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与人物  >  航天人物 > 正文

魏钟铨 一生痴情伴卫星

发布日期:2009年01月20日字体: 【大】【中】【小】 分享:

  人物名片

  魏钟铨,1937年11月出生于江苏无锡,1954年考入复旦大学,1958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电子所。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于1959年光荣出席全国群英会。1965年,他参与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1969年,因卫星事业发展的需要,调入上海华银机器厂(八院509所前身),历任副总工程师、副所长、卫星总设计师等。1993年担任八院科技委副主任,先后担任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遥感卫星一号总设计师。2004年任新型遥感卫星工程总师。

  1990年,魏钟铨担任我国863计划信息获取技术专家组成员、副组长。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获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06年,他曾担任过总设计师的风云二号卫星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遥感卫星一号荣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因为在我国卫星事业上功绩卓越,2007年魏钟铨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采访印象

  魏钟铨今年已经71岁了,但却依然精力充沛地在北京、西安、长沙等地奔波。笔者半个月前就采访之事约他,却被告知不仅没空,而且人也不在上海。等他终于回到上海,却只能在中午吃饭的空隙挤出一点时间。问魏总在忙什么?他屈指告诉笔者:新的卫星要立项,他是预研攻关专家组组长,立项前的有关综合论证评审他要参加;新型遥感卫星将要出厂,他作为工程总师,要参加多项专项检查和主持工程各系统的技术协调工作;还有我国新型遥感卫星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他也正在积极参与策划……

  充实而不知疲倦是他的工作动力;缜密而充满智慧是他的人生历炼。卫星事业造就了他,他的晚年,就像一颗旋转的卫星,在新型遥感卫星的轨道上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他的一生情系卫星、伴随卫星,他时常在梦里,与卫星一同遨游灿烂的星空。  

  最年轻的全国群英会代表

  魏钟铨是一位在国内卫星领域内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专家,从上世纪50年代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就开始涉足卫星领域,毕其一生从事卫星事业,是我国第一代卫星研制的参与者。魏钟铨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眼光,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工作作风严格细致,终于成为我国卫星领域内一位经验丰富和受到业内认可的专家。

  复旦大学,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这里有陈望道、苏步青、谢希德,一位位名人大师如雷贯耳,一位位学术泰斗著作等身。对于莘莘学子来说,能考进复旦大学,能仰头聆听大师的教诲,接受大师的熏陶,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学习大师的为人师表,该是何等幸事!

  魏钟铨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出色,小学五年级时还跳了一级,直接进入上海南洋中学读书。虽然他在班级里年龄最小,但成绩却是最优秀的。魏钟铨至今还记得他在南洋中学的数学老师赵善继,是赵老师的循循善诱,牵着手将他引进了数学领域,使他开始爱上了数学。从那时起,魏钟铨有了一个朦胧的梦想——考进复旦,做像苏步青那样的数学大师。

  他没有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殷切期望,1954年考进了复旦大学数学系。从此,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一直在激励着他,鞭策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1957年,苏联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接着美国也成功发射人造卫星。1958年5月,毛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那时,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纷纷响应,积极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读大四的魏钟铨也投入了研究工作。

  1958年,魏钟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地处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在那里,凭着扎实的数学物理功底,年轻气盛的他敢于向名人挑战。他在从事微弱信号检测研究时,从理论上独立证明了梳齿滤波、同步积累和相关接收不能重复使用的等价性。那时,魏钟铨年仅21岁。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当时苏联专家的赞赏,认为这项研究是与国外同步进行的。魏钟铨正是凭着这一研究成果,于1959年被中科院推选参加全国群英会。当时参加这次盛会的全国科技界代表共有20人,其中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学术泰斗,而他是最年轻的。

  群英会后,他的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强了。接着,他提出了用数字计算机实现相关接收器的方案。那时数字计算机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很陌生很先进的高科技产品。魏钟铨和他的集体边干边学,刻苦钻研,于1964年研制成功专用数字计算机,为提高我国微弱信号检测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成果后被列为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为此,1964年魏钟铨被评为中科院先进工作者,同年,魏钟铨还被推选为共青团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和大会主席团成员。

  “风云二号”不惧风云

  1965年1月,我国决定自主研制卫星,中科院积极响应,并于1965年3月16日召开了第一次专题会议,就中科院如何搞人造卫星、搞什么样的人造卫星,以及卫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充分研讨。就在这次会议上,魏钟铨被确定协助陈芳允先生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地面观测系统的方案论证的人选,并将参加我国卫星地面测控系统的创建工作。1969年底,就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之前,因国家卫星事业发展的需要,魏钟铨奉命调到上海,参与“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工作。

