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与人物  >  航天人物 > 正文

王家胜 孜孜以求的天边织梦人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08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王家胜,1943年生于重庆,现任天链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曾担任中星20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

梦想从美丽的山城开始

  1943年,王家胜出生在美丽的山城重庆。王家胜的父亲是个普通的店员,母亲是个家庭妇女,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亲微薄的收入是全家5口人唯一的经济来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父母都没有读完小学,饱尝了没有知识的痛苦,因此深深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于是,王家胜4岁半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入小学读书。幼小的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小时候,有人问王家胜长大想干什么,他脱口而出说想当科学家,如今当了卫星总设计师的王家胜还常常回味着那个梦想。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少年并不清楚,可他知道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梦想成真。

  初中毕业后,他顺利考取了重庆市最有名的重点高中——南开中学。

  这一时期的王家胜不但理科成绩出众,而且热爱文学,阅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深深陶醉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海洋中。从唐诗到宋词,他喜欢柳永之婉约,更赞东坡之豪放。歌将进酒,咏大江东去。少年的心智在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熏陶下渐渐成熟,承袭着先人的风骨和魅力,延续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志向。

  在高中即将毕业的时候,新中国科技强国的呼声使数理化等学科成绩出色的王家胜开始了走向实现科技报国理想之路。

  1960年,17岁的王家胜走进四川大学无线电系。大学5年,他创造了一份十分难得的记录:所有科目考试全部“优秀”!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仅因为王家胜的聪颖和刻苦,还来自他对自己一贯的严格要求。

  这期间也有波折,那是在一次热力学统计物理的期末考试中遇到的,令王家胜至今难忘。

  在那次规定时长3个小时的考试中,王家胜不到45分钟就完成了,他觉得试题很容易,飞快地答完之后也没有检查就直接交卷了。随后交卷的同学出来后问他,你怎么有一道小题没做就交了?王家胜一惊,这才隐约想起自己的确漏做了一道10分的小题。他后悔不已,因为那道题十分简单,完全是自己的粗心大意才白白丢分。一直用全优标准要求自己的王家胜一时间懊恼万分,忐忑地等待分数下来。拿到分数的时候,王家胜终于松了一口气,正好90分,还算优秀。

  尽管如此,这个教训还是令他印象深刻,使他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始终坚持“认真,认真,再认真”的精神,即使最简单的运算也绝不大意,总是再三检查。目前已经是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王家胜尤以工作作风严谨细致著称。他笑言,多亏大三时的这次考试教育了他。

  除了专业学习,王家胜还博览群书。当时我国只出版发行两份科普杂志——《知识就是力量》和《科学画报》。这两份杂志,王家胜每期必看,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他在学生时代深深迷恋上了天文学,被浩瀚辽阔的宇宙星海所吸引,阅读了不少天文著作。为了活学活用,他常常半夜、甚至凌晨起来观察星相。

  蓉城的夜,潮气极重。子夜时刻,万籁俱寂,宽广的川大足球场上,一个青年独自伫立,仰望天宇,夜空中的群星熠熠生辉,仿佛在召唤所有热爱科学的心灵。

  是不是正是这个时候,探索宇宙的种子已经萌发?终生奉献航天的缘分也悄悄降临在这个执著的青年身上?

“一亩三分地”上的丰硕收获

  王家胜在大学读的是微波专业,5年的丰厚积淀使他在航天微波技术领域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他戏称自己的这个专业领域为“王家一亩三分地”。

  1965年,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的王家胜,在一年后就因“文化大革命”的来临而中断了研究生学业。那是一个任何人都不敢奢望有什么机遇的年代,但王家胜却因祸得福,被留在了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之后,他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辛勤耕耘,并有了丰硕的收获。

  1966年,王家胜接手和平二号探空火箭天线的研制工作。他认真分析了前人失败的原因,重新调整方案,设计了尾部加载的F形天线,提高了火箭性能,实现了宽频带匹配。天线通过多次飞行试验,证明性能良好,并在定型后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

  随后,王家胜投身到返回式卫星天线的研制工作中。他研制的新型宽波束天线,在当时国内外文献上都没有出现过,完全是一种自主创新的设计。这种天线曾在我国19颗返回式卫星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该天线技术后来也被应用到神舟飞船返回舱天线的设计上。另外,王家胜带领技术人员还研制了一种遥控的具有优异宽频带特性的单极天线,它所达到的宽带指标,一直到现在还处于该领域的先进水平。

