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在澳门开幕2023-11-28
    “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
      11月28日,“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在澳门科学馆拉开帷幕。系列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师生代表的回信精神,落实中央支持澳门科技发展决策部署。 ...
      11月28日,“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在澳门科学馆拉开帷幕。系列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澳门科...
  • 祝贺!我国首张网,初步建成2023-11-28
    祝贺!我国首张网,初步建成
    我国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初步建成 记者近日从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首张完整覆盖我国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沿线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初步建成。 近年来,随着中星16号、中星19号和中星26号高通量通信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通已初步建成首张完整覆盖我国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沿线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 2023年2月23日,中星26号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已先后完成东经125度轨位的定点、在轨交付、测试验证等工作,并...
    我国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初步建成 记者近日从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首张完整覆盖我国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沿线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初步建成。 近年来,随着中星16号、中星19号和中星26号高通量通信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通已初步建成首...
  • 对国民经济贡献达2300亿元,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前景广阔2023-11-28
    对国民经济贡献达2300亿元,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前景广阔
    11月25日,在海南省文昌市举办的2023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开幕式上,《中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发布,报告显示我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达2300亿元。 据悉,《中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联合推出。报告中的主要发展指标是基于可靠数据,利用数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直接效益和带动效益的定量化展现,以期全面反映我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助力中国式现...
    11月25日,在海南省文昌市举办的2023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开幕式上,《中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发布,报告显示我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达2300亿元。 据悉,《中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
  • 科技荟澳,共襄盛宴。“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明日精彩亮相澳门科学馆!2023-11-27
    科技荟澳,共襄盛宴。“星月...
  • “逐梦苍穹 探索深海”中国航天航海科技荟澳科普展即将上演!开幕倒计时1天,地标:澳门科学馆,精彩活动、神秘展品敬请期待!2023-11-27
    “逐梦苍穹 探索深海”中国...
  • 我国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车首次实现“两日一试”2023-11-21
    我国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车首次实现“两日一试”
      今天21日上午,我国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车首次实现“两日一试”,也就是从发动机上试车台到成功点火只用了两天时间,试验能力与此前相比有了大幅度跃升,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批量化生产效率。   11月21日上午10时24分,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抱龙峪试验区成功完成一次火箭发动机试车。目前,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已经全面进入高密度发射阶段,为确保每一次发射任务都顺利圆满,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需要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不断提...
      今天21日上午,我国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车首次实现“两日一试”,也就是从发动机上试车台到成功点火只用了两天时间,试验能力与此前相比有了大幅度跃升,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批量化生产效率。   11月21日上午10时24分,航天...
  •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通已初步建成我国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2023-11-21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通已初步建成我国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
      近日,主题为“数字化转型赋能卫星应用产业”的2023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召开。据大会发布消息,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通已初步建成首张完整覆盖我国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预计到“十四五”末期,高通量卫星总容量将超过500Gbps。   大会期间,中国卫通主办“开启中国卫星互联网新时代”专题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卫星通信领域专家学者、行业用户、合作伙伴、产业投资机构齐聚一堂,分享卫星通信产业的新需求、新资源、新技术、新应用...
      近日,主题为“数字化转型赋能卫星应用产业”的2023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召开。据大会发布消息,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通已初步建成首张完整覆盖我国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预计到“十四五”末期,高通量卫星总容量将超过500Gbps。 ...
  • 我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航天国际合作2023-11-21
    我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航天国际合作
      近日,2023年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办,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空间探索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签订了150多份空间合作文件。就在不久前,由中国提出、联合多国共同建设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也迎来了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两位新伙伴的加入,双方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和运营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包括空间技术应用、新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科研人员与专家的教育培训等。 ...
      近日,2023年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办,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空间探索合作。截至目前,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签订了150多份空间合作文件。就在不久前,由中国提出、联合多国共同建设的国际月...
  • 2024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发布2023-11-20
    2024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发布
    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落下帷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现发布2024年度天舟七号飞行任务、天舟八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四次飞行任务标识。 作者:杨倩楠 设计方案说明 该方案标识正中的“7”色彩斑斓、直通远方,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在漫漫征程上勇往直前,在广袤太空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空间站在路的尽头隐约浮现,象征本次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将与空间站完成对接。边框提取中...
    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落下帷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现发布2024年度天舟七号飞行任务、天舟八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四次飞行任务标识。 作者:杨倩楠 设计方案说明 该方案...
  • 风云三号F星首套图发布!将提供全球数据服务2023-11-17
    风云三号F星首套图发布!将提供全球数据服务
    11月13日,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首套图正式对外发布。 ▲ 风云三号F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首幅全球图像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风云三号F星微波成像仪首图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F星首套图依托其装载的10台遥感仪器,即2台全新研制的紫外高光谱仪器、3台改进型仪器以及5台继承型仪器,共发布四类观测数据,包括大气成分观测数据、成像类观测数据、探测类数据以及地气系统辐射收支观测数据等。 新研制的紫外高光谱臭氧临边探测...
    11月13日,风云三号F星以下简称“F星”首套图正式对外发布。 ▲ 风云三号F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首幅全球图像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风云三号F星微波成像仪首图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F星首套图依托其装载的10台遥感仪器,即2台全新...
  • 八院制定国家标准+12023-11-17
    八院制定国家标准+1
    近日,我国新发布3项空间碎片领域国家标准。其中,由八院805所起草的《运载火箭轨道级处置详细要求》获批发布。该标准充分总结、提炼国内外运载火箭轨道级离轨、再入方面相关经验,规定了运载火箭轨道级离轨与再入两方面处置设计与实施相关原则、要求与建议等。 我国在空间碎片领域已颁布了《空间碎片减缓要求》和《运载火箭剩余推进剂排放设计要求》《运载火箭操作性碎片减缓设计要求》,《运载火箭轨道级处置详细要求》作为又一份中级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我国运载火箭空间碎...
    近日,我国新发布3项空间碎片领域国家标准。其中,由八院805所起草的《运载火箭轨道级处置详细要求》获批发布。该标准充分总结、提炼国内外运载火箭轨道级离轨、再入方面相关经验,规定了运载火箭轨道级离轨与再入两方面处置设计与实施相关原则、要求与建议等。 我国在空间碎...
  • 成功研发!人类栖居火星又近一步2023-11-17
    成功研发!人类栖居火星又近一步
    科好玩·科学岛语丨来,看这位“机器化学家”打算如何在火星上制氧 大家好 我是小来 未来的“来” 我是一个“机器化学家” 我最近研究的重点是“火星制氧”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合成》刚刚报道了我 审稿人认为我的表现“令人兴奋” 到火星上栖居是人类的梦想之一 人类已经在火星发现了水 但火星大气的含氧量很低 电解火星上的水析出氧气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这就需要催化剂来“提效降耗” 低温、低气压、高辐射的火星环境 对人类登陆后就地取...
    科好玩·科学岛语丨来,看这位“机器化学家”打算如何在火星上制氧 大家好 我是小来 未来的“来” 我是一个“机器化学家” 我最近研究的重点是“火星制氧”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合成》刚刚报道了我 审稿人认为我的表现“令人兴奋” 到火星上栖居是人类的梦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