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学家发现现实版“三体世界”2016-07-08
    天文学家发现现实版“三体世界”
      科幻小说《三体》让很多人对三恒星系统及其行星上的生存环境着迷。欧洲南方天文台7月7日日说,天文学家在半人马座发现一颗拥有三个“太阳”的行星,一个现实版的“三体世界”。  这颗行星名为HD 131399Ab,形成仅1600万年,距离地球约320光年,温度约580摄氏度,质量相当于4个木星。这是目前利用直接成像技术发现的温度最低、质量最小的系外行星之一。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天文学家团队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设在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发现,这颗处于三...
      科幻小说《三体》让很多人对三恒星系统及其行星上的生存环境着迷。欧洲南方天文台7月7日日说,天文学家在半人马座发现一颗拥有三个“太阳”的行星,一个现实版的“三体世界”。  这颗行星名为HD 131399Ab,形成仅1600万年,距离地球约320光年,温度约580摄氏度...
  • 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16-07-08
    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7月7日清晨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基地发射升空,飞行约9分钟后,在距离地面200公里左右的高空与运载火箭的第三段分离,进入预定的环地球轨道,发射获得成功。    搭乘飞船的航天员共有三人。其中,美国女航天员鲁宾斯和日本航天员大西卓哉都是第一次进入太空,他们将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为期四个月的任务。    俄罗斯航天员伊万尼申则是第二次进入太空。成为日本第11位航天员的大西卓哉曾是一名客机的飞行员。    “联盟号”从本次...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7月7日清晨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基地发射升空,飞行约9分钟后,在距离地面200公里左右的高空与运载火箭的第三段分离,进入预定的环地球轨道,发射获得成功。    搭乘飞船的航天员共有三人。其中,美国女航天员鲁宾斯和日本航天员大西...
  • 欧空局五年后将执行小行星撞击任务2016-07-08
    欧空局五年后将执行小行星撞击任务
      据欧空局网站报道,欧洲提出的“小行星撞击任务”AIM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双重小行星或“等对小行星”:小行星所带的卫星与其大小相近任务,也是欧洲空间局自从“罗塞塔”彗星探测任务之后的第一个小天体任务。该任务的10个关键事实如下:欧空局小行星撞击任务AIM步骤图  1.AIM有3个目标:验证未来深空任务关键技术;研究用于行星防御的小行星偏离技术;彻底变革对小行星的科学了解。  2.AIM将近距离观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单独的“双重小行星重定向试验”DART探...
      据欧空局网站报道,欧洲提出的“小行星撞击任务”AIM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双重小行星或“等对小行星”:小行星所带的卫星与其大小相近任务,也是欧洲空间局自从“罗塞塔”彗星探测任务之后的第一个小天体任务。该任务的10个关键事实如下:欧空局小行星撞击任务AIM步骤图  1....
  • 靠数学公式能否找到外星生命2016-07-08
    靠数学公式能否找到外星生命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能在其他星球上找到外星生命,将彻底改变人类对自己在宇宙中地位的看法。科学家们已经在宇宙中搜寻了数十年之久,但目前仍未找到存在外星生命的决定性证据。不过,两名科学家近日提出了一个公式,他们希望该公式能帮助宇宙生物学家识别出能够孕育生命的星球。  这两名科学家表示,通过寻找一系列的条件和化学成分,他们可以利用这些非生命物质计算出某个星球上能够出现生命的几率。在这些条件中,最关键的便是一个星球上“生命组件”的数量,也就是构成一切生命体的功...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能在其他星球上找到外星生命,将彻底改变人类对自己在宇宙中地位的看法。科学家们已经在宇宙中搜寻了数十年之久,但目前仍未找到存在外星生命的决定性证据。不过,两名科学家近日提出了一个公式,他们希望该公式能帮助宇宙生物学家识别出能够孕育生命的星球。  这...