  魏钟铨到上海后,担任了卫星研制的技术负责人,并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研制工作中。“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难度不比东方红一号卫星小,因为“长空一号”首次采用星载计算机控制和遥测、数传与跟踪合一等先进技术;首次采用了三轴稳定的卫星姿态控制技术;星上使用的新的器件和材料也必须经受空间恶劣环境的考验。

  “长空一号”研制和发射成功的实战训练,在思想上、技术上、作风上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卫星研制队伍,为以后承担技术难度更高的卫星任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2年,魏钟铨转到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研制线上。风云二号是一颗静止气象卫星,技术含量很高,当今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制这种类型卫星的国家只有少数几个。其间,他提出了充分利用东方红二号卫星的成熟技术和成熟产品,以自旋稳定方式获取高质量云图的技术途径,并主持完成了相应的关键技术攻关。卫星立项后,他担任了该卫星研制的总设计师。

  卫星的研制并非一帆风顺。1994年,魏钟铨和科技人员将历经8年研制的第一颗风云二号卫星运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但就在发射前夕,卫星在检测中突然发生意外事故。事故面前,魏钟铨和“风云二号”的研制人员没有被挫折压垮。许多人员从失利的痛苦中振作起来,开始分析卫星事故原因。魏钟铨作为风云二号卫星的顾问,又和大家投入到了第二颗风云二号卫星的研制工作中。经过3年的努力拼搏,他们终于在1997年6月12日,将我国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送入距离地球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填补了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研制领域的空白,为我国和亚洲周边国家地区的气象预报、云图发送以及减灾救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风云二号”的成功无论对我国的航天领域还是气象界来说,都是一项重要成就,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后,其成功的意义就更加非同一般。该星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国气象局用户的高度评价,后来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天降大任于斯人

  天降大任。

  遥感卫星一号,是魏钟铨晚年担任总设计师的一个国家重点型号。该星研制历经7年,于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运行成功,填补了国内卫星遥感领域的空白,铸就了新的辉煌。

  遥感卫星技术是上世纪快速崛起的一项新兴技术,人类借助卫星上的有效载荷,可以从宇宙空间全方位观测、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为地球的环境观测、减灾救灾、资源勘测,以及全球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技术手段。随着全球环境资源对人类生存及发展的进一步影响,不少专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对地球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观测,遥感卫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大和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洪涝、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常伴随着恶劣天气,所以我国减灾救灾等国家重大紧迫任务迫切要求发展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对地球观测的新型遥感卫星。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新型遥感卫星有很多技术关隘需要突破。

  于是,魏钟铨以充满战略性的眼光,努力寻求在这一领域的突破。他深刻认识到前瞻性对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我国遥感卫星跻身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前列。

  卫星的关键技术在于有效载荷。遥感卫星一号的有效载荷攻关课题于1988年就被列入我国863计划中的重大项目。正是在魏钟铨的努力下,有关方面组织了国内优势单位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历时10年,终于攻克了有效载荷和相应卫星平台的关键技术,这也是大力协同、群策群力的成果。有效载荷经过校飞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为卫星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遥感卫星一号的研制起点高,是多项高新技术的集成,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该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遥感卫星,其技术处在目前世界航天科技领域的前沿。新研制的卫星平台上装载了国内面积最大的星载可折叠天线。该天线为国内首次研制,技术难度很大,要在真空低温环境条件下可靠展开。为此,科技人员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进行展开试验。他们边干边攻关边总结经验,直到在真空罐内低温环境条件下展开获得成功。该卫星的太阳电池阵还采用了国内低轨道卫星中单翼面积最大的帆板。

  遥感卫星一号的功绩还在于,它自主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新型遥感卫星任务分析与天地一体化仿真系统,合理确定了卫星轨道和卫星主要技术参数,并提出了对地面站处理的技术要求,为卫星在轨正常运行和获取质量良好的图像提供了技术支撑。

  要确保卫星在天上长时间和高可靠运行,必须在研制全过程中严格把住每一道质量关。因此,作为总师,凡是与卫星质量有关的问题,魏钟铨总是毫不含糊,不放过一丝隐患。

  2006年3月3日,遥感卫星一号首发星已装上了火车专列,整装待发。但在出发前3小时,突然发现载荷舱包装箱的两只空调在开启过程中温度不一致,其中一只制热效率偏低。早春三月太原的气候依然寒冷,如果靠单只空调运行,途中一旦失效就会束手无策,将对卫星安全运抵目的地造成不确定因素。

