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将试飞可重复使用发射技术验证器2016-04-25
    印度将试飞可重复使用发射技术验证器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基兰·库马尔4月23日表示,印度将于下月底试飞可重复使用发射技术验证器(RLV-TD)。  RLV-TD犹如“带翼火箭”,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它将采用像火箭一样的垂直发射技术和像飞机一样的水平着陆方式。  库马尔表示,RLV-TD目前已完成了多项测试,包括最近在印度国家航空航天实验室进行的声学测试等。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种可重复使用发射技术验证器于2012年1月得到印度政府批准,用于验证高超音速飞行、自动着陆、动力巡航等...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基兰·库马尔4月23日表示,印度将于下月底试飞可重复使用发射技术验证器(RLV-TD)。  RLV-TD犹如“带翼火箭”,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它将采用像火箭一样的垂直发射技术和像飞机一样的水平着陆方式。  库马尔表示,RLV-TD目前已...
  • 美国宇航局近距离展示谷神星陨石坑亮斑2016-04-21
    美国宇航局近距离展示谷神星陨石坑亮斑
      当地时间4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一组新的谷神星图。其中最为人关注的则是Haulani陨石坑 ,它的直径有34千米长,在下面这张彩图中,蓝色部分代表的则是年轻的地质材料。NASA“黎明号”任务小组成员Martin Hoffman在声明中称,Haulani陨石坑完美展示了他们将可能在谷神星表面得到的新发现所持有的属性。  这个陨石坑还有一个令科学家为之痴迷的地方,那就是它棱角分明的边缘,这跟我们知晓的其他太空天体--如月球表面的圆形边缘形成强烈反...
      当地时间4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一组新的谷神星图。其中最为人关注的则是Haulani陨石坑 ,它的直径有34千米长,在下面这张彩图中,蓝色部分代表的则是年轻的地质材料。NASA“黎明号”任务小组成员Martin Hoffman在声明中称,Haulani陨石...
  • 超高能中微子的银河系外之“家”获证实2016-04-21
    超高能中微子的银河系外之“家”获证实
      德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报告称,位于南极冰层下的中微子探测器“冰立方(IceCube)”曾在2012年发现了超高能中微子,现在,他们首次为其找到了一个位于银河系外的源头,这一重大发现有可能开启中微子天体物理学的新时代。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俊研究员对科技日报记者解释称,在宇宙大爆炸时期,中微子是产生得最多的粒子之一,现今仍大量产生于恒星内部的核反应,以及宇宙射线撞击地球大气层的过程。  中微子的质量非常小,不带电,...
      德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报告称,位于南极冰层下的中微子探测器“冰立方(IceCube)”曾在2012年发现了超高能中微子,现在,他们首次为其找到了一个位于银河系外的源头,这一重大发现有可能开启中微子天体物理学的新时代。  中科院高能...
  • 美国航天局研制登陆火星用电力推进系统2016-04-21
    美国航天局研制登陆火星用电力推进系统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20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阿罗吉特洛克达因公司签署了一项总额为6700万美元的合同,旨在设计并研制一款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AEP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希望这个为期36个月的合同能显著提升美国的商业太空能力,并使包括小行星重定向任务(ARM)和探测火星在内的深空探索任务成为可能。  据悉,该合同研制的电力推进系统相对目前的化学推进系统,燃料效率有望提高10倍以上。另外,与目前的电力推进系统相比,推力能力增加2倍。美国国家航...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20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阿罗吉特洛克达因公司签署了一项总额为6700万美元的合同,旨在设计并研制一款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AEP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希望这个为期36个月的合同能显著提升美国的商业太空能力,并使包括小行星重定向任务(A...
  • 地球生命源于宇宙?2016-04-15
    地球生命源于宇宙?
      作为DNA的“近亲”,RNA被认为是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最早标志之一,但对于RNA本身的最初起源却仍然充满争议。而就在最近,法国尼斯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首次证明核糖可以在彗星上的水冰中形成。  在实验中,科学家们模拟了宇宙环境下外层被水冰包裹的尘埃颗粒逐渐形成的过程,这是构成彗星的基础材料。随后将这一过程暴露在强紫外线照射下,这是一种通用的消毒程序,被用于杀灭或灭活微生物,但这正是这些尘埃颗粒在宇宙中的分子云团内形成时所处的环境。随后,样品被逐渐加热至室温...
      作为DNA的“近亲”,RNA被认为是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最早标志之一,但对于RNA本身的最初起源却仍然充满争议。而就在最近,法国尼斯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首次证明核糖可以在彗星上的水冰中形成。  在实验中,科学家们模拟了宇宙环境下外层被水冰包裹的尘埃颗粒逐渐形成的过程,这...
  • 太阳系“老九”什么样?2016-04-15
    太阳系“老九”什么样?
      近日,瑞士科学家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可能存在的太阳系第九颗行星的状态。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曾在今年1月发表文章说,在太阳系遥远的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第九颗行星。他们是根据其他天体运行轨迹的变化得出了这颗行星存在的推断。  在美国科学家提出上述结论之后,世界各地的天文望远镜正在加紧搜寻。  瑞士伯尔尼大学科学家现在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具体推断了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的尺寸、温度和构成。伯尔尼大学教授莫达希尼领导的研究小组得出结论...
      近日,瑞士科学家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可能存在的太阳系第九颗行星的状态。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曾在今年1月发表文章说,在太阳系遥远的外部边缘可能存在第九颗行星。他们是根据其他天体运行轨迹的变化得出了这颗行星存在的推断。  在美国科学家提...