  • “黎明”号拒绝第三次出发2016-07-07
    “黎明”号拒绝第三次出发
      曾探测过小行星带两颗最大天体——灶神星与谷神星的“黎明”号探测器将不会执行第三项探测任务。  7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表示,该探测器将继续停留在谷神星轨道上,而不会像项目负责人之前设想的那样,在2019年,利用其离子推进器引擎拜访导神星145 Adeona,后者是一颗直径150千米的小行星。  在得知这一决定后,“黎明”号探测器团队感到惊讶和失望。项目首席研究员克里斯·拉塞尔表示:“我认为我们当中每个曾谈论过该计划的人都对此充满热情。”他说:“...
      曾探测过小行星带两颗最大天体——灶神星与谷神星的“黎明”号探测器将不会执行第三项探测任务。  7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表示,该探测器将继续停留在谷神星轨道上,而不会像项目负责人之前设想的那样,在2019年,利用其离子推进器引擎拜访导神星145 Adeona,...
  • “瞳”看了英仙座星系团“最后一眼”2016-07-07
    “瞳”看了英仙座星系团“最后一眼”
      英国《自然》杂志7月6日发表的一篇天文学论文表示,日本的X光观测卫星“瞳”,在毁灭之前曾对英仙座中的星系团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这些星系团中的气体很平静。这是人类对星系团中气体运动的重要“第一瞥”。  通常由重力束缚在一起的几万个星系被称为星系团,它们是宇宙中被引力所束缚的最大体积物体,对其研究可以增进对于宇宙学参数和天体物理过程的了解。这些星系团中通常含有热气团(温度在107至108开尔文),同时还会发出X射线辐射。然而,人类对这些热气团的运动模式所...
      英国《自然》杂志7月6日发表的一篇天文学论文表示,日本的X光观测卫星“瞳”,在毁灭之前曾对英仙座中的星系团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这些星系团中的气体很平静。这是人类对星系团中气体运动的重要“第一瞥”。  通常由重力束缚在一起的几万个星系被称为星系团,它们是宇宙中被引力...
  • 科学家在火星发现独特沙波纹2016-07-06
    科学家在火星发现独特沙波纹
      当风吹过地球上的沙地,它会产生两种模式:小的波纹或者大的沙丘。在火星上,似乎还出现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独特类型:大的波纹,但拥有被1米或者更远距离隔开的隆起。  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车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停留在盖尔陨坑的一系列沙丘上时,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模式。今年3月,他们在得克萨斯州举行的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上首次报告了这一发现。  在一项日前发表于《科学》杂志网络版的文章中,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形成物是流动的拖曳波纹,和在地球河床的水下看到的波纹...
      当风吹过地球上的沙地,它会产生两种模式:小的波纹或者大的沙丘。在火星上,似乎还出现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独特类型:大的波纹,但拥有被1米或者更远距离隔开的隆起。  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车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停留在盖尔陨坑的一系列沙丘上时,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模式。...
  • 专家告诉你探测木星有啥用2016-07-06
    专家告诉你探测木星有啥用
      北京时间7月5日,跋涉27亿公里的“朱诺”号进入木星轨道。然而,“朱诺”号并非造访木星的第一个探测器。在它之前,“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尤利西斯”号、“伽利略”号等8个探测器都曾造访木星。是什么吸引数量众多的探测器“前赴后继”?探测木星有哪些科学价值?为此,科技日报专访了澳门科技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陈炯林。  吸引诸多探测器“前赴后继”的首先是木星本身未解的奥秘。  五彩缤纷的条纹、巨大的红斑是木星最引人注目的特征。然而,人们并不...
      北京时间7月5日,跋涉27亿公里的“朱诺”号进入木星轨道。然而,“朱诺”号并非造访木星的第一个探测器。在它之前,“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尤利西斯”号、“伽利略”号等8个探测器都曾造访木星。是什么吸引数量众多的探测器“前赴后继”?探测木星有哪些科学价值?...
