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高分子介电质可用于制造航天器2015-08-05
    新型高分子介电质可用于制造航天器
      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介绍了一种新型高分子介电质,这种材料不但能存储能量,还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在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航天器的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介电质是一种可被电极化的绝缘体。它的电传导能力很低,却具备很好的介电强度,是制造电绝缘体的理想材料。   此外,由于介电质可被高度电极化,也非常适用于制造电容器。用介电质制造的电容器在电子产品和供电系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但此前绝大多数的高分子介电质都对温度比较敏感,只有在较低的温度...
      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介绍了一种新型高分子介电质,这种材料不但能存储能量,还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在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航天器的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介电质是一种可被电极化的绝缘体。它的电传导能力很低,却具备很好的介电强度,是制造电绝缘体的理想材料...
  • 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一颗“濒死”恒星最后一面2015-08-05
    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一颗“濒死”恒星最后一面
      据台湾“中广网”8月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拍下的一颗“濒死”恒星的最后一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这颗“濒死”的恒星,名字叫NGC6565星状星云。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星状星云的核心呈现深蓝色,而最外围,则是被一团橙色气体包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解释说,濒死恒星表面被“星风”给拉走,而发光的内核外露,释放出紫外线,使得附近的气体看起来好像染上了不同的颜色。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恒星也会有消...
      据台湾“中广网”8月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拍下的一颗“濒死”恒星的最后一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这颗“濒死”的恒星,名字叫NGC6565星状星云。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星状星云的核心呈现深蓝色,而最外围,则是被...
  • 太阳系行星:人类聚焦的太空明星2015-08-05
    太阳系行星:人类聚焦的太空明星
      近一段时间,关于行星的事情很热。  先是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成为人类首颗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而这架探测器上还带有冥王星的发现者美国人克莱德·汤博的部分遗骸。接着又有发现“地球兄弟”的消息传来——在1400光年外发现宜居系外行星。  借着这股“行星热”,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人类自古以来认识太阳系行星的过程。   古埃及人最早把行星奉为神明   今天我们所知的太阳系大行星共有八颗。除我们居住的地球外,其他七颗行星中,有五颗是凭肉眼就能进行观测的,人类...
      近一段时间,关于行星的事情很热。  先是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成为人类首颗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而这架探测器上还带有冥王星的发现者美国人克莱德·汤博的部分遗骸。接着又有发现“地球兄弟”的消息传来——在1400光年外发现宜居系外行星。  借着这股“行星热”,我们不妨...
  • 远程微波可将航天飞机送上天2015-08-05
    远程微波可将航天飞机送上天
      近日,美国卫星成像初创公司行星实验室传来消息,该公司研制出一种微波驱动发动机的方式,可使航天飞机不需要携带燃料,利用远程微波能量传输就能将地面上的能量传输到航天飞机上,通过热交换器形成推力,最终推动航天飞机升空。   其原理是:大规模电池组从普通电网汲取能量,能量随后被转化为微波,一组模块化的微波天线相位阵列接收微波后,朝航天飞机上的一台热交换器发射微波能量束,热交换器借此加热燃料箱中的氢,产生能量后驱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入轨放下载荷后,航天飞机重返发...
      近日,美国卫星成像初创公司行星实验室传来消息,该公司研制出一种微波驱动发动机的方式,可使航天飞机不需要携带燃料,利用远程微波能量传输就能将地面上的能量传输到航天飞机上,通过热交换器形成推力,最终推动航天飞机升空。   其原理是:大规模电池组从普通电网汲取能量,能量随...
  • 太空花生:奇特形状小行星近距离掠过地球2015-08-05
    太空花生:奇特形状小行星近距离掠过地球
      图像显示,这颗被命名为“1999 JD6”的小行星在美国太平洋时间7月24日晚上9:55(北京时间7月25日下午1:55)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   小行星1999 JD6的旋转   北京时间8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拍摄到了一颗花生形状的小行星,它在上周末以非常近的距离掠过地球。据介绍,这可能是一颗“密接小行星”,由两个圆形突出的部分组成。   图像显示,这颗被命名为“1999 JD6”的小行星在美国太平洋时间7月24日...
      图像显示,这颗被命名为“1999 JD6”的小行星在美国太平洋时间7月24日晚上9:55(北京时间7月25日下午1:55)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   小行星1999 JD6的旋转   北京时间8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拍摄到了一颗花生形...
  • 日本创新企业计划发射卫星监测细微太空垃圾 2015-08-05
    日本创新企业计划发射卫星监测细微太空垃圾
      据日本共同社8月2日报道,日本创新企业计划最快于2016年秋季发射人造卫星,对从地面难以掌握的0.1-1毫米大小的细微太空垃圾的分布及轨道进行监测。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ASTROSCALE公司是以首席执行官冈田光信等日本人为主成立的创新企业,从事的业务是清扫退役人造卫星、火箭的零部件和碎片等太空垃圾。    据称,从地面能够监测到的大小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超过2万个。ASTROSCALE估计包括细微垃圾在内,太空垃圾数量在1亿个以上。   这些太空垃圾...
      据日本共同社8月2日报道,日本创新企业计划最快于2016年秋季发射人造卫星,对从地面难以掌握的0.1-1毫米大小的细微太空垃圾的分布及轨道进行监测。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ASTROSCALE公司是以首席执行官冈田光信等日本人为主成立的创新企业,从事的业务是清扫退役人造卫...
