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航天机构承诺:空间站竣工时间锁定2010年2005-01-28
    五大航天机构承诺:空间站竣...
      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五大航天机构的主管今天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商讨后承诺,他们将在2010年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 由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2003年2月1日发生爆炸,美国停止了所有的航天飞机飞行...
      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五大航天机构的主管今天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商讨后承诺,他们将在2010年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
  • 国际空间站外壳上出现不明原因黑斑2005-01-28
    国际空间站外壳上出现不明原因黑斑
    [国家航天局网讯] 据《乌克兰新闻网》报道,俄罗斯飞行控制中心一名官方代表声称,在国际空间站外壳上发现有一个黑斑,目前飞行控制中心和俄罗斯“能源”航天火箭公司专家正在分析黑斑产生的原因。该代表指出,多半这不是舱内工作仪器设备通过通风孔喷出的一个小黑斑,这一现象不会对国际空间站本身与舱内宇航员构成任何危险。  宇航员焦立中和萨利占·沙里波夫近日在空间站外表成功安装上德国制造的ROCKVISS机器人,并为机器人接通收发两用机和天线。如果试验进行顺利,则机器人将...
    [国家航天局网讯] 据《乌克兰新闻网》报道,俄罗斯飞行控制中心一名官方代表声称,在国际空间站外壳上发现有一个黑斑,目前飞行控制中心和俄罗斯“能源”航天火箭公司专家正在分析黑斑产生的原因。该代表指出,多半这不是舱内工作仪器设备通过通风孔喷出的一个小黑斑,这一现象不会对国际...
  • 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2005-01-27
    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成功进...
    新华网莫斯科1月26日电(记者魏忠杰)经过近5个半小时的太空行走,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于26日成功地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舱段外面安装了1个德国制造的机械臂和3个用于盛放各种菌类的试验用盒子,并顺利返回国际空间站。 据...
    新华网莫斯科1月26日电(记者魏忠杰)经过近5个半小时的太空行走,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于26日成功地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舱段外...
  • 日本成功绘制“宇宙图” 将带你网上遨游太空2005-01-27
    日本成功绘制“宇宙图” 将带你网上遨游太空
    新华网北京1月27日电天文爱好者将能享受上网遨游太空的乐趣。这是日本天文学家们带来的最新科研成果。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国家天文台的科学家们通过长达6年的数据收集,最近通过电脑制图法终于成功地绘制出了一幅“宇宙图”,它能够把宇宙从诞生时起到今天的过程全貌再现。这幅“宇宙图”将于2月1日在网上公开。此外,他们还制作了5部反映月球、银河等如何形成的短片,也将一并在网上公布。 这款全新的宇宙图软件,采用了很多只有天文学家才会使用的观测数据和反映宇宙理论的...
    新华网北京1月27日电天文爱好者将能享受上网遨游太空的乐趣。这是日本天文学家们带来的最新科研成果。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国家天文台的科学家们通过长达6年的数据收集,最近通过电脑制图法终于成功地绘制出了一幅“宇宙图”,它能够把宇宙从诞生时起到今天的过程全貌再现。这...
  • 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开始太空行走2005-01-26
    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开始太空行走
    新华网消息:北京时间26日15点41分,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打开“码头”号对接舱舱门走出空间站开始太空行走。他们将在5个半小时内在空间站的俄罗斯舱段外安装3个用于生物风险试验的盒子和1个德国制造的机械臂。
    新华网消息:北京时间26日15点41分,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打开“码头”号对接舱舱门走出空间站开始太空行走。他们将在5个半小时内在空间站的俄罗斯舱段外安装3个用于生物风险试验的盒子和1个德国制造的机械臂。
  • 印度官员透露于2007年发射第一艘无人探月飞船2005-01-26
    印度官员透露于2007年发射第一艘无人探月飞船
    中新网1月26日电 据《印度快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迈哈万·奈尔25日在马德拉斯称,印度将于2007年发射第一艘无人探月飞船。   正在马德拉斯一所大学开会的奈尔透露,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已经完成无人探月飞船的全部设计工作,目前已进入修建发射飞船所需专门设施的阶段。   同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还设计了一个在飞船进入轨道后监视飞船的三阶段跟踪网络,此外一个专用地面站也设计完成并将在班加罗尔附近修建。   奈尔称,2007年发射的飞船将环绕月球飞行并发送数...
    中新网1月26日电 据《印度快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迈哈万·奈尔25日在马德拉斯称,印度将于2007年发射第一艘无人探月飞船。   正在马德拉斯一所大学开会的奈尔透露,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已经完成无人探月飞船的全部设计工作,目前已进入修建发射飞船所需专门设施的阶段。...