  • 太空垃圾伤人概率为1/2500 低于交通事故2016-07-06
    太空垃圾伤人概率为1/2500 低于交通事故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1日报道,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位于科隆的风洞设施内,科学家塞巴斯蒂安·威廉斯尝试模拟卫星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他说:“轨道上有很多卫星,它们迟早都会坠入地球大气层。卫星再入大气层时可能会解体。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坠落物造成损失的概率有多高?”  报道说,风洞的核心是一台两米高的球形金属实验舱,测试样本通常由特殊夹具固定在实验舱里。不过,威廉斯没有使用这些夹具,而是让样本在速度为每小时3000千米的高速气流中自由运动,从而模拟卫星碎片再入大气...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1日报道,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位于科隆的风洞设施内,科学家塞巴斯蒂安·威廉斯尝试模拟卫星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他说:“轨道上有很多卫星,它们迟早都会坠入地球大气层。卫星再入大气层时可能会解体。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坠落物造成损失的概率有多高?”  报道说,...
  • 火星的卫星或是被撞出来的 未来很可能由两颗变为一颗2016-07-05
    火星的卫星或是被撞出来的 未来很可能由两颗变为一颗
      比利时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火星的两个卫星与月球的形成过程大体类似,均是在一次大碰撞中产生的。不过,由于运行轨道的关系,未来留下来陪伴火星的将只剩下一颗卫星,另一颗则会被拉向火星最终陨落。  火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太阳系行星,与地球相比,它有火卫一和火卫二两颗卫星。这两颗卫星曾被认为是火星捕获的小行星,但最新研究发现,它们如同月球的产生过程一样,可能也是在一次大碰撞事件中形成的。然而,让科学家们不解的是,同样是碰撞事件,为何火星不像地球一样形成一个大卫星...
      比利时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火星的两个卫星与月球的形成过程大体类似,均是在一次大碰撞中产生的。不过,由于运行轨道的关系,未来留下来陪伴火星的将只剩下一颗卫星,另一颗则会被拉向火星最终陨落。  火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太阳系行星,与地球相比,它有火卫一和火卫二两颗卫星。这...
  • 探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卫生严格超手术室2016-07-05
    探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卫生严格超手术室
      当地时间6月28日清晨4时,2016年中俄主流媒体联合采访团的记者们乘大巴前往位于俄罗斯阿穆尔州齐奥尔科夫斯基市的“东方”航天发射场。这座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航天基地首次迎来外国记者。航天城有怎样的发展历史?发射塔如何实现自动开启?  承载独立空间探索期望  从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对岸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出发,180公里路程,足足用了3个小时,采访团才抵达“东方”航天发射场。  这是俄罗斯首座民用航天发射场,承载着俄罗斯独立进行空间探索的期望。发射场本...
      当地时间6月28日清晨4时,2016年中俄主流媒体联合采访团的记者们乘大巴前往位于俄罗斯阿穆尔州齐奥尔科夫斯基市的“东方”航天发射场。这座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航天基地首次迎来外国记者。航天城有怎样的发展历史?发射塔如何实现自动开启?  承载独立空间探索期望  从中国黑...
  • 5年18亿英里,朱诺号探测器将抵木星展开发现之旅2016-07-04
    5年18亿英里,朱诺号探测器将抵木星展开发现之旅
      据外媒7月29日报道,经过五年、将近18亿英里的飞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将以最简单的无线电信号——传回地球的3秒钟的“哔哔”声宣告抵达木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计,哔哔声将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晚上11点53分抵达地球。朱诺号项目经理瑞克·尼巴肯说,这意味着探测器进入了木星的轨道。”   朱诺号的任务是探索木星表面云层之下的谜团。已经肆虐了好几个世纪的大红斑Great Red Spot风暴向下延伸了多少?太阳系最大行星内...
      据外媒7月29日报道,经过五年、将近18亿英里的飞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将以最简单的无线电信号——传回地球的3秒钟的“哔哔”声宣告抵达木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计,哔哔声将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晚上11点53分抵达地球。朱诺号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