  紧急关头,八院领导和以魏钟铨为代表的“两总”系统经过磋商,认为首先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空调制冷液泄漏对产品造成危害,在组织有关人员对空调进行紧急检修后,效果并不明显。这时,即将启程前往发射中心的试验队员已经陆续到达,前来欢送的各级领导也来了,出发仪式即将举行,火车编组已经完成、汽笛即将拉响……

  非常时刻,必须要有非常措施。八院领导和“两总”系统作出果断决策:推迟一天出发,将产品卸车返回总装厂房,派人连夜联系空调生产厂家,对出问题的空调进行调换。一天后,试验队员护送卫星放心地踏上了征程。

  魏钟铨回忆起该卫星的发射,至今仍激动不已。遥感卫星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后不久,就从地面控制中心传来好消息,卫星升空后各个系统工作正常,性能稳定,下传图像质量良好,星地一体化指标和卫星技术指标均满足或优于研制总要求,实现了遥感卫星的跨越式发展。

  遥感卫星一号的成功,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卫星用户给予的评价是:“首星成功,实属不易。该卫星的研制是一项创新工程,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使我国该项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该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2007年11月12日,作为遥感卫星一号的姊妹星——遥感卫星三号又一次升空。这样,实现了双星观天测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目标。

  据国家减灾中心透露,卫星运行期间,利用其获取的遥感图像和数据,多次开展了对雪灾、地震、水灾的监测与评估,为我国减灾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遥感卫星一号及时提供了我国遥感卫星的第一张有效图像。通过图像,救援指挥人员可以分析判断出灾区房屋损毁、山体滑坡,以及唐家山堰塞湖等湖泊淤塞变化等情况,以供抢险救灾人员决策参考。正是在抗震救灾关键的时候,遥感卫星一号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

  遥感卫星一号发射成功后,根据我国新型遥感卫星系列发展的需要,魏钟铨受命担任了另一颗新型遥感卫星的工程总师。

  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让魏钟铨感到欣慰的是,多年来,通过新型遥感卫星的研制,以他的表率作用和人格魅力,带出了一支思想、技术和作风都过硬的队伍,并从一个卫星型号衍生出三个卫星型号。这样,一支队伍将衍生出三支研制队伍。这支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不仅学历高,而且通过科研实践的锻炼,有了较为丰富的工程研制经验。别的不说,仅从这支队伍中培养出来的型号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就有4位。看着年轻一代科技人员茁壮成长起来,魏钟铨感到无比欣慰,长江后浪推前浪,卫星事业自有后来人!

  家是温暖的港湾

  说到家里的那点事,魏钟铨说最愧对的就是他的老伴。因为工作的关系,老魏一年中大约有40%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出差,今天到北京,明天到西安,后天说不定到成都,接着可能又要去发射中心。所以,夫妻俩聚少离多是必然的。因此老魏深深感到,像他这样一个到处“漂泊”的航天人,如果没有老伴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后院”的稳定与和谐,他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卫星工作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魏钟铨结婚较晚,直到40岁才成家,41岁有了女儿。只是女儿长大后并没有继承他干高科技的“衣钵”,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金融领域。让魏钟铨感到遗憾的是,自己平时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对女儿的成长关心太少,所以至今女儿一直与她母亲亲近。

  老伴也已经退休好些年了。退休后由于老魏经常不在家,她一个人觉得有点寂寞,就想办法使自己的业余生活充实一点。于是她就走进了老年大学,走进了舞文弄墨的书画圈。数年来沉浸于书画墨香,以字画会友,相互切磋技艺,使老年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别以为老魏整天忙于型号工作,一点业余爱好也没有,他可是个铁杆京剧票友,自诩对京剧小有研究。大学时,他曾参加过学校的学生京剧团。因此,只要一谈起京剧他就非常来劲,余叔岩、谭鑫培、杨宝森等老生派别的唱腔、韵味和特点他会一一给你娓娓道来。兴致高时,他还会情不自禁地唱上几句经典段子。只是多年来繁忙的型号工作将他的京剧爱好一点点蚕食,仅剩下的一小块阵地,就是大学京剧团里的那帮白了头的同学每年大年初六雷打不动的聚会,能够让老魏好好过上一把京剧瘾。稍有空闲时,老魏还喜欢看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和武侠小说,当然,高阳和金庸是他的最爱。