  1983年3月,中国和意大利两国签订了天狼星通信卫星国际合作协定。两国技术人员要利用意大利天狼星卫星做大量的试验。北京地面站的项目包括电波传播、数字通信、报纸传真、时钟对比和卫星在轨性能测试等。王家胜担起了中方技术负责人的重担。

  7月16日下午,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和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通过北京地球站和天狼卫星互致问候,通话声音清晰、音质良好。这是中意合作协定中的第一个项目,同时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得到了外交部等有关部门的好评。王家胜还受到李先念主席的亲切接见。

  等到完成任务后他才告诉大家心中的后怕:当时技术条件落后,北京地面站天线直径只有3米、仰角只有20度,卫星转发器功率只有8瓦,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实属不易。

  王家胜还进行了KU波段星地传输的研究和试验,这是协定中合作时间最久、获得科研成果最多的项目,历时两年多。每天24小时连续记录数据,结果可靠、精确度高。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如此长期和全面的KU波段星地传输的系统化研究成果,其中获得的衰弱、雨强、辐射计结果、信号闪烁、衰减变化率等方面数据的高可靠性和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爱啃“硬骨头”的“减肥”专家

  1992年,我国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进入重要的研制阶段,这是我国当时新一代卫星平台系统,就通信能力而言,相当于12颗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需要攻关的地方很多,需要协调的事情更多。

  这一年,王家胜在担任了4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驻德国MBB公司合作项目总代表后,回到中国。不久,他就被任命为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副总设计师,协助总设计师主管卫星总体工作。从此,“东三平台”在王家胜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他也成为我国对这个平台最熟悉的几个专家之一。这为他以后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平台研制功能不同的新卫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的第二年,我国新立项的一颗卫星——中星20号卫星开始进入攻关研制阶段,王家胜勇挑重担,被任命为总指挥兼总设计师。

  这是在我国“东三平台”基础上研制的第七颗卫星,有效载荷重量220千克,比“东三平台”其他卫星重量高出30%,约50千克。由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特殊性,对卫星质量要求十分苛刻,差50千克将可能使卫星寿命缩短两年。“这怎么行,好不容易研制一颗卫星,少用两年可不行!”上任后的王家胜坐不住了。

  给卫星瘦身?!王家胜的想法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和反对,“老王,这是首发星,又是单星合同,啃这个‘硬骨头’风险太大了。”王家胜明白大家的善意,但他更想保持卫星的高性能和长寿命指标。他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量给自己下定了决心。

  他首先打上了镍氢电池的主意。这一国际先进水平的电池当时在国内还没有人尝试,用上它,一下子就可以使卫星“减肥”17~18千克,但这一技术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随着一个个难题的解决,王家胜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功地给卫星瘦了身。

  设备小型化、卫星用电缆网和总体布局配平等也是王家胜给卫星“减肥”的重要环节。他规定,任何单机哪怕增加100克重量,也必须经过他的认可。100克,也就是2两。也许你会问:“对于起飞重量2吨多的卫星来说,2两算得了什么?”王家胜可不这样认为,他的逻辑是:只有从严、从细做起,才能达到给卫星减重的目标。

  王家胜的“锱铢必较”创造了“东三平台”的新纪录。2003年卫星发射时,和此前所有的“东三平台”卫星相比,该星上的有效载荷重量最重,加注的推进剂最多,配重的重量最轻,起飞重量最低。同时,该星实现了多项创新,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初,中星20号卫星发射前夕,王家胜又被任命为天链一号卫星的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这是一颗为我国神舟载人飞船和中低轨道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的卫星,必须具备对高速运动的航天器的精确跟踪和高速数传能力,研制难度极大。多项关键技术和必须填补的技术空白构成了研制道路上的多个“硬骨头”。

