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踏出实质性的第一步,是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的发射开始的。 钱江晚报追逐中国载人航天这个伟大的梦想,可以追溯到2002年12月。当时,本报记者兰杨萍与摄影记者杨晓轩第一次赴酒泉,在零下20℃的严寒中见证了“神舟”四号的发射。 此后的10多年,钱报记者以接力的形式,继续追逐中国航天梦,每一...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对在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事业中作出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的10名优秀青年予以表彰,10名同志喜获第四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此次获得表彰的10名青年是:一院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热工部部长郭进军、四院41所火箭发动机总设计师王健儒、五院西安分院空间天线技术研究所综合管理处处长马...
苗建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首席研究员、总体部热控产品总工程师,1970年生。1999年进入五院工作,长期从事航天器热控专业技术研究和先进产品开发,在空间两相流体回路技术等领域做出了较为系统和创新性的工作。主持研制的国内新一代高性能热管、微型热管、相变装置、两相流体回路等先进航天产品,在导航、遥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型...
2014年11月1日,是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值得纪念的日子,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返回舱安全回到了地球,成为世界上太空返回控制精度最高的一次。探月三期跳跃式再入地球技术的实现,标志着我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实现此技术的国家,为确保探月工程“三步走”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这一幕,今年36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设备日常维护。 2月10日,记者从喀什出发,经过3个小时的颠簸跋涉,抵达此次采访的目的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航天测控站某分站场区。 到达时,记者碰到四级军士长段齐明正在某新型光学测量设备操作间检查和维护设备:“刚下过雪,场区空气湿度大,光栅雾化结冰,对光学设备有很大影响。”...
这是一群特殊的“刀客”,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追捕特殊的猎物:暗物质。只是他们还不知道猎物长什么样,何时何地会出现。 2015年12月17日升空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从500公里外太空发来的信息,正源源不断传入紫金山天文台的计算机中。那一串串数字,弯弯曲曲的图形里,就隐藏着“刀客”追捕的猎物。 “森林里一定有猎物,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