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航行试验成功2023-09-11
    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航行试验成功
    2023年9月7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完成了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航行试验,本次试验在380米线路上实现了234公里小时试验速度,创造了国内高温超导电动悬浮最高航行速度纪录!本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具备了系统研制和试验能力。
    2023年9月7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完成了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航行试验,本次试验在380米线路上实现了234公里小时试验速度,创造了国内高温超导电动悬浮最高航行速度纪录!本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高温超导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具备了系统研制和试验...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给费俊龙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邓清明、张陆“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2023-09-08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给费俊龙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邓清明、张陆“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关于给费俊龙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邓清明、张陆“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2023年9月7日)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先后进行4次出舱活动,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圆满完成空间站组合体各项运行管理任务,于2023年6月4日安全返回。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关于给费俊龙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邓清明、张陆“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2023年9月7日)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
  • 长四系列火箭首飞35周年 长四丙火箭携遥感三十三号03星发射成功2023-09-08
    长四系列火箭首飞35周年 ...
    9月7日凌晨,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正值长征四号系列火箭首飞35周年,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
    9月7日凌晨,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
  • 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全面启动2023-09-01
    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全面启动
    8月31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全面启动实施,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从即日起至9月30日24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一代载人飞船、载人月面着陆器的名称。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等。 载人登月任务主要过程为:首先发射月面着陆器,月面着陆器在环月轨道停泊等待,然后再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飞船与着陆器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着陆器,着...
    8月31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全面启动实施,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从即日起至9月30日24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一代载人飞船、载人月面着陆器的名称。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九号卫星2023-09-01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九号卫星
    北京时间2023年8月31日15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5次飞行。
    北京时间2023年8月31日15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5次飞行。
  • 液态金属:空间站里的高效“散热术”2023-08-29
    液态金属:空间站里的高效“散热术”
    2023年8月1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召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会上,“首次液态金属空间热管理在轨试验”作为近期在空间站开展的航天技术试验之一,获得了广泛关注。 航天技术试验领域液态金属热管理试验装置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制,安装于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航天基础试验机柜内,采用低熔点、生物安全性高且化学特性稳定的铋基金属,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开展流动散热和相变控温技术的特性研究和试验验证。    液态金属热管理试验...
    2023年8月1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召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会上,“首次液态金属空间热管理在轨试验”作为近期在空间站开展的航天技术试验之一,获得了广泛关注。 航天技术试验领域液态金属热管理试验装置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制,安装于空间站梦...
  • 中国遥感大会发布宣言:更好服务数字中国 扩大国际空间合作2023-08-29
    中国遥感大会发布宣言:更好服务数字中国 扩大国际空间合作
    在江苏常州闭幕的第二十二届中国遥感大会发布《中国遥感发展常州宣言》,提出加快遥感信息应用与产业发展,更好服务数字中国与数字经济,并扩大国际空间合作,增强服务国际社会的能力。 该宣言指出,最近十年以来,中国遥感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一是构建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骨干网,带动空间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引领商业卫星蓬勃发展,推动构建以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为主体的天地一体化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创新天地一体化统筹管理的高分模式,推动遥感领域高质量发展...
    在江苏常州闭幕的第二十二届中国遥感大会发布《中国遥感发展常州宣言》,提出加快遥感信息应用与产业发展,更好服务数字中国与数字经济,并扩大国际空间合作,增强服务国际社会的能力。 该宣言指出,最近十年以来,中国遥感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一是构建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骨干...
  • 中国一重承制的12米轻合金环轧机一次性轧制成功2023-08-28
    中国一重承制的12米轻合金环轧机一次性轧制成功
    近日,由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承制的12米轻合金环轧机一次性轧制成功,轧制出的12米轻合金超大环件达到预期精度要求,打破了轻合金最大直径10米的世界纪录,为我国新型大运载及深空探测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环轧装备具有技术密集、系统复杂、带动性强等特点。大直径、超大直径轻合金环件是航天工业的核心件,关系着国家战略安全,优质轻合金环件的极限制造限制着我国航天运载工具的发展,而制造优质轻合金整体环件的大型高端环轧机核心技术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
    近日,由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承制的12米轻合金环轧机一次性轧制成功,轧制出的12米轻合金超大环件达到预期精度要求,打破了轻合金最大直径10米的世界纪录,为我国新型大运载及深空探测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环轧装备具有技术密集、系统复杂、带动性强等特点。...
  • 吉林一号宽幅02A星顺利入轨2023-08-28
    吉林一号宽幅02A星顺利入轨
    北京时间2023年8月25日12时59分,谷神星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吉林一号宽幅02A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入轨后不久,该卫星即开机成像,对新疆喀什成像并准实时数传。
    北京时间2023年8月25日12时59分,谷神星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吉林一号宽幅02A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入轨后不久,该卫星即开机成像,对新疆喀什成像并准实时数传。
  • 资源三号02星工程、2米/8米光学卫星工程竣工验收2023-08-28
    资源三号02星工程、2米/8米光学卫星工程竣工验收
    8月22日,资源三号02星工程、2米8米光学卫星(3颗)工程竣工验收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两型卫星工程持续强化深空对地观测能力,完善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遥感卫星骨干网,已成为快速获取全国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全国国土季度变化情况的中坚力量,为自然资源系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领域内院士、专家对两型卫星工程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多年,在工程技术上实现了多项创新突破,打破了国...
    8月22日,资源三号02星工程、2米8米光学卫星(3颗)工程竣工验收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两型卫星工程持续强化深空对地观测能力,完善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遥感卫星骨干网,已成为快速获取全国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全国国土季度变化情况的中坚力量,为自然资源系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 谷神星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023-08-25
    谷神星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8月25日12时59分,谷神星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吉林一号宽幅02A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8月25日12时59分,谷神星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吉林一号宽幅02A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 国内单体容积最大气凝胶超临界干燥设备建成2023-08-24
    国内单体容积最大气凝胶超临界干燥设备建成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研制的9000升大型气凝胶超临界干燥设备建成投产。该设备总容积高达9000升,设计压力高达22兆帕,设计温度覆盖0~100摄氏度,可满足各类气凝胶超临界干燥工艺需求,再次刷新了由306所保持的国内气凝胶热防护材料大型工艺设备记录,成为国内目前已知单体容量最大的气凝胶超临界智能化干燥设备 。设备投产后,最快干燥周期可缩短至8小时,干燥产能效率提升30%以上,为气凝胶材料高效智能化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研制的9000升大型气凝胶超临界干燥设备建成投产。该设备总容积高达9000升,设计压力高达22兆帕,设计温度覆盖0~100摄氏度,可满足各类气凝胶超临界干燥工艺需求,再次刷新了由306所保持的国内气凝胶热防护材料大型工艺设备记录,成为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