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大观:去火星种土豆,有谱2016-06-02
    科技大观:去火星种土豆,有谱
      古代中国人把火星称为“荧惑”,因其荧荧似火,行踪不定。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不仅揭开了火星的神秘面纱,还发现这颗星球相当宜居。于是,人类迈向火星的脚步越走越快,除了登陆火星,还要在火星定居。特别是随着影片《火星救援》的上映,大家似乎觉得移民火星已经不是件遥远的事了。  要移民,就得有食物。在众多的粮食作物中,土豆有幸成了科学家首选品种之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近日宣布,将与利马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在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进行太空种植模拟实验,尝试在模拟的火...
      古代中国人把火星称为“荧惑”,因其荧荧似火,行踪不定。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不仅揭开了火星的神秘面纱,还发现这颗星球相当宜居。于是,人类迈向火星的脚步越走越快,除了登陆火星,还要在火星定居。特别是随着影片《火星救援》的上映,大家似乎觉得移民火星已经不是件遥远的事了。 ...
  • “罗塞塔”在彗星上发现“生命基石”2016-05-31
    “罗塞塔”在彗星上发现“生命基石”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来的?有一种理论认为是彗星带来的。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为此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它发现,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上存在氨基酸等物质,它们被认为是生命形成的基石。  欧洲空间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上报告说,“罗塞塔”发现,“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周围稀薄的气体中存在甘氨酸和磷元素。甘氨酸是一种氨基酸,而氨基酸在生命体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生命基石”。磷元素也广泛存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细胞膜等处,...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来的?有一种理论认为是彗星带来的。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为此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它发现,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上存在氨基酸等物质,它们被认为是生命形成的基石。  欧洲空间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上报告说,“罗塞塔”发现,“...
  • 宇宙“黑洞种子”首次被发现 质量为太阳10万倍2016-05-30
    宇宙“黑洞种子”首次被发现 质量为太阳10万倍
      据外媒报道,宇宙的“黑洞种子”首次被发现!天文学家已经找到迄今最佳的早期宇宙中黑洞种子的证据,其质量为太阳的10万倍,该发现有望协助揭开超级黑洞的成因之谜。  据报道,意大利国家天文台和比萨高等师范学校的研究者在使用哈勃、钱德拉及斯皮策3种望远镜获取数据后,才辨别出了这些潜在的黑洞种子。  研究者发现,大黑洞可直接因为气体云的碰撞而形成。之后这种黑洞像种子一样,逐渐长大成为超级巨大的黑洞。  领导研究的比萨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帕斯库奇说:“我们找到了证据表...
      据外媒报道,宇宙的“黑洞种子”首次被发现!天文学家已经找到迄今最佳的早期宇宙中黑洞种子的证据,其质量为太阳的10万倍,该发现有望协助揭开超级黑洞的成因之谜。  据报道,意大利国家天文台和比萨高等师范学校的研究者在使用哈勃、钱德拉及斯皮策3种望远镜获取数据后,才辨别出...
  • 国际空间站首个“充气房”成功展开2016-05-30
    国际空间站首个“充气房”成功展开
      经过7个多小时的艰苦工作,国际空间站上的首个试验性充气式太空舱在5月28日的第二次充气尝试中成功展开。这个“充气房”被看作未来人类探索深空的栖息地雏形。  当天的工作从美国东部时间9时4分北京时间21时4分开始,由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杰夫·威廉斯负责给这个名为“比格洛可展开活动模块”的太空舱充气,整个过程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直播。鉴于微重力环境与地面完全不同,为确保安全,威廉斯每次只把充气阀门打开很短时间,最长30秒,最短只有1秒,然后观察一段时间...
      经过7个多小时的艰苦工作,国际空间站上的首个试验性充气式太空舱在5月28日的第二次充气尝试中成功展开。这个“充气房”被看作未来人类探索深空的栖息地雏形。  当天的工作从美国东部时间9时4分北京时间21时4分开始,由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杰夫·威廉斯负责给这个名为“比格...