 

【关闭】 【打印】
魏钟铨 一生痴情伴卫星
发布时间:2009-01-20   字号:

  人物名片

  魏钟铨,1937年11月出生于江苏无锡,1954年考入复旦大学,1958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电子所。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于1959年光荣出席全国群英会。1965年,他参与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1969年,因卫星事业发展的需要,调入上海华银机器厂(八院509所前身),历任副总工程师、副所长、卫星总设计师等。1993年担任八院科技委副主任,先后担任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遥感卫星一号总设计师。2004年任新型遥感卫星工程总师。

  1990年,魏钟铨担任我国863计划信息获取技术专家组成员、副组长。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获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06年,他曾担任过总设计师的风云二号卫星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遥感卫星一号荣获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因为在我国卫星事业上功绩卓越,2007年魏钟铨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采访印象

  魏钟铨今年已经71岁了,但却依然精力充沛地在北京、西安、长沙等地奔波。笔者半个月前就采访之事约他,却被告知不仅没空,而且人也不在上海。等他终于回到上海,却只能在中午吃饭的空隙挤出一点时间。问魏总在忙什么?他屈指告诉笔者:新的卫星要立项,他是预研攻关专家组组长,立项前的有关综合论证评审他要参加;新型遥感卫星将要出厂,他作为工程总师,要参加多项专项检查和主持工程各系统的技术协调工作;还有我国新型遥感卫星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他也正在积极参与策划……

  充实而不知疲倦是他的工作动力;缜密而充满智慧是他的人生历炼。卫星事业造就了他,他的晚年,就像一颗旋转的卫星,在新型遥感卫星的轨道上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他的一生情系卫星、伴随卫星,他时常在梦里,与卫星一同遨游灿烂的星空。  

  最年轻的全国群英会代表

  魏钟铨是一位在国内卫星领域内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专家,从上世纪50年代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就开始涉足卫星领域,毕其一生从事卫星事业,是我国第一代卫星研制的参与者。魏钟铨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眼光,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工作作风严格细致,终于成为我国卫星领域内一位经验丰富和受到业内认可的专家。

  复旦大学,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这里有陈望道、苏步青、谢希德,一位位名人大师如雷贯耳,一位位学术泰斗著作等身。对于莘莘学子来说,能考进复旦大学,能仰头聆听大师的教诲,接受大师的熏陶,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学习大师的为人师表,该是何等幸事!

  魏钟铨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出色,小学五年级时还跳了一级,直接进入上海南洋中学读书。虽然他在班级里年龄最小,但成绩却是最优秀的。魏钟铨至今还记得他在南洋中学的数学老师赵善继,是赵老师的循循善诱,牵着手将他引进了数学领域,使他开始爱上了数学。从那时起,魏钟铨有了一个朦胧的梦想——考进复旦,做像苏步青那样的数学大师。

  他没有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殷切期望,1954年考进了复旦大学数学系。从此,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一直在激励着他,鞭策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1957年,苏联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接着美国也成功发射人造卫星。1958年5月,毛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那时,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纷纷响应,积极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读大四的魏钟铨也投入了研究工作。

  1958年,魏钟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地处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在那里,凭着扎实的数学物理功底,年轻气盛的他敢于向名人挑战。他在从事微弱信号检测研究时,从理论上独立证明了梳齿滤波、同步积累和相关接收不能重复使用的等价性。那时,魏钟铨年仅21岁。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当时苏联专家的赞赏,认为这项研究是与国外同步进行的。魏钟铨正是凭着这一研究成果,于1959年被中科院推选参加全国群英会。当时参加这次盛会的全国科技界代表共有20人,其中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学术泰斗,而他是最年轻的。

  群英会后,他的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强了。接着,他提出了用数字计算机实现相关接收器的方案。那时数字计算机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很陌生很先进的高科技产品。魏钟铨和他的集体边干边学,刻苦钻研,于1964年研制成功专用数字计算机,为提高我国微弱信号检测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成果后被列为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为此,1964年魏钟铨被评为中科院先进工作者,同年,魏钟铨还被推选为共青团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和大会主席团成员。

  “风云二号”不惧风云

  1965年1月,我国决定自主研制卫星,中科院积极响应,并于1965年3月16日召开了第一次专题会议,就中科院如何搞人造卫星、搞什么样的人造卫星,以及卫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充分研讨。就在这次会议上,魏钟铨被确定协助陈芳允先生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地面观测系统的方案论证的人选,并将参加我国卫星地面测控系统的创建工作。1969年底,就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之前,因国家卫星事业发展的需要,魏钟铨奉命调到上海,参与“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工作。

