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2022-09-26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
      2022年9月25日6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试验十四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新技术验证等领域,试验十五号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第18次飞行,也是该型火箭2022年第4次执行发射任务。
      2022年9月25日6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试验十四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新技术验证等领域,试验十五号卫星主要用于...
  • 吴艳华率团访问老挝科技通信部2022-09-22
    吴艳华率团访问老挝科技通信部
      9月21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率团访问老挝科技通信部,与波万坎部长举行会谈,双方就老挝一号 通信卫星、月球与深空探测、对地观测及人才培训和教育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流。
      9月21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率团访问老挝科技通信部,与波万坎部长举行会谈,双方就老挝一号 通信卫星、月球与深空探测、对地观测及人才培训和教育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流。
  • 三十而立!中国载人航天加速驶向星辰大海!2022-09-22
    三十而立!中国载人航天加速驶向星辰大海!
      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迎来三十而立之年。   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成就非凡,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太空高度。  3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创造了一次次感觉良好。  30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支撑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当前我国空间站各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中继卫星及发射这些航天器所使用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均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工程其他分系统也有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相关单位参与。 ...
      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迎来三十而立之年。   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成就非凡,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太空高度。  3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创造了一次次感觉良好。  30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
  • 云海一号03星成功发射!长二丁火箭创本型号发射场准备时间最短纪录2022-09-22
    云海一号03星成功发射!长二丁火箭创本型号发射场准备时间最短纪录
      9月21日7时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云海一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二丁火箭直冲云霄王乐天 摄   云海一号03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实验领域。▲ 长二丁火箭箭指苍穹孙公明 摄   长二丁火箭是由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两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不同轨道单星、多星的能力,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3吨...
      9月21日7时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云海一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二丁火箭直冲云霄王乐天 摄   云海一号03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
  • 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不断展现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2022-09-22
    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不断展现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载人航天,顶天立地;三十而立,朝气蓬勃。1992年9月21日,这一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里程碑般的不朽印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获批立项。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2022年迎来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也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  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一代代航天人坚持不懈的孜孜探索中,实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创造迈向太空征程的崭新纪录...
      载人航天,顶天立地;三十而立,朝气蓬勃。1992年9月21日,这一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里程碑般的不朽印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获批立项。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2022年迎来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也是完成空间站建...
  • 嫦娥七号任务搭载机遇公告2022-09-21
    嫦娥七号任务搭载机遇公告
      嫦娥七号任务搭载机遇公告(PDF版)
      嫦娥七号任务搭载机遇公告(PDF版)
  • 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最高奖2022-09-21
    天问一号任务团队获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最高奖
      近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IAF World Space Award。国家航天局及任务团队代表在巴黎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上领取该奖项并发表获奖感言  国际宇航联合会 IAF表示,天问一号研制团队提供了成功探测火星的创新路径,为推进人类火星探索事业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世界航天奖是国际宇航联合会设置的航天最高奖,旨在表彰在航天科学、航天技术、航...
      近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IAF World Space Award。国家航天局及任务团队代表在巴黎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上领取该奖项并发表获奖感言  国际宇航联合会 IAF...
  •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研究成果研讨会召开2022-09-19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研究成果研讨会召开
      2022年9月16日,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研究成果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旨在加强天问一号科学研究成果交流。   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自主获取的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
      2022年9月16日,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研究成果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旨在加强天问一号科学研究成果交流。   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
  • 同穿一套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硬核知识点来了2022-09-19
    同穿一套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硬核知识点来了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5时33分,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陈冬先后成功出舱,神舟十四号乘组再次出舱。   不久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在出舱过程中,有网友注意到一个细节:刘洋的舱外航天服上面还写着王亚平、叶光富的名字。原来三位航天员先后穿了同一套服装!看到这一幕,网友表示:舱外航天服上的名字记录了传承,真是又暖又燃!同穿一套舱外航天服,除了传承,当然,还有这些硬核知识点...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5时33分,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陈冬先后成功出舱,神舟十四号乘组再次出舱。   不久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在出舱过程中,有网友注意到一个细节:刘洋的舱外航...
  • 神舟十四号乘组两名航天员已成功出舱2022-09-18
    神舟十四号乘组两名航天员已成功出舱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5时33分,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陈冬先后成功出舱。   目前,两名出舱航天员已完成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小机械臂的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作业。航天员刘洋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这是航天员蔡旭哲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5时33分,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陈冬先后成功出舱。   目前,两名出舱航天员已完成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小机械臂的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
  • 嫦娥五号着陆区,有重大发现!2022-09-17
    嫦娥五号着陆区,有重大发现!
        一项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研究表明,嫦娥五号着陆区至少经历了四次火山岩浆喷发,并且该地区的岩浆喷发通量在月球火山活动晚期有显著增强。该成果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对于月球火山活动与内部热演化历史的认识。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行星环境与演化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 《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行星》发表。a嫦娥五号着陆区光学影像。b嫦娥五号着陆区假彩色波段合成影像。c嫦娥五号着陆区钛含量分布图。中科院国家空间...
        一项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研究表明,嫦娥五号着陆区至少经历了四次火山岩浆喷发,并且该地区的岩浆喷发通量在月球火山活动晚期有显著增强。该成果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对于月球火山活动与内部热演化历史的认识。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行星环境与演化研究团队与北...
  •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与阿联酋拉希德航天中心主任艾尔马里签署探月合作协议2022-09-17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与阿联酋拉希德航天中心主任艾尔马里签署探月合作协议
      9月16日,吴艳华率团访问阿联酋拉希德航天中心,与艾尔马里主任举行会谈,就中阿航天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关于嫦娥七号任务搭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出席上述活动。
      9月16日,吴艳华率团访问阿联酋拉希德航天中心,与艾尔马里主任举行会谈,就中阿航天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关于嫦娥七号任务搭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出席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