  • 美急切推进试验性太空飞机项目XS-12016-05-30
    美急切推进试验性太空飞机项目XS-1
      美国军方日前正式要求相关企业尽快出台试验性太空飞机项目XS-1的设计方案,“迫不及待”地推动这一美太空战略项目的研发。  旨在更快速、频繁、低成本进入“近地轨道”近地轨道的距地高度不超过2000千米的XS-1试验性太空飞机项目,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于2013年启动。这一机构日前宣布将今年7月22日作为研发团队递交设计方案的最后期限,并计划于2017年初挑选团队建造原型机,在2018年实施飞行测试。  一些美国媒体28日评论说,该机构此次“紧急宣布...
      美国军方日前正式要求相关企业尽快出台试验性太空飞机项目XS-1的设计方案,“迫不及待”地推动这一美太空战略项目的研发。  旨在更快速、频繁、低成本进入“近地轨道”近地轨道的距地高度不超过2000千米的XS-1试验性太空飞机项目,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于2013年...
  • 俄“联盟”火箭成功发射一颗导航卫星2016-05-30
    俄“联盟”火箭成功发射一颗导航卫星
      5月29日,俄罗斯用“联盟-2.1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这是俄罗斯今年第三次用“联盟-2.1B”火箭发射卫星。  俄国防部新闻局当天发布的公报说,莫斯科时间29日11时45分北京时间16时45分,俄罗斯空天兵从该国西北部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用一枚“联盟-2.1B”中型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近4个小时后,火箭的最后一级将导航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目前地面可以稳定地收到来自这颗卫星的遥测信号,卫星内各...
      5月29日,俄罗斯用“联盟-2.1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这是俄罗斯今年第三次用“联盟-2.1B”火箭发射卫星。  俄国防部新闻局当天发布的公报说,莫斯科时间29日11时45分北京时间16时45分,俄罗斯空天兵从该国西北部的普列谢茨克航天...
  • 日本卫星“瞳”故障原因系人为失误 指令正负号输错2016-05-26
    日本卫星“瞳”故障原因系人为失误 指令正负号输错
      5月24日,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事故检证委员会上提交的报告称,关于太阳能电池面板破损而停止运行的X线天文卫星“瞳”,已查明故障原因:由于地面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向卫星发送了错误指令。  3月底,“瞳”的姿势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为了修复异常姿势,工作人员提前向卫星输送了喷射引擎的指令,但输入的正负数值有误,导致引擎异常喷射,机体开始高速旋转。最后太阳能电池面板破损而无法继续运行。  据悉,数值错误是由于工作人员之间沟通不畅,未能准确传达数...
      5月24日,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事故检证委员会上提交的报告称,关于太阳能电池面板破损而停止运行的X线天文卫星“瞳”,已查明故障原因:由于地面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向卫星发送了错误指令。  3月底,“瞳”的姿势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为了修复异常姿势,工作人...
  • 美航天局研制“火星2020”巡视器将应用增强现实技术2016-05-26
    美航天局研制“火星2020”巡视器将应用增强现实技术
      据美国科技媒体5月24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探索微软公司“全息眼镜”头戴式混合现实装置在“火星2020”巡视探测器设计中的应用潜力。此前,该局已经利用该装置开展了“火星虚拟漫步”活动。  报道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针对太空探索和教育研发了包括“原型太空”的多项关于“全息眼镜”的应用。“原型太空”由该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开发,该应用可将虚拟的硬件设施叠加在视场中,将真实的硬件与虚拟硬件进行对比,使工程师可以提前评估巡视器各仪器组件的组装情况,...
      据美国科技媒体5月24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探索微软公司“全息眼镜”头戴式混合现实装置在“火星2020”巡视探测器设计中的应用潜力。此前,该局已经利用该装置开展了“火星虚拟漫步”活动。  报道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针对太空探索和教育研发了包括“原型太空”的...