  • 太阳强磁暴加快国际空间站下降速度2005-01-25
    太阳强磁暴加快国际空间站下降速度
    新华网莫斯科1月24日电(记者魏忠杰)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弹道飞行专家基列耶夫24日向媒体介绍说,受上周发生的太阳强磁暴影响,国际空间站的下降速度比平时大大加快。这位专家解释说,太阳磁暴使得国际空间站所在的地球外层空间的空气分子运动混乱,导致空气密度增加,而国际空间站轨道以下的地球内层大气因受太阳强磁暴影响较轻而密度变化不大。这种气层密度变化的结果使国际空间站被向地球方向“挤压”,其轨道的下降速度加快。受此影响,自1月15日国际空间站成功提升轨道8.5公...
    新华网莫斯科1月24日电(记者魏忠杰)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弹道飞行专家基列耶夫24日向媒体介绍说,受上周发生的太阳强磁暴影响,国际空间站的下降速度比平时大大加快。这位专家解释说,太阳磁暴使得国际空间站所在的地球外层空间的空气分子运动混乱,导致空气密度增加,而国际空间站...
  • 白宫不愿再拨款 哈勃太空望远镜维修计划告吹2005-01-24
    白宫不愿再拨款 哈勃太空望...
      哈勃望远镜需要定期维修,但由于美国白宫方面拒绝拨款,因此,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未来命运可能发生变化。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将在2月作出有关决定,从而结束有关向哈勃望远镜派出宇航员或者机械人进行修复工...
      哈勃望远镜需要定期维修,但由于美国白宫方面拒绝拨款,因此,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未来命运可能发生变化。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
  • 印度再次试射特里舒尔地对空导弹2005-01-24
    印度再次试射特里舒尔地对空导弹
    [国家航天局网讯] 1月19日,印度在距离东部奥里萨邦首府布巴内什卡尔200公里的钱迪普尔发射场成功发射了一枚自行研制的特里舒尔地对空导弹。  特里舒尔是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研制的低空近程地对空导弹,用于拦截低空、超低空飞行的高性能战斗机或海上导弹。该导弹研制工作始于1983年,第一次发射试验于1987年进行,结果失利。经大约40次试验改进,1989年4月才获得首次成功的飞行试验。在进行了9次飞行试验后随即开始定型生产,并于1991年起陆续装备部队,到1...
    [国家航天局网讯] 1月19日,印度在距离东部奥里萨邦首府布巴内什卡尔200公里的钱迪普尔发射场成功发射了一枚自行研制的特里舒尔地对空导弹。  特里舒尔是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研制的低空近程地对空导弹,用于拦截低空、超低空飞行的高性能战斗机或海上导弹。该导弹研制工作始于...
  • 土卫六类似早期地球(图)2005-01-24
    土卫六类似早期地球(图)
    欧空局21日在巴黎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了由惠更斯号登陆器拍摄的土卫六的相关照片及资料。欧空局表示,根据过去一周内对所获得的土卫六照片、数据和资料进行的分析研究显示,土卫六这颗土星最大的卫星是一颗与地球有着众多相似之处...
    欧空局21日在巴黎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了由惠更斯号登陆器拍摄的土卫六的相关照片及资料。欧空局表示,根据过去一周内对所获得的土卫...
  • KEO卫星:一只连续飞行5万年的“考古鸟”2005-01-21
    KEO卫星:一只连续飞行5万年的“考古鸟”
    从发射到回归,KEO卫星将要经历重重难关。它真的能够在5万年后顺利返回地面吗?  -本刊记者方玄昌□张伟慧  5万年。“未来考古鸟”究竟能否承受如此漫长的岁月风霜?  KEO卫星,计划在一个距离地面1800公里、与赤道倾角为57度的轨道上运行。由于卫星必须是在5万年后自然返回它的能量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损耗,自动降低高度,最后以螺旋型路线返回地球,轨道的高度必须经过严密计算。  根据发起人法国科学家菲利浦的介绍,“未来考古鸟”轨道的设计和测算,目前是由...
    从发射到回归,KEO卫星将要经历重重难关。它真的能够在5万年后顺利返回地面吗?  -本刊记者方玄昌□张伟慧  5万年。“未来考古鸟”究竟能否承受如此漫长的岁月风霜?  KEO卫星,计划在一个距离地面1800公里、与赤道倾角为57度的轨道上运行。由于卫星必须是在5万年后自...
  • 格洛纳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005-01-21
    格洛纳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的格洛纳斯  1960年的冬季,前苏联军方开始有一种设想,他们希望有一个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这个系统主要为新一代弹道导弹的精确制导服务,因为当时已经有的卫星导航接收站还不够理想,它需要好几分钟的观测才能确定一个位置,不能达到导航定位的目的。  但是,这个设想一直没有能够实施,直到六十年代末,这个无线电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才被列入计划日程。多个部门开始介入这一事件,主要是国防部、科学院和海军的一些研究所,他们联合起来,为这一计划的文件编制做准备工作。197...
    昨天的格洛纳斯  1960年的冬季,前苏联军方开始有一种设想,他们希望有一个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这个系统主要为新一代弹道导弹的精确制导服务,因为当时已经有的卫星导航接收站还不够理想,它需要好几分钟的观测才能确定一个位置,不能达到导航定位的目的。  但是,这个设想一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