  • 火星上生命的种子可能休眠于荒漠中2015-08-05
    火星上生命的种子可能休眠于荒漠中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正在火星沙漠中寻找生命遗迹,好奇号所在的撞击坑被命名为盖尔撞击坑,沉积物的分析表明,这里存在湿热环境,确切地说是液态水。科学家认为火星生命可能生存在海洋或者湖泊中,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进展,我们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数百米深的海洋,但还是没有发现生命痕迹。难道火星在过去仅仅是存在海洋,却没有生命?!于是一些科学家将目光转移,去火星的荒漠寻找生命。   传统的观点认为,火星的生命应该存在于海洋中,事实上我们也发...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正在火星沙漠中寻找生命遗迹,好奇号所在的撞击坑被命名为盖尔撞击坑,沉积物的分析表明,这里存在湿热环境,确切地说是液态水。科学家认为火星生命可能生存在海洋或者湖泊中,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进展,我们发现了火星上存在数百米...
  •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褐矮星极光现象2015-08-05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褐矮星极光现象
      当地时间8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位于天琴座的一颗褐矮星有极光现象。据报告称,一个国际团队在距离地球约18光年,位于天琴座的一颗褐矮星周围探测到了极光。科学家称,这种发光看起来很像地球的极光,但其亮度超过极光有百万倍,并且呈现红色而非绿色。   据谢菲尔德大学的天文学家斯图尔特·李特费尔说:“有可能是褐矮星表面的一些物质剥落,自己产生了带电粒子。”另一种可能是,存在一颗尚未被发现的行星或卫星围绕这颗褐矮星运行,为它带来了导致极光产生的物质。木星...
      当地时间8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位于天琴座的一颗褐矮星有极光现象。据报告称,一个国际团队在距离地球约18光年,位于天琴座的一颗褐矮星周围探测到了极光。科学家称,这种发光看起来很像地球的极光,但其亮度超过极光有百万倍,并且呈现红色而非绿色。   据谢菲尔德大...
  • 美国首次展出挑战者号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残骸2015-08-05
    美国首次展出挑战者号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残骸
      事隔数十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佛罗里达州甘迺迪太空中心举办展览,首次向公众展出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残骸。   名为“永远铭记”的纪念馆十分低调,在6月底悄悄开幕,展出1986年失事的“挑战者号”残骸,以及于2003年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残骸。   在乌灯黑火的房间内,展示了“挑战者号”左边机身12呎长残片,以及“哥伦比亚号”驾驶舱窗口熏黑的框架。   除了展示残骸之外,纪念馆还展示了每个太空人的日常用品,照片和一些个人物品。美国国家...
      事隔数十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佛罗里达州甘迺迪太空中心举办展览,首次向公众展出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残骸。   名为“永远铭记”的纪念馆十分低调,在6月底悄悄开幕,展出1986年失事的“挑战者号”残骸,以及于2003年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残骸。  ...
  • 日本创新企业计划发射卫星监测细微太空垃圾2015-08-04
    日本创新企业计划发射卫星监测细微太空垃圾
      据日本共同社8月2日报道,日本创新企业计划最快于2016年秋季发射人造卫星,对从地面难以掌握的0.1-1毫米大小的细微太空垃圾的分布及轨道进行监测。总部位于新加坡的ASTROSCALE公司是以首席执行官冈田光信等日本人为主成立的创新企业,从事的业务是清扫退役人造卫星、火箭的零部件和碎片等太空垃圾。  据称,从地面能够监测到的大小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超过2万个。ASTROSCALE估计包括细微垃圾在内,太空垃圾数量在1亿个以上。  这些太空垃圾以每秒7...
      据日本共同社8月2日报道,日本创新企业计划最快于2016年秋季发射人造卫星,对从地面难以掌握的0.1-1毫米大小的细微太空垃圾的分布及轨道进行监测。总部位于新加坡的ASTROSCALE公司是以首席执行官冈田光信等日本人为主成立的创新企业,从事的业务是清扫退役人造卫星...
  • 美航空航天局打造无人机智能交通管制系统2015-08-03
    美航空航天局打造无人机智能交通管制系统
      无人机很快将拥有自己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并且像它们一样,系统也将无人操纵。新一代智能无人机会享有持续的互联网接入,共同规划路线,同时感知并避开其线路上的任何障碍物。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规划无人操纵的无人机系统交通管制(UTM)体系,其将不会要求人类监控每架飞机,正如现在所发生的那样。下一代无人机会配备使其连接到基于云端的UTM系统的技术,而这将提供持续的沟通、导航和监控,指挥无人机并警告它们前方出现拥堵或恶劣天气。  由于传统雷达在贴近地面处表现...
      无人机很快将拥有自己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并且像它们一样,系统也将无人操纵。新一代智能无人机会享有持续的互联网接入,共同规划路线,同时感知并避开其线路上的任何障碍物。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规划无人操纵的无人机系统交通管制(UTM)体系,其将不会要求人类监控每架飞机...
  • 彗星可能是宇宙的“生命实验室”2015-08-03
    彗星可能是宇宙的“生命实验室”
      去年11月,“菲莱”彗星着陆器作为欧空局罗塞塔任务的一部分,在着陆发生的反弹过程中,借助两个独立的仪器“嗅”到了周围的一些分子。经过持续半年对传回数据进行的分析工作,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得出结论:彗星67P至少包含了16种有机化合物成分,其中4种是此前从未在彗星上探测到的。  欧洲空间局高级科学顾问马克·麦考瑞恩说:“彗星上有水、二氧化碳、甲烷、氨等能组成更复杂有机分子的成熟材料,经过太阳和宇宙的紫外UV光辐射,或者当彗星撞击年...
      去年11月,“菲莱”彗星着陆器作为欧空局罗塞塔任务的一部分,在着陆发生的反弹过程中,借助两个独立的仪器“嗅”到了周围的一些分子。经过持续半年对传回数据进行的分析工作,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得出结论:彗星67P至少包含了16种有机化合物成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