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发布  >  要闻动态 > 正文

中国气象卫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

发布日期:2013年03月25日字体: 【大】【中】【小】


  今年的3月23日是第53个世界气象日,尽管初春的北京仍有一丝凉意,但中国气象局园区内却人潮涌动。中国气象局当天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吸引了大批公众前去参观。在那里,人们不仅可以进入电视台天气预报模拟演播室,与知名天气预报主持人面对面交流,还能了解到许多气象科学知识和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的发展情况。记者现场采访发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发射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成为参观者关注的焦点。

  与气象卫星来次亲密接触

  23日中午,记者跟随参观者来到了位于中关村南大街旁的中国气象局园区,登记个人信息后便领取到了一张免费参观券。志愿者向记者建议,可以先参观天气预报模拟演播室了解电视台天气预报背后的故事,之后前往中国气象科技展厅、国家气象卫星中心展厅参观。

  记者首先来到了天气预报模拟演播室。在一幅天气预报卫星云图前,参观者争先上前“指点江山”,体验天气预报主持人的工作。宋英杰、建华等公众熟知的天气预报主持人也闪亮登场,与公众面对面交流……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气象卫星长什么样?它能观测到雾霾吗?”带着一连串疑问,参观者接着走进中国气象科技展厅,疑问便迎刃而解。

  中国古人发明的精巧的气象观测仪器、各式各样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设备、五颜六色的气象灾害与预警图标……都令参观者大饱眼福。

  “目前,我国已建立地基、空基、天基相结合的立体化综合气象监测网,气象灾害的监测水平、精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解说员用手指着悬挂在高处的卫星模型介绍说,“大家瞧,那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得知我国现在已有419个地面观测站、87个高空观测站被列入全球气象监测网,有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观测资料为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接收,天气监测预警能力也大幅提高时,不少参观者发出啧啧赞叹:“科技工作者真不简单!”

  相比于侧重科普性和趣味性的中国气象科技展厅里的展览,国家气象卫星中心展厅带给大家的是更多的气象卫星专业知识。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有两层楼高的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模型,在他们之间的高处则悬挂着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模型。国家气象卫星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杨斗立“变身”讲解员,不无自豪地告诉参观者:“这些模型都是运载火箭、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赠送给我们的!风云二号卫星就是由其中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上天的。”

  “风云家族”还将壮大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导致的受灾人口约6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3%~6%。

  掌握气候规律,预知天气变化,方可趋利避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风云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后,相关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以及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航空和航天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使用,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在我国民用遥感卫星中,气象卫星效益发挥最好、应用范围最广,所以被誉为“离百姓最近的卫星”。

  23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针对公众广泛关注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气象监测能力水平、雾霾监测预报预警等热点话题,接受媒体采访,解答百姓疑问。

  郑国光对媒体表示,未来6年,我国将发射10颗气象卫星,建设50多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真正实现雷达全覆盖;未来5年,还将再建4万余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加快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网等的建设,有针对性地提高“捕获”突发、频发、重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据了解,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以及发射卫星使用的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今年下半年,集团公司还将发射风云三号第一颗正式业务星——风云三号03星。

  集团公司八院风云三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高火山告诉记者,目前,该卫星正处在出厂前的整星试验阶段,计划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进行发射。科研人员在该卫星上新增了先进的天气探测仪器,对原有仪器也进行了改进,卫星气象观测预报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八院还在加紧研制风云四号卫星,目前初样鉴定星已进入结构总装。

  在不远的将来,风云四号卫星发射后,我国将形成以风云三号、风云四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低轨业务卫星观测网和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双星观测”的业务格局,进一步提高全球观测数据的时效性和精准度。

  可以预见,在中国航天人和中国气象人的通力合作下,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未来将在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安全以及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刘淮宇)

分享:
【关闭】 【打印】