  • “电动帆”宇宙飞船推进技术开始测试2016-04-14
    “电动帆”宇宙飞船推进技术开始测试
            “电动帆”宇宙飞船推进系统可利用太阳风将宇宙飞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送到太阳系边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前开始对具有革新性的“电动帆”宇宙飞船推进系统方案进行测试。这种推进系统可利用太阳风使飞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星际航行,并能降低其对燃料的依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工程师、“电动帆”项目负责人布鲁斯·维格曼介绍,太阳可以非常高的速度(每秒400公里到750公里)向太阳风中释放质子和电子,而“电动帆”将利用这些质子推进飞船...
            “电动帆”宇宙飞船推进系统可利用太阳风将宇宙飞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送到太阳系边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前开始对具有革新性的“电动帆”宇宙飞船推进系统方案进行测试。这种推进系统可利用太阳风使飞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星际航行,并能降低其对燃料的依赖。  美国...
  • 普京称俄罗斯牢固保持航天大国地位2016-04-14
    普京称俄罗斯牢固保持航天大国地位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表示,俄罗斯太空发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牢固保持着航天大国的地位。  4月12日是俄罗斯宇航员日。普京当天晚上在出席宇航员日晚会时说,俄罗斯在火箭发动机制造领域拥有优势,太空发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俄还积极研发先进的运载火箭技术和航天器以及轨道卫星群等高科技太空产品。  普京还提到了即将建成的东方航天发射场。他说,东方航天发射场是俄罗斯新的国家航天发射场,这里将不仅发射俄罗斯航天器,俄还将利用这一全新发射场与其他国家进行密切合作。  ...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表示,俄罗斯太空发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牢固保持着航天大国的地位。  4月12日是俄罗斯宇航员日。普京当天晚上在出席宇航员日晚会时说,俄罗斯在火箭发动机制造领域拥有优势,太空发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俄还积极研发先进的运载火箭技术和航天器以及轨道卫星...
  • 科普:霍金科幻以外还有航天“炫”推进2016-04-14
    科普:霍金科幻以外还有航天“炫”推进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日前宣布,将致力于用地面激光远距离持续作用于航天器的帆板上,使其加速至光速的五分之一,在飞行20年后抵达4光年以外的半人马星座。  这个想法看起来很科幻。其实此前航天界已在研究三种很“炫”的推进技术,也不比霍金的计划差。  小巧灵便的电推进  航天电推进系统也叫电火箭。它不用化学燃料,而是以电能加热或电离推进剂,使其加速喷射而产生推力。  电推进系统的效率是目前运载火箭所用化学推进系统的10倍,具有高比冲(即消耗单位质量的推进剂所能...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日前宣布,将致力于用地面激光远距离持续作用于航天器的帆板上,使其加速至光速的五分之一,在飞行20年后抵达4光年以外的半人马星座。  这个想法看起来很科幻。其实此前航天界已在研究三种很“炫”的推进技术,也不比霍金的计划差。  小巧灵便的电推进  航...
  • 火箭海上回收成功,人类离太空游还有多远2016-04-14
    火箭海上回收成功,人类离太空游还有多远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于4月8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其中最令人关注的物资是首个试验性充气式太空舱。此次发射的火箭第一级也第一次成功在海上无人船软着陆。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海上回收第一级火箭。  火箭在海上成功回收意味着火箭回收技术从初级版的1.0迈入到了高级版的2.0,这种成功当然不只是从陆地回收成功到海上回收成功的升级,而是有多重视角。因为,海上回收火箭并非此次任务重点,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此次将实现对国际空间站的补给运输任务。...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于4月8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其中最令人关注的物资是首个试验性充气式太空舱。此次发射的火箭第一级也第一次成功在海上无人船软着陆。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海上回收第一级火箭。  火箭在海上成功回收意味着火箭回收技术从初级版的1....
  • 中国专家:霍金激光“飞船”尚属科幻 或具工程意义2016-04-14
    中国专家:霍金激光“飞船”尚属科幻 或具工程意义
        4月12日,在美国纽约新世贸中心观景台,霍金(前)和参加“突破摄星”计划发布会的成员展示名为“星片”的电脑芯片。  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4月12日在纽约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开发以激光推进的微型星际“飞船”,力争以光速五分之一的速度,用20年时间飞到距地球4.37光年的半人马星座的阿尔法星附近。对于这一计划,中国专家认为,想法很好,但目前具有科幻色彩。如果在遥远的将来能够实现,将具有开创性工程意义,但还谈不到科学价值。  霍金提出的以地面激光持续作用于...
        4月12日,在美国纽约新世贸中心观景台,霍金(前)和参加“突破摄星”计划发布会的成员展示名为“星片”的电脑芯片。  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4月12日在纽约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开发以激光推进的微型星际“飞船”,力争以光速五分之一的速度,用20年时间飞到距地球4.37光...
  • 开普勒望远镜再次度过危机 将“体检”一周2016-04-13
    开普勒望远镜再次度过危机 将“体检”一周
      有搜寻类地行星“神探”之称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又一次安度危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4月11日说,开普勒已成功从上周的紧急状态中恢复过来。  4月7日,地面任务人员准备调整开普勒望远镜的姿态,使其朝向银河系中心,开始新的行星调查任务,结果发现它进入紧急模式,仅维持最低限度的运行能力。此前,它在4月4日与地面的例行联系中还状况良好。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4月11日发表的声明,经过地面工程师数日努力,开普勒望远镜于10日上午恢复稳定,其通信天线指向地球,继续向...
      有搜寻类地行星“神探”之称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又一次安度危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4月11日说,开普勒已成功从上周的紧急状态中恢复过来。  4月7日,地面任务人员准备调整开普勒望远镜的姿态,使其朝向银河系中心,开始新的行星调查任务,结果发现它进入紧急模式,仅维持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