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首次用火星“土壤”种出可食用作物2016-07-01
    科学家首次用火星“土壤”种出可食用作物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27日报道,荷兰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模拟月球和火星的土壤条件,进行农作物栽培实验。  瓦赫宁恩大学与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担心,即便种出了农作物,其重金属含量可能会过高,从而对人类产生有害影响。  但事实证明,实验中种出的西红柿、豌豆、小红萝卜和黑麦不仅安全,而且有可能比在地球土壤中种出的更健康。  施维格·瓦梅林克博士说:“我们对小红萝卜、豌豆、黑麦和西红柿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的结果充满了希望。我们可以食用它们。”  美国国家航空...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27日报道,荷兰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模拟月球和火星的土壤条件,进行农作物栽培实验。  瓦赫宁恩大学与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担心,即便种出了农作物,其重金属含量可能会过高,从而对人类产生有害影响。  但事实证明,实验中种出的西红柿、豌豆、小红萝卜和...
  • 俄航天集团公司准备制造可返回的火箭2016-07-01
    俄航天集团公司准备制造可返回的火箭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俄航天集团公司准备开始建造第一级可返回的运载火箭样品,为此赫鲁尼契夫国家航天研制中心已经组成俄罗斯曾经研发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专家小组。  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负责火箭项目的总工程师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向《消息报》表示:“赫鲁尼契夫国家航天研制中心总经理下令该企业恢复重复使用运载系统的部门。这是一个月前的事情。我们邀请曾经研发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人来工作。”  根据俄罗斯工程师的设想,火箭的第一级将可像飞机一样降落回发射场的跑道。梅德...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俄航天集团公司准备开始建造第一级可返回的运载火箭样品,为此赫鲁尼契夫国家航天研制中心已经组成俄罗斯曾经研发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专家小组。  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负责火箭项目的总工程师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向《消息报》表示:“赫鲁尼契夫国家航天研制中...
  • 印尼银行发射“金融卫星” 银行业卫星时代到来2016-07-01
    印尼银行发射“金融卫星” 银行业卫星时代到来
      近日,一枚搭载着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卫星的阿里安5号火箭,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基地发射成功,该行成为全球首家拥有专属卫星的金融机构。这个新闻并未被广泛关注,因为该行并不是全球名列前茅的银行,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银行业“卫星时代”的到来。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是印尼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已于2003年上市。该银行在上世纪80年代设立专营农村小额信贷的独立业务部。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凭借小额信贷业务部优良的贷款质量和盈利能力, BRI成为...
      近日,一枚搭载着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卫星的阿里安5号火箭,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基地发射成功,该行成为全球首家拥有专属卫星的金融机构。这个新闻并未被广泛关注,因为该行并不是全球名列前茅的银行,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银行业“卫星时代”的到来。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
  • “黎明”号揭示谷神星亮斑及次表层成分:冰少 盐多2016-06-30
    “黎明”号揭示谷神星亮斑及次表层成分:冰少 盐多
      英国《自然》杂志及《自然—地球科学》杂志6月29日公开发表的两篇行星科学论文,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黎明”号探测器经过谷神星时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全新分析,揭示了这颗矮行星的神秘亮斑及其表面以下的组成成分。论文指出,虽然时间可能很短暂,但谷神星的次表层中或存在一些液体。  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这颗星表面较为暗淡,点缀着超过130个亮斑,其中最显著的分布在欧卡托撞击坑附近。“黎明”号探测器自2015年3月开始围绕谷神星进行考察,已发布的研究显...
      英国《自然》杂志及《自然—地球科学》杂志6月29日公开发表的两篇行星科学论文,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黎明”号探测器经过谷神星时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全新分析,揭示了这颗矮行星的神秘亮斑及其表面以下的组成成分。论文指出,虽然时间可能很短暂,但谷神星的次表层中或存在一些液体。...
  • 美航天局成功测试新型火箭推进器2016-06-30
    美航天局成功测试新型火箭推进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6月28日宣布,当天成功对其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进行了地面测试。  “太空发射系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深空探测任务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被该局称为“世界上威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其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由轨道ATK公司建造,每个助推器的推力可达360万磅(约1633吨)。  当天上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轨道ATK公司位于犹他州的普罗蒙特里测试基地对固体火箭助推器进行了2分钟的点火测试。这是该局在“太空发射系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6月28日宣布,当天成功对其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进行了地面测试。  “太空发射系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深空探测任务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被该局称为“世界上威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其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由轨道ATK公司建造,...
  • 俄美计划于2020年在月球轨道建立空间站2016-06-29
    俄美计划于2020年在月球轨道建立空间站
      据俄媒报道,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设计绕月空间站。  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新闻处主任罗曼诺娃表示:“已经开始就太空平台未来外形以及对组件的要求进行讨论。据悉,未来建造国际绕月空间站以及运行的计划将在2017年上半年展示给国际空间站伙伴航天机构的负责人。”  据报道,绕月空间站将在2020年前投入运行。  探索远太空的项目包括研究火星、小行星以及近月空间和月球本身。   开发月球计划是俄罗斯载人航天的战略目标。计划在2030年...