  今年4月,天链一号卫星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星上306千克的有效载荷重量,再次刷新了“东三平台”的记录,比初期东方红三号卫星有效载荷重量提高了80%。此外,该星还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个在卫星出厂时所有300多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用户要求、无超差项的卫星,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补丁块儿”中透出的国际视野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王家胜厚厚的一个笔记本,里面贴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块儿”。这些“补丁块儿”形式多样:图表、公式、模拟图、文字介绍,不一而足。仔细一看,多种语言的材料简直构成了外文“大杂烩”。

   “你可别小看这些‘补丁块儿’,我的好多灵感都来自于它们。”面对记者迷惑不解的表情,他认真地解释说。

  了解王家胜的人会告诉你这些“补丁块儿”正反映了王家胜把自己放在国际视野中进行学习和创新的习惯。

  为了保证研制的产品能够达到国际水平,王家胜首先要求自己要有国际技术、学术视野。本来就勤奋好学的他,经过在国外学习和多个国际合作项目的锻炼后,对国际最新的技术和学术动向具有了更强的敏锐性。这种敏锐性使他养成了一有机会就会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浏览国际文献资料、跟踪国际上同领域发展最新动态的习惯,而从中得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会使他“突发奇想”,产生卫星设计理念上的更新和技术状态的改进。

  谈起学习和创新,王家胜形象地比喻道:“你现有的能力可以使你匀速跑步前进,学习了新知识后你就有了加速度,而创新就好比最后的冲刺。”为了更好地跟踪国际技术和学术的进展,他刻苦学习,掌握了5门外语。

  在天链一号卫星01星研制中,一次,王家胜从国外资料的字里行间得到了一些启示,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计算及与同事们探讨,发现用户要求的一项指标偏低,可能会影响大系统的可靠工作。为此,他决定提高指标要求,并最终圆满解决。

  正是有了国际视野,并能不断学习、持续创新,王家胜抓总的中星20号卫星和天链一号卫星01星不但实现了“首发星即成功”目标,而且都做出了较多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作为“卫星的卫星”、“中低轨道卫星性能倍增器”的天链一号卫星,更是我国中继卫星研制获得的重要成果。

  往事如歌,征途漫漫。如今65岁的王家胜还在规划着自己的航天梦想。压力与风险,曲折与艰难,辉煌与沉寂,是这个梦想永恒的色调。
 

【关闭】 【打印】
王家胜 孜孜以求的天边织梦人
发布时间:2008-10-08   字号:

  王家胜,1943年生于重庆,现任天链一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曾担任中星20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

梦想从美丽的山城开始

  1943年,王家胜出生在美丽的山城重庆。王家胜的父亲是个普通的店员,母亲是个家庭妇女,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亲微薄的收入是全家5口人唯一的经济来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父母都没有读完小学,饱尝了没有知识的痛苦,因此深深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于是,王家胜4岁半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入小学读书。幼小的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小时候,有人问王家胜长大想干什么,他脱口而出说想当科学家,如今当了卫星总设计师的王家胜还常常回味着那个梦想。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少年并不清楚,可他知道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梦想成真。

  初中毕业后,他顺利考取了重庆市最有名的重点高中——南开中学。

  这一时期的王家胜不但理科成绩出众,而且热爱文学,阅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深深陶醉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海洋中。从唐诗到宋词,他喜欢柳永之婉约,更赞东坡之豪放。歌将进酒,咏大江东去。少年的心智在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熏陶下渐渐成熟,承袭着先人的风骨和魅力,延续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志向。

  在高中即将毕业的时候,新中国科技强国的呼声使数理化等学科成绩出色的王家胜开始了走向实现科技报国理想之路。

  1960年,17岁的王家胜走进四川大学无线电系。大学5年,他创造了一份十分难得的记录:所有科目考试全部“优秀”!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仅因为王家胜的聪颖和刻苦,还来自他对自己一贯的严格要求。

  这期间也有波折,那是在一次热力学统计物理的期末考试中遇到的,令王家胜至今难忘。

  在那次规定时长3个小时的考试中,王家胜不到45分钟就完成了,他觉得试题很容易,飞快地答完之后也没有检查就直接交卷了。随后交卷的同学出来后问他,你怎么有一道小题没做就交了?王家胜一惊,这才隐约想起自己的确漏做了一道10分的小题。他后悔不已,因为那道题十分简单,完全是自己的粗心大意才白白丢分。一直用全优标准要求自己的王家胜一时间懊恼万分,忐忑地等待分数下来。拿到分数的时候,王家胜终于松了一口气,正好90分,还算优秀。