  • 欧洲空间局发布非洲大陆卫星拼图2016-05-26
    欧洲空间局发布非洲大陆卫星拼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欧洲空间局近日公布了一组画面壮观的非洲大陆马赛克拼图,该图像由“哨兵-2A”卫星拍摄后拼接而成。  “哨兵-2A”卫星用时4个月,拍摄了近7000张照片,展现了占地球陆地20%面积的非洲大陆在晴空时的图像。卫星可覆盖290千米宽,并且每10天围绕地球一周,因此可以极大可能地在天气晴朗时捕捉到多云天气较多的热带地区图像。  从图像上看,在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的非洲大陆,仅有大湖地区包括维多利亚湖和坦噶尼喀湖地区由于云层厚重无法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欧洲空间局近日公布了一组画面壮观的非洲大陆马赛克拼图,该图像由“哨兵-2A”卫星拍摄后拼接而成。  “哨兵-2A”卫星用时4个月,拍摄了近7000张照片,展现了占地球陆地20%面积的非洲大陆在晴空时的图像。卫星可覆盖290千米宽,并且每10天...
  • 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划12年内将人送往火星2016-05-26
    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计划12年内将人送往火星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3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将加入日益激烈的火星竞赛中。该公司透露,将在2028年前发射一艘载人飞船前往火星。  据报道,该飞船已被命名为“火星大本营”Mars Base Camp,将搭载6名宇航员于2028年进入环火星轨道。该公司表示,将利用当前技术加速开发该“前哨基地”,最终帮助人类登上火星。  该计划于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人类到火星”峰会上揭开面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希望宇航员可以对...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3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将加入日益激烈的火星竞赛中。该公司透露,将在2028年前发射一艘载人飞船前往火星。  据报道,该飞船已被命名为“火星大本营”Mars Base Camp,将搭载6名宇航员于...
  • 美航天局发现太阳超级耀斑或有助地球早期生命存活2016-05-25
    美航天局发现太阳超级耀斑或有助地球早期生命存活
      是太阳超级耀斑触发了最初的地球大气化学变化吗?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5月2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太阳年轻时的活跃可能有助于给早期地球生命提供所需成分和气候。  氮是地球生命必需的基本组成,但在地球早期,氮可能只是以氮气形式存在于地球大气中,而且是一种很少参加化学反应的惰性物质。分解大气中的氮分子是一个高耗能过程,但只有这样才能让生物可以更好地利用重组后的氮元素。  位于美国马里兰州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弗拉基米尔·艾帕尔天和...
      是太阳超级耀斑触发了最初的地球大气化学变化吗?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5月2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太阳年轻时的活跃可能有助于给早期地球生命提供所需成分和气候。  氮是地球生命必需的基本组成,但在地球早期,氮可能只是以氮气形式存在于地球大气...
  • 高可靠性观测首次证实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适用遥远宇宙2016-05-25
    高可靠性观测首次证实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适用遥远宇宙
      科学家2013年绘制的宇宙三维地图  一个以日本东京大学奥村哲平特任研究员和户谷友则教授为主要成员的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利用在夏威夷的“昴”望远镜对遥远星系进行观测,在绘制平均距离130亿光年约3000个星系范围的宇宙三维图的基础上,首次测算出由重力引起的大规模结构形成速度,证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遥远宇宙中也成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日本天文学会发行的《欧文研究报告》网络版。  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直在不断膨胀,有理论推测其膨胀速度会渐缓,但近年来观测发现,宇...
      科学家2013年绘制的宇宙三维地图  一个以日本东京大学奥村哲平特任研究员和户谷友则教授为主要成员的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利用在夏威夷的“昴”望远镜对遥远星系进行观测,在绘制平均距离130亿光年约3000个星系范围的宇宙三维图的基础上,首次测算出由重力引起的大规模结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