  魏钟铨到上海后,担任了卫星研制的技术负责人,并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研制工作中。“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难度不比东方红一号卫星小,因为“长空一号”首次采用星载计算机控制和遥测、数传与跟踪合一等先进技术;首次采用了三轴稳定的卫星姿态控制技术;星上使用的新的器件和材料也必须经受空间恶劣环境的考验。

  “长空一号”研制和发射成功的实战训练,在思想上、技术上、作风上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卫星研制队伍,为以后承担技术难度更高的卫星任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2年,魏钟铨转到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研制线上。风云二号是一颗静止气象卫星,技术含量很高,当今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制这种类型卫星的国家只有少数几个。其间,他提出了充分利用东方红二号卫星的成熟技术和成熟产品,以自旋稳定方式获取高质量云图的技术途径,并主持完成了相应的关键技术攻关。卫星立项后,他担任了该卫星研制的总设计师。

  卫星的研制并非一帆风顺。1994年,魏钟铨和科技人员将历经8年研制的第一颗风云二号卫星运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但就在发射前夕,卫星在检测中突然发生意外事故。事故面前,魏钟铨和“风云二号”的研制人员没有被挫折压垮。许多人员从失利的痛苦中振作起来,开始分析卫星事故原因。魏钟铨作为风云二号卫星的顾问,又和大家投入到了第二颗风云二号卫星的研制工作中。经过3年的努力拼搏,他们终于在1997年6月12日,将我国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送入距离地球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填补了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研制领域的空白,为我国和亚洲周边国家地区的气象预报、云图发送以及减灾救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风云二号”的成功无论对我国的航天领域还是气象界来说,都是一项重要成就,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后,其成功的意义就更加非同一般。该星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国气象局用户的高度评价,后来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天降大任于斯人

  天降大任。

  遥感卫星一号,是魏钟铨晚年担任总设计师的一个国家重点型号。该星研制历经7年,于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运行成功,填补了国内卫星遥感领域的空白,铸就了新的辉煌。

  遥感卫星技术是上世纪快速崛起的一项新兴技术,人类借助卫星上的有效载荷,可以从宇宙空间全方位观测、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为地球的环境观测、减灾救灾、资源勘测,以及全球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技术手段。随着全球环境资源对人类生存及发展的进一步影响,不少专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对地球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观测,遥感卫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大和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洪涝、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常伴随着恶劣天气,所以我国减灾救灾等国家重大紧迫任务迫切要求发展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对地球观测的新型遥感卫星。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新型遥感卫星有很多技术关隘需要突破。

  于是,魏钟铨以充满战略性的眼光,努力寻求在这一领域的突破。他深刻认识到前瞻性对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我国遥感卫星跻身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前列。

  卫星的关键技术在于有效载荷。遥感卫星一号的有效载荷攻关课题于1988年就被列入我国863计划中的重大项目。正是在魏钟铨的努力下,有关方面组织了国内优势单位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历时10年,终于攻克了有效载荷和相应卫星平台的关键技术,这也是大力协同、群策群力的成果。有效载荷经过校飞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为卫星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遥感卫星一号的研制起点高,是多项高新技术的集成,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该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遥感卫星,其技术处在目前世界航天科技领域的前沿。新研制的卫星平台上装载了国内面积最大的星载可折叠天线。该天线为国内首次研制,技术难度很大,要在真空低温环境条件下可靠展开。为此,科技人员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进行展开试验。他们边干边攻关边总结经验,直到在真空罐内低温环境条件下展开获得成功。该卫星的太阳电池阵还采用了国内低轨道卫星中单翼面积最大的帆板。

  遥感卫星一号的功绩还在于,它自主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新型遥感卫星任务分析与天地一体化仿真系统,合理确定了卫星轨道和卫星主要技术参数,并提出了对地面站处理的技术要求,为卫星在轨正常运行和获取质量良好的图像提供了技术支撑。

  要确保卫星在天上长时间和高可靠运行,必须在研制全过程中严格把住每一道质量关。因此,作为总师,凡是与卫星质量有关的问题,魏钟铨总是毫不含糊,不放过一丝隐患。

  2006年3月3日,遥感卫星一号首发星已装上了火车专列,整装待发。但在出发前3小时,突然发现载荷舱包装箱的两只空调在开启过程中温度不一致,其中一只制热效率偏低。早春三月太原的气候依然寒冷,如果靠单只空调运行,途中一旦失效就会束手无策,将对卫星安全运抵目的地造成不确定因素。

