在国际空间站上待了1个多月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8月26日携带12只实验小鼠及其他一些物资返回地球,完成第九次为空间站运送补给的任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表的声明说,龙飞船当天从空间站脱离后,经过约5个半小时的飞行于美国东部时间26日11时47分北京时间8月26日23时47分落入加利福尼亚州以西的太平洋海域,随后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打捞回收。  龙飞船是7月18日发射的,此次返回携带约1.36吨物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声明...
      在国际空间站上待了1个多月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8月26日携带12只实验小鼠及其他一些物资返回地球,完成第九次为空间站运送补给的任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表的声明说,龙飞船当天从空间站脱离后,经过约5个半小时的飞行于美国东部时间26日11时...
  • 新证据显示古代火星可能是个湿润世界2016-08-29
    新证据显示古代火星可能是个湿润世界
      一个国际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地质学》期刊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分析火星探测器拍摄的高清图像后发现,火星上一个区域存在不少古老河床痕迹。这显示数十亿年前的火星气候可能既温暖又湿润。  这个由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传回的火星表面高清晰度图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在火星北部一个名为阿拉比亚大陆的平原上,观察到长度超过1.7万公里的倒置河道。  倒置河道是指,一些河流干涸后,随着河岸在自然环境中被不断侵蚀,河...
      一个国际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地质学》期刊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分析火星探测器拍摄的高清图像后发现,火星上一个区域存在不少古老河床痕迹。这显示数十亿年前的火星气候可能既温暖又湿润。  这个由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传回的...
  • 美国航天局时隔22个月“找到”失联太阳探测卫星2016-08-26
    美国航天局时隔22个月“找到”失联太阳探测卫星
      当地时间8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对外公布,该局于8月21日与自2014年10月1日失联的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B号太阳探测卫星重新取得联系。  日地关系天文台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研制的两颗太阳探测卫星,于2006年发射升空,分别位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前方和后方,目的是在不同的角度对太阳进行立体观测,拍摄太阳的三维图像。  2014年10月1日,在一次指令丢失计时测试中STEREO-B与地面失联。在接下来的...
      当地时间8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对外公布,该局于8月21日与自2014年10月1日失联的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B号太阳探测卫星重新取得联系。  日地关系天文台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研制的两颗太阳探测卫星,于2006年发射升...
  • 火星或曾是“暖男”2016-08-26
    火星或曾是“暖男”
      尽管去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但在人们的印象中,火星是一个寒冷干燥的沙漠行星。不过,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有可能改变人们对火星的这一印象。他们在最新研究中指出,火星或曾也是暖男一枚,拥有温暖潮湿的天气,比现在更适合生命存活,火星上古老的冲积平原可能是搜寻过往生命踪迹的好去处。  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提供的图像,发现了1.7万千米据信曾经是巨型河流的地区。他们认为,这一名...
      尽管去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但在人们的印象中,火星是一个寒冷干燥的沙漠行星。不过,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有可能改变人们对火星的这一印象。他们在最新研究中指出,火星或曾也是暖男一枚,拥有温暖潮湿的天气,比现在更适合生命...
  • 宇宙中的反物质都去哪儿了?2016-08-26
    宇宙中的反物质都去哪儿了?
      宇宙中的反物质都去哪儿了?   大爆炸之后的138亿年,宇宙仍然充满各种天体,所有这些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既然物质都还在,那么反物质都去哪里了?  在近日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第38届高能物理国际会议上,日本科学家对于为什么现在的宇宙间充满了正物质而非反物质,给出了一个解释:中微子这种亚原子粒子在物质形态和反物质形态的表现不同。不过,他们也表示,还需要收集更多数据才能对此解释进行确认。  为什么宇宙中有物质?这是物理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恒星、行星、星...
      宇宙中的反物质都去哪儿了?   大爆炸之后的138亿年,宇宙仍然充满各种天体,所有这些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既然物质都还在,那么反物质都去哪里了?  在近日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第38届高能物理国际会议上,日本科学家对于为什么现在的宇宙间充满了正物质而非反物质,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