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信息发布  >  要闻动态 > 正文
应对灾情,卫星大显身手!
发布时间:2022-10-14 来源:中国的航天 分享:

  10月13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5卫星。该卫星并非我国首次将卫星应用于灾害预防等方面,在这之前我国已有多颗卫星参与国内外灾情监控、救援任务。2016年刚投入使用不久的高分四号卫星在距地球三万六千公里的轨道上用五十米分辨率相机拍出了妮妲台风的台风眼清晰结构,使得此次台风路径预报的精度提高了十公里,大大减少了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


高分四号卫星拍摄的妮妲台风台风眼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 8月9日就获取了高分二号一米分辨率的影像,包括房屋损毁、道路的受阻及景区的受灾情况等,第一时间分发给各相关单位进行灾情研判,避免了更大的损失。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高分三号卫星获取到震区SAR影像并第一时间分发给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分析得到了灾区的受损情况。2022年9月下旬以来,委内瑞拉中部地区因持续暴雨发生洪涝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0月10日17时,在接到委内瑞拉灾害监测需求后,我国相关单位迅速响应,紧急调用多颗卫星进行过境成像仿真,参与委内瑞拉抗洪救灾。截至2022年10月11日,已获取灾区可用数据3景,第一时间提供给需求单位。

左图为高景一号04星拍摄于2021年12月10日右图为高分多模01星拍摄于2022年10月10日


  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卫星开始惠及百姓、服务民生,不仅服务于国内还重视国际合作和推广,体现了我国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