  尽管如此,这个教训还是令他印象深刻,使他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始终坚持“认真,认真,再认真”的精神,即使最简单的运算也绝不大意,总是再三检查。目前已经是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王家胜尤以工作作风严谨细致著称。他笑言,多亏大三时的这次考试教育了他。

  除了专业学习,王家胜还博览群书。当时我国只出版发行两份科普杂志——《知识就是力量》和《科学画报》。这两份杂志,王家胜每期必看,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他在学生时代深深迷恋上了天文学,被浩瀚辽阔的宇宙星海所吸引,阅读了不少天文著作。为了活学活用,他常常半夜、甚至凌晨起来观察星相。

  蓉城的夜,潮气极重。子夜时刻,万籁俱寂,宽广的川大足球场上,一个青年独自伫立,仰望天宇,夜空中的群星熠熠生辉,仿佛在召唤所有热爱科学的心灵。

  是不是正是这个时候,探索宇宙的种子已经萌发?终生奉献航天的缘分也悄悄降临在这个执著的青年身上?

“一亩三分地”上的丰硕收获

  王家胜在大学读的是微波专业,5年的丰厚积淀使他在航天微波技术领域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他戏称自己的这个专业领域为“王家一亩三分地”。

  1965年,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的王家胜,在一年后就因“文化大革命”的来临而中断了研究生学业。那是一个任何人都不敢奢望有什么机遇的年代,但王家胜却因祸得福,被留在了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之后,他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辛勤耕耘,并有了丰硕的收获。

  1966年,王家胜接手和平二号探空火箭天线的研制工作。他认真分析了前人失败的原因,重新调整方案,设计了尾部加载的F形天线,提高了火箭性能,实现了宽频带匹配。天线通过多次飞行试验,证明性能良好,并在定型后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

  随后,王家胜投身到返回式卫星天线的研制工作中。他研制的新型宽波束天线,在当时国内外文献上都没有出现过,完全是一种自主创新的设计。这种天线曾在我国19颗返回式卫星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该天线技术后来也被应用到神舟飞船返回舱天线的设计上。另外,王家胜带领技术人员还研制了一种遥控的具有优异宽频带特性的单极天线,它所达到的宽带指标,一直到现在还处于该领域的先进水平。

  1983年3月,中国和意大利两国签订了天狼星通信卫星国际合作协定。两国技术人员要利用意大利天狼星卫星做大量的试验。北京地面站的项目包括电波传播、数字通信、报纸传真、时钟对比和卫星在轨性能测试等。王家胜担起了中方技术负责人的重担。

  7月16日下午,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和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通过北京地球站和天狼卫星互致问候,通话声音清晰、音质良好。这是中意合作协定中的第一个项目,同时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得到了外交部等有关部门的好评。王家胜还受到李先念主席的亲切接见。

  等到完成任务后他才告诉大家心中的后怕:当时技术条件落后,北京地面站天线直径只有3米、仰角只有20度,卫星转发器功率只有8瓦,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实属不易。

  王家胜还进行了KU波段星地传输的研究和试验,这是协定中合作时间最久、获得科研成果最多的项目,历时两年多。每天24小时连续记录数据,结果可靠、精确度高。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如此长期和全面的KU波段星地传输的系统化研究成果,其中获得的衰弱、雨强、辐射计结果、信号闪烁、衰减变化率等方面数据的高可靠性和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爱啃“硬骨头”的“减肥”专家

  1992年,我国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进入重要的研制阶段,这是我国当时新一代卫星平台系统,就通信能力而言,相当于12颗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需要攻关的地方很多,需要协调的事情更多。

  这一年,王家胜在担任了4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驻德国MBB公司合作项目总代表后,回到中国。不久,他就被任命为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副总设计师,协助总设计师主管卫星总体工作。从此,“东三平台”在王家胜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他也成为我国对这个平台最熟悉的几个专家之一。这为他以后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平台研制功能不同的新卫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的第二年,我国新立项的一颗卫星——中星20号卫星开始进入攻关研制阶段,王家胜勇挑重担,被任命为总指挥兼总设计师。