  紧急关头,八院领导和以魏钟铨为代表的“两总”系统经过磋商,认为首先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空调制冷液泄漏对产品造成危害,在组织有关人员对空调进行紧急检修后,效果并不明显。这时,即将启程前往发射中心的试验队员已经陆续到达,前来欢送的各级领导也来了,出发仪式即将举行,火车编组已经完成、汽笛即将拉响……

  非常时刻,必须要有非常措施。八院领导和“两总”系统作出果断决策:推迟一天出发,将产品卸车返回总装厂房,派人连夜联系空调生产厂家,对出问题的空调进行调换。一天后,试验队员护送卫星放心地踏上了征程。

  魏钟铨回忆起该卫星的发射,至今仍激动不已。遥感卫星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后不久,就从地面控制中心传来好消息,卫星升空后各个系统工作正常,性能稳定,下传图像质量良好,星地一体化指标和卫星技术指标均满足或优于研制总要求,实现了遥感卫星的跨越式发展。

  遥感卫星一号的成功,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卫星用户给予的评价是:“首星成功,实属不易。该卫星的研制是一项创新工程,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使我国该项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该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2007年11月12日,作为遥感卫星一号的姊妹星——遥感卫星三号又一次升空。这样,实现了双星观天测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目标。

  据国家减灾中心透露,卫星运行期间,利用其获取的遥感图像和数据,多次开展了对雪灾、地震、水灾的监测与评估,为我国减灾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遥感卫星一号及时提供了我国遥感卫星的第一张有效图像。通过图像,救援指挥人员可以分析判断出灾区房屋损毁、山体滑坡,以及唐家山堰塞湖等湖泊淤塞变化等情况,以供抢险救灾人员决策参考。正是在抗震救灾关键的时候,遥感卫星一号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

  遥感卫星一号发射成功后,根据我国新型遥感卫星系列发展的需要,魏钟铨受命担任了另一颗新型遥感卫星的工程总师。

  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让魏钟铨感到欣慰的是,多年来,通过新型遥感卫星的研制,以他的表率作用和人格魅力,带出了一支思想、技术和作风都过硬的队伍,并从一个卫星型号衍生出三个卫星型号。这样,一支队伍将衍生出三支研制队伍。这支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不仅学历高,而且通过科研实践的锻炼,有了较为丰富的工程研制经验。别的不说,仅从这支队伍中培养出来的型号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就有4位。看着年轻一代科技人员茁壮成长起来,魏钟铨感到无比欣慰,长江后浪推前浪,卫星事业自有后来人!

  家是温暖的港湾

  说到家里的那点事,魏钟铨说最愧对的就是他的老伴。因为工作的关系,老魏一年中大约有40%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出差,今天到北京,明天到西安,后天说不定到成都,接着可能又要去发射中心。所以,夫妻俩聚少离多是必然的。因此老魏深深感到,像他这样一个到处“漂泊”的航天人,如果没有老伴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后院”的稳定与和谐,他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卫星工作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魏钟铨结婚较晚,直到40岁才成家,41岁有了女儿。只是女儿长大后并没有继承他干高科技的“衣钵”,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金融领域。让魏钟铨感到遗憾的是,自己平时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对女儿的成长关心太少,所以至今女儿一直与她母亲亲近。

  老伴也已经退休好些年了。退休后由于老魏经常不在家,她一个人觉得有点寂寞,就想办法使自己的业余生活充实一点。于是她就走进了老年大学,走进了舞文弄墨的书画圈。数年来沉浸于书画墨香,以字画会友,相互切磋技艺,使老年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别以为老魏整天忙于型号工作,一点业余爱好也没有,他可是个铁杆京剧票友,自诩对京剧小有研究。大学时,他曾参加过学校的学生京剧团。因此,只要一谈起京剧他就非常来劲,余叔岩、谭鑫培、杨宝森等老生派别的唱腔、韵味和特点他会一一给你娓娓道来。兴致高时,他还会情不自禁地唱上几句经典段子。只是多年来繁忙的型号工作将他的京剧爱好一点点蚕食,仅剩下的一小块阵地,就是大学京剧团里的那帮白了头的同学每年大年初六雷打不动的聚会,能够让老魏好好过上一把京剧瘾。稍有空闲时,老魏还喜欢看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和武侠小说,当然,高阳和金庸是他的最爱。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