      据俄媒报道,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设计绕月空间站。  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新闻处主任罗曼诺娃表示:“已经开始就太空平台未来外形以及对组件的要求进行讨论。据悉,未来建造国际绕月空间站以及运行的计划将在2017年上半年展示给国际空间站伙伴航天...
  • 美航天局成功测试新型火箭推进器 2016-06-29
    美航天局成功测试新型火箭推进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6月28日宣布,当天成功对其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进行了地面测试。  “太空发射系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深空探测任务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被该局称为“世界上威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其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由轨道ATK公司建造,每个助推器的推力可达360万磅(约1633吨)。  当天上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轨道ATK公司位于犹他州的普罗蒙特里测试基地对固体火箭助推器进行了2分钟的点火测试。这是该局在“太空发射系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6月28日宣布,当天成功对其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进行了地面测试。  “太空发射系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深空探测任务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被该局称为“世界上威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其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由轨道ATK公司建造,...
  • 用“潮汐瓦解事件”可分析黑洞引力效应2016-06-28
    用“潮汐瓦解事件”可分析黑洞引力效应
      英国《自然》期刊上6月22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宇宙学论文,报告了一个通常处于休眠状态的超质量黑洞(SMBH)撕碎了一颗临近的恒星。该研究分析了收集到的X射线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这颗恒星经历的“潮汐瓦解事件”和被吸入超质量黑洞的过程。这为研究通常处于沉睡状态的黑洞的引力效应开辟了新方法,并可以将其用于测量黑洞的自旋。  目前,人类对超大质量黑洞周围时空的了解,是基于积极吸积的黑洞。遗憾的是,有90%的超大质量黑洞处在休眠状态——相当于是“沉睡的巨人”。而“潮...
      英国《自然》期刊上6月22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宇宙学论文,报告了一个通常处于休眠状态的超质量黑洞(SMBH)撕碎了一颗临近的恒星。该研究分析了收集到的X射线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这颗恒星经历的“潮汐瓦解事件”和被吸入超质量黑洞的过程。这为研究通常处于沉睡状态的黑洞的引力效...
  • 朱诺号探测器将于7月初进入木星道2016-06-28
    朱诺号探测器将于7月初进入木星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消息称,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将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晚进入木星轨道,结束其将近5年的长途旅行。    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它将在距离木星云层顶大约4600公里的高度围绕木星运行37圈,对木星起源、内部结构、大气及磁场等相关数据进行探测,成为人类历史上距离木星最近的航天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朱诺号项目主管瑞克·尼巴肯说:“这种感觉就像是其他行星都被我们甩到了身后,在后视镜里越来越远,而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身影则...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消息称,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将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晚进入木星轨道,结束其将近5年的长途旅行。    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它将在距离木星云层顶大约4600公里的高度围绕木星运行37圈,对木星起源、内部结构、大气及磁场等相关数据进行探测,成为人类...
  • 人类对黑洞的认识并非是“黑洞”2016-06-27
    人类对黑洞的认识并非是“黑洞”
    黑洞的形成图从理论上来说,万物都可变成黑洞40年多前,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提出了所谓的“霍金辐射”理论,即黑洞因为辐射而逐渐萎缩变小直至消失。多重宇宙示意图  最近,一条消息又让全世界物理学界为之沸腾,引力波再次被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一缘起于宇宙间两个黑洞黑吃黑“火拼”事件产生的强烈时空振荡,再次被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逮个正着”。    这次重大事件的“始作俑者”黑洞,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其巨大能量和重要性。黑洞就是一个中...
    黑洞的形成图从理论上来说,万物都可变成黑洞40年多前,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提出了所谓的“霍金辐射”理论,即黑洞因为辐射而逐渐萎缩变小直至消失。多重宇宙示意图  最近,一条消息又让全世界物理学界为之沸腾,引力波再次被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一缘起于宇宙间两个黑洞黑吃...
  • 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协议签字仪式在日内瓦举行2016-06-27
    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协议签字仪式在日内瓦举行
      6月16日,世界气象组织秘书处在日内瓦举办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协议签字仪式,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7个国家气象部门的负责人和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在协议上签字。    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由中国气象局倡议发起并承办首届大会,自2010年至今已由各国成功轮流举办了六届。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的实践为气象卫星运行方、应用方的结合和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是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四方在区域气象卫星领域的一...
      6月16日,世界气象组织秘书处在日内瓦举办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协议签字仪式,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7个国家气象部门的负责人和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在协议上签字。    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由中国气象局倡议发起并承办首届大会...
  • 哈勃太空望远镜“寿命”再延5年2016-06-24
    哈勃太空望远镜“寿命”再延5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6月23日宣布,原本在6月30日“服役”到期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将继续在轨道上工作至2021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声明说,已延长与美国大学天文研究协会之间的合同,该协会位于美国巴尔的摩的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将继续支持哈勃的科学观测任务至2021年6月30日。美国航天局将为此支付1.963亿美元,使该机构从哈勃发射升空至今在观测任务上的花费总额达到20.3亿美元。  声明说,美国在2009年通过航天飞机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最后一次维护后...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6月23日宣布,原本在6月30日“服役”到期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将继续在轨道上工作至2021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声明说,已延长与美国大学天文研究协会之间的合同,该协会位于美国巴尔的摩的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将继续支持哈勃的科学观测任务至2021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