  这是在我国“东三平台”基础上研制的第七颗卫星,有效载荷重量220千克,比“东三平台”其他卫星重量高出30%,约50千克。由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特殊性,对卫星质量要求十分苛刻,差50千克将可能使卫星寿命缩短两年。“这怎么行,好不容易研制一颗卫星,少用两年可不行!”上任后的王家胜坐不住了。

  给卫星瘦身?!王家胜的想法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和反对,“老王,这是首发星,又是单星合同,啃这个‘硬骨头’风险太大了。”王家胜明白大家的善意,但他更想保持卫星的高性能和长寿命指标。他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量给自己下定了决心。

  他首先打上了镍氢电池的主意。这一国际先进水平的电池当时在国内还没有人尝试,用上它,一下子就可以使卫星“减肥”17~18千克,但这一技术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随着一个个难题的解决,王家胜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功地给卫星瘦了身。

  设备小型化、卫星用电缆网和总体布局配平等也是王家胜给卫星“减肥”的重要环节。他规定,任何单机哪怕增加100克重量,也必须经过他的认可。100克,也就是2两。也许你会问:“对于起飞重量2吨多的卫星来说,2两算得了什么?”王家胜可不这样认为,他的逻辑是:只有从严、从细做起,才能达到给卫星减重的目标。

  王家胜的“锱铢必较”创造了“东三平台”的新纪录。2003年卫星发射时,和此前所有的“东三平台”卫星相比,该星上的有效载荷重量最重,加注的推进剂最多,配重的重量最轻,起飞重量最低。同时,该星实现了多项创新,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初,中星20号卫星发射前夕,王家胜又被任命为天链一号卫星的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这是一颗为我国神舟载人飞船和中低轨道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的卫星,必须具备对高速运动的航天器的精确跟踪和高速数传能力,研制难度极大。多项关键技术和必须填补的技术空白构成了研制道路上的多个“硬骨头”。

  今年4月,天链一号卫星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星上306千克的有效载荷重量,再次刷新了“东三平台”的记录,比初期东方红三号卫星有效载荷重量提高了80%。此外,该星还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个在卫星出厂时所有300多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用户要求、无超差项的卫星,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补丁块儿”中透出的国际视野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王家胜厚厚的一个笔记本,里面贴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块儿”。这些“补丁块儿”形式多样:图表、公式、模拟图、文字介绍,不一而足。仔细一看,多种语言的材料简直构成了外文“大杂烩”。

   “你可别小看这些‘补丁块儿’,我的好多灵感都来自于它们。”面对记者迷惑不解的表情,他认真地解释说。

  了解王家胜的人会告诉你这些“补丁块儿”正反映了王家胜把自己放在国际视野中进行学习和创新的习惯。

  为了保证研制的产品能够达到国际水平,王家胜首先要求自己要有国际技术、学术视野。本来就勤奋好学的他,经过在国外学习和多个国际合作项目的锻炼后,对国际最新的技术和学术动向具有了更强的敏锐性。这种敏锐性使他养成了一有机会就会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浏览国际文献资料、跟踪国际上同领域发展最新动态的习惯,而从中得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会使他“突发奇想”,产生卫星设计理念上的更新和技术状态的改进。

  谈起学习和创新,王家胜形象地比喻道:“你现有的能力可以使你匀速跑步前进,学习了新知识后你就有了加速度,而创新就好比最后的冲刺。”为了更好地跟踪国际技术和学术的进展,他刻苦学习,掌握了5门外语。

  在天链一号卫星01星研制中,一次,王家胜从国外资料的字里行间得到了一些启示,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计算及与同事们探讨,发现用户要求的一项指标偏低,可能会影响大系统的可靠工作。为此,他决定提高指标要求,并最终圆满解决。

  正是有了国际视野,并能不断学习、持续创新,王家胜抓总的中星20号卫星和天链一号卫星01星不但实现了“首发星即成功”目标,而且都做出了较多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作为“卫星的卫星”、“中低轨道卫星性能倍增器”的天链一号卫星,更是我国中继卫星研制获得的重要成果。

  往事如歌,征途漫漫。如今65岁的王家胜还在规划着自己的航天梦想。压力与风险,曲折与艰难,辉煌与沉寂,是这个梦想